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不給後世子孫留苦難

2024-01-22文化

不給後世子孫留苦難

解筱文

在時間的無涯裏和空間的無限裏,每個人都是過客,絕難永生。對於祖先護佑中走來的一代代後世子孫,能給予祖先的僅僅是紀念和緬懷,而難以給予他們現世的回贈。

因此,普遍意義上,中國人活著的時候,會感覺到前面有列祖列宗,後面還有無數子孫,需要努力修為才能不愧對先祖,也才能蔭蔽子孫。將對祖先的這種感恩深深刻在骨子裏,加倍體現在繁衍子孫、傳承血脈上,以及用力為子孫謀幸福的付出中。

這種為子孫後代福祉著想的集體共識,造就了千萬年中國人不給子孫後世留苦難的高貴品質,也形成了往往以一代人的艱辛努力去完成幾代人事業的極端負責精神和巨大的犧牲精神。

故此,中國人能夠把基礎建設事業更多放在百年大計、千年計劃的高度去規劃和實施,讓一個個偉大的工程貫穿古今、造福人民、福佑盛世、惠及後世。

清代翟灝的【通俗編·卷一·俚語對句】中收錄了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俗語:「今年種竹,來年吃筍;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是對中國人「前人為後人造福」最形象精準的表達。

當然,這裏是以種樹喻事,泛指前人要多做有利於後世子孫成長和更好生活的事業。就種樹本身而言,這是蔭及子孫的最直接體現。因為,木材是中國古代建築常用的原材料之一,需要多年才能枝繁葉茂、壯大成材。

中國古代為建設工程而大量砍伐毀林的情況比較嚴重。例如,秦漢時期,隨著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對木材的需求急劇增加。大規模的移民屯墾和房舍、宮殿等建設,導致森林面積大幅減少。到了唐宋時期,隨著經濟的繁榮和城市的擴張,木材的需求更加旺盛,森林破壞也更為嚴重。

除了直接砍伐森林外,古代的一些戰爭和自然災害也對森林造成了破壞。戰爭期間,軍隊往往需要砍伐森林來建造營房、制作武器和燃料等,這進一步加劇了森林的破壞。

寫到在這裏,不得不再一次提及朱元璋的一個鮮為人知的功績。

朱元璋在明朝初年領導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植樹造林運動。據記載,明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下令在南京周圍種植了5000萬棵梧桐樹、漆樹。第二年,又下令移民到淮河一帶的居民,每家必須栽種200棵桑樹、200棵棗樹和200棵柿子樹。之後又把種植桑、棗樹的命令推廣到全國。要求「凡農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對利用空地植樹的實行免稅,而對不完成植樹任務者懲罰,對砍伐樹木者治罪。有專家推算,僅洪武年間明朝的植樹總量就在10億棵左右。

明王朝對植樹造林事業大力推動,全國蔚然成風。朱元璋之後的明朝皇帝和官員們,也繼承了他的這一理念,繼續推行植樹造林政策。由此,帶來人們對樹木的珍愛,利於生態修復,森林面積增加,這為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確保了基礎建設的木材資源供給,更給予後世的綠色希望。

毫無疑問,種這麽多樹在當時的確是耗費民力的一件事,特別是在明初經濟尚未完全恢復、民生尚需改善的情況下,大規模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植樹造林並不是最優先的選擇。但在今天看來,朱元璋這種近乎偏執的政策,或者說命令,對後世子孫的生活環境改善確實產生了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

作為世界上最長的古代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的修建歷時數個朝代,連線了南北水系,對於中國古代的經濟、文化和軍事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進入現代社會以來,仍然發揮著水利灌溉、水運交通、生態旅遊、歷史文化傳承以及南北水資源調配等多重作用。

全長404.5公裏的蘇北運河作為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份,其十個梯級船閘在2023年累計開放閘次達到31.3萬次,實作了貨物運量3.5億噸,同比增長3.3%。這說明,即使在今天,就交通運輸功能看,京杭大運河依然保持著較高的運輸量和運輸效率,對於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貨物運輸意義重大。

然而,大運河在修建過程中,由於工程浩大、勞民傷財,引發了不少非議和反對聲音。特別是在隋朝時期,由於大運河的修建使得隋朝的經濟實力大幅下降,國家財政陷入困境,導致民怨沸騰,人民對隋朝政權失去了信心和支持。各地紛紛爆發農民起義和反抗運動。最終,隋朝因各方反抗起義而迅速崩潰滅亡。可以說,大運河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滅亡行程。

歷史的面孔是詭異多變的,灑落給後世的往往是一片淩亂。於淩亂中觸摸他們冰冷的時候,讓我們常常喟嘆不已。但當我們偶然撿拾到他們有意無意留給後世的一絲溫暖時,卻發現這種溫暖無限珍貴。

陳壽在【三國誌·魏誌·毛玠傳】中有言:「子孫無窮,本枝百世。」這句話體現了中國古人對於家族傳承和延續的美好願望,期望子孫後代能夠世世代代延續下去,家族的根基和枝葉能夠長久存在。

在傳統文化中,中國人深知自己肩負著為後代創造更好生活的責任。這種責任感驅使著人們為了子孫後代而努力奮鬥,盡量不給他們留下難題和麻煩。特別是在工程質素方面,中國人註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確保工程能夠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考驗。

這種對質素的嚴格要求,體現了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態度。諸多中國古代大型工程和建築,歷經千年風雨洗禮,至今依然屹立不倒,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先人留給世間的珍品。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化家,他以其寬厚待人的品質而深受人們敬仰。但對於工程質素的要求卻是鐵面無私。

【貞觀政要】中記載了李世民多次強調工程建設的重要性,並要求官員們嚴格把關,確保工程質素。【舊唐書】、【新唐書】等書中顯示,李世民對於工程建設十分關註。例如,在修建宮殿、城墻等重大工程時,李世民派遣信任的官員或親自前往工地視察,以確保工程進度和質素符合他的要求。這些視察往往貫穿著對工匠技藝、材料選擇、施工流程等方面的嚴格檢查。

李世民常常親自巡視工地,檢查工程質素。如果發現工程質素不合格,他會嚴厲懲處相關責任人,並要求返工重建。貞觀年間,揚州地區遭遇旱災,為了解決當地的灌溉問題,李世民下令修建揚州勾城塘水利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有一名負責官員貪圖私利,偷偷減少了工程所需的材料,試圖蒙混過關。然而,這一行為很快就被監督官員發現,並上報給了唐太宗。李世民得知後非常憤怒,立即下令將這名負責人處以重罰,並要求重新施工,確保質素達到標準。

在李世民的嚴格把關下,唐朝的許多新建、擴建和修繕工程都成為了經典之作,如長安城、大明宮、大雁塔等。他的這種親力親為、精益求精的精神,不僅為唐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也為後世樹立了榜樣。

「物勒工名」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即工匠必須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所造的物件上,以示對質素的負責。如果工程質素出現問題,就可以透過追溯工名找到相應的責任人。

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對工程質素的要求極高。他深知工程質素直接關系到國家發展和子孫後代幸福,將「物勒工名」進行強化,要求所有官方工程都必須建立終身負責制和層層追責制。

據史書記載,朱元璋對城墻建設的要求極高,南京城墻身使用了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磚壘砌兩側外壁。這些城磚是由長江沿線120個縣燒制的,每塊磚上都刻有監制官員、工匠等人的名字。這種制度確保了每個參與工程的人都要對自己的每一項具體工作負責。

在城墻建造完工之後,朱元璋會派人進行驗收。如果發現哪塊城磚有問題,就會按照上面的名字追究責任。有一次,在驗收過程中發現了一批質素不合格的城磚,朱元璋立即下令將這批城磚全部拆除,並嚴懲了相關責任人。其中包括一些工匠和負責監工的官員,他們被處以重罰,甚至被處死。

這一管理制度不僅明確了各層級人員的責任,還對工程的質素提供了保障。在他的嚴格把關下,明朝的工程管理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確保了工程的長期穩定性和安全性。

進入當代中國,21世紀以來,中國高鐵橫空出世,後發先至,以極短的時間走過了西方國家幾十年的發展裏程,實作了跨越式發展,整體性引領世界軌域交通業。在這個充滿巨大奉獻犧牲和極端付出的建設發展歷程中,中國高鐵人將自己的命運和高鐵緊密相連,矢誌建設百年工程。

2010年5月15日、5月16日,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欄目播出【中國高鐵奇跡是怎樣創造的】(上、下)節目,生動真實地反映了中國高速鐵路發展歷程以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深層次揭示了中國高鐵品牌所蘊含的制度優勢、自主創新和高鐵人的奉獻精神,得到強烈社會反響。

這個報道中有一個細節是這樣說的:「中國高鐵沿線,沒有高高的紀念碑,所有建設者,都把他們的名字寫在了乘客的腳下,寫在動車的底部,軌域的背面。因為制造者的名字就打在動車的底部、軌域的背面。而在電子檔案裏,哪一道工序是誰,操作司機是誰,也都一目了然。」

中國高鐵事業的奠基者、開創者和發展者,更多是以身作則,在每一條的高鐵開通聯調聯試中,在每一次重新整理營運試驗新時速中身先士卒,佇立於車頭,親自檢驗高鐵品質。

這就是中國人一以貫之對重大工程質素的責任擔當,對歷史和後世的極端負責。

清代學者陳淡然在【寤言二·遷都建藩議】中有句傳世名言:「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者,不足謀一域。」這句話道出了中國治世謀事的千古經驗,建構了中國戰略發展的系統原則。

從古至今,中國人在基礎建設上的智慧和努力,一直是世界矚目的焦點。不同於西方的短視和即時滿足,中國人更註重長遠規劃和為後世留下的遺產。因此,在做出重大決策時,會考慮到長遠的利益和影響,盡量規避潛在的風險和麻煩,為子孫後代創造一個更加穩定和繁榮的環境。

中國古代在基礎建設方面就展現出了深遠的長遠規劃智慧。諸如都江堰的水利工程、雄偉的長城防線以及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都是這一理念的傑出代表。這些工程在規劃之初就考慮到了未來世代的需求與利益,不僅解決了當時緊迫的問題,更為後世的繁榮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種跨越時空的規劃視野,彰顯了中國古代人民的卓越智慧和對未來的深邃思考。

進入現代,中國人在基建領域的長遠觀並未因時代的變遷而消失,反而得到了進一步的繼承和發揚。新中國成立後,從1953年開始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到今天已是十四個五年規劃。難能可貴的是,中國人在很多規劃實施中,展現出了強大的執行力和組織協調能力。一旦制定了規劃,就會全力以赴地實作它,甚至超預期完成,這使得中國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以鐵路建設發展為例,2004年【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頒布,計劃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裏程達到10萬公裏。實施後僅3年,2007年末,全國鐵路營業裏程就已達7.8萬公裏。

2008年國家又著手對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調整方案進行研究,釋出【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新調整的方案,將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裏程規劃目標由10萬公裏調整為12萬公裏以上,其中客運專線由1.2萬公裏調整為1.6萬公裏,電化率由50%調整為60%。

但是,經過短短幾年努力,截至 2015 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裏程已達 12.1 萬公裏,其中高速鐵路 1.9 萬公裏,提前5年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於是,2016年國家又調整釋出【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2030),規劃明確,到 2020 年,全國鐵路網規模達到 15 萬公裏,其中高速鐵路 3 萬公裏;到 2025 年,鐵路網規模達到 17.5 萬公裏左右,其中高速鐵路 3.8 萬公裏左右。但是,截至2023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裏程達到15.9萬公裏,其中高鐵4.5萬公裏。

今天,中國早已建成了世界最現代化和最發達的鐵路網,為中國經濟社會註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中國人在基建方面的長遠觀,不僅體現在具體的工程專案上,更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那就是一代人的奮鬥,為了幾代人的福祉。

這種長遠觀,使得中國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保持冷靜和堅定,不為眼前的利益所動搖,始終堅持為後世子孫最大化謀幸福。

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從夢想到落地花費了56年。修建的決定也是痛定思痛的結果!與其一次洪水損失近2000億,倒不如修三峽水利工程!千辛萬苦,玉汝於成。當年國家窮,在每度電裏加兩分錢,作為三峽工程建設基金。所以說,三峽是每個中國人的三峽。每個人都為三峽工程建設貢獻了力量。

三峽工程建設不僅體現了中國在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上的雄心和實力,更展示了中國人民對未來世代福祉的深思熟慮。正是這種深入骨髓的長遠觀,反復論證,精心打磨,使得中國人能夠堅定信念,面對無數的技術挑戰、環境挑戰和社會挑戰,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完成了這一世界級的工程壯舉。

三峽工程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成功;2003年,三峽工程如期實作蓄水135米、船閘試通航、首批機組發電的三大目標;2006年5月20日三峽大壩全線達到壩頂185米設計高程;2008年10月,26台機組全部投入執行;2015年9月,三峽樞紐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2016年9月18日,三峽水利樞紐升船機進入三峽試通航階段……

歷時13年,三峽工程的建成執行,徹底覆寫了苦難的長江治水歷史。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中國人以一種難以想象的奉獻和負責精神,往往一代人努力實作幾代人才能完成的事業,這種基建長遠觀使得中國能夠在短短幾十年內實作從貧窮落後到繁榮富強的歷史性飛躍。

新時代,在前人基礎上,中國基礎建設在交通、能源、水利、資訊通訊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重大發展成就,構建了更加完善、高效、智能的基礎設施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了重要支撐。

放眼全球,中國秉持開放包容,倡導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出「一帶一路」倡議,成為人類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事件。透過參與推進沿線國家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成為了造福世界的「發展帶」和惠及各國人民的「幸福路」。中國基建正在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為子孫後代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未來。

從古代的絲綢之路到現代的科技創新,從綿延不斷的農耕文明到日新月異的城市風貌,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致力於國家的發展、民族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以其卓越的遠見和堅韌的犧牲精神,為後世子孫創造了美好的生活環境和發展條件。這種崇高的精神品質,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代代相傳,永不停歇。

解筱文:戰略學者。主評時政、商業、鐵路、文化。 微信公眾號:zgmjply(評論員解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