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三國演義】為什麽會尊劉抑曹?蜀漢為何讓人尊敬?看其精神內核

2024-02-03文化

漢末的歷史很多人都喜歡看,因為天下大亂的背後往往伴隨著英雄輩出嘛, 很多人會因此產強烈的情緒寄托和場景代入嘛。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YY和臆想。

可是大多數關註的是那些刀光劍影的刺激和陰謀詭計的神奇,又有多少真正關註過, 像我們普通的平頭百姓生活在漢末會是一種什麽樣的既視感和切身感受?

曹操在【蒿裏行】中寫道:…… 鎧甲生蟣虱,萬姓 以死亡。白骨露於野, 千裏無雞鳴。生民 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曹丕在【與吳質書】中寫道:「 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 昔日遊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謂百年己分,可長共相保,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追思昔遊,猶在心目,而此諸子化為糞壤,可復道哉!」

曹植寫過一篇【說疫氣】,說得更為具體:「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 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東漢時期人口總數5000萬,到了三國時期,已經銳減到了千萬左右。 這就是藏在「一將功成萬骨枯」背後的歷史真相。 我是真不知道有多少人穿越到了漢末時代, 能確保自己不是那累累白骨中的一枚,而是能成為彪炳史冊的王侯將相。

當今社會,有很多人對杭州馬使勁發電、鼓掌,還恬不知恥地稱其為馬爸爸, 或許這種人在看待漢末歷史的時候,一定會以同樣的邏輯叫幾聲曹爸爸的。

魯迅先生已經遠去,這個時代已經無人吶喊,或許那些不願意清醒的人,也不需要這些不合時宜的吶喊, 看著別人吃著自己同胞的人血饅頭,然後使勁為其鼓掌的感覺,大抵是能讓他們的某種虛榮得以滿足的。

漢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這雖然是一個無可避免的歷史趨勢, 但是我們作為後世人,不能因為歷史的本體混亂,就破罐子破摔,趁機攪亂自己應有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呀!

明朝的羅貫中先生根據陳壽的【三國誌】改編了一部著名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因為畢竟是歷史小說,為了支撐、豐滿自己的人物形象,或者突出自己的中心思想,所以難免會虛構、誇大一些情節,比如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借東風等等。這些東西讓很多人找到了抨擊蜀漢集團的火力點—— 那就是一幫失敗者,全靠羅貫中強行給他們加了主角光環,真實的他們啥也不是……

尤其是近些年來,自媒體的興起,給「吹牛不犯法」又創造了有利條件,痛貶劉備,猛捧曹操的言論甚囂塵上,若不是【三國演義】珠玉在前,簡直今天能誕生無數比【三國演義】好上多少倍的歷史小說。 更可怕的是,這一群人中,還包括很多知名的歷史文化學者、教授、講師、企業培訓師、成功學大師……

曹操在能力、功績上,確實是要強過劉備的。但是大家想過一個問題沒有,為何在這種一目了然的情況下,羅貫中老先生還要「尊劉抑曹」呢?

天下百姓為什麽自古以來就對壟斷階級恨之入骨? 因為正是那些壟斷階級把社會和生活的核心資源據為己有,從而讓平民百姓身不由己、處處受制,叫你幹啥就得幹啥,包括叫你去死,普通人會過得越來越絕望。

當絕大多數的人活著卻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時候,那將是漫無邊際、痛徹心扉的全面沈淪與麻木。 比如五胡亂華中的「兩腳羊」,比如那些被侵略者、暴亂者剖開肚皮取樂的孕婦,比如那些淪為玩偶的婦女,比如那些被逼成為劊子手的炮灰……

請不要懷疑,從東漢中後期開始,社會不斷分層,核心資源集中掌握到了士族大家手裏,其實已經具備了一個壟斷社會的雛形了。 曹操其實是從一個壟斷走向另一個壟斷。

漢末天下大亂,各方諸侯各顯神通、名將名臣建功立業,但基本上沒有老百姓什麽事。 留給平民百姓的背景只有被屠城、被逼造反、被移民、被裹挾從軍等等。

董卓把關中和洛陽搞成了無人區,把天下百姓當人看了沒有?曹操屠城、盜墓、強拆,把天下百姓當人看了沒有?袁紹好一點,雖然也盜墓, 但是在冀州還是比較善待百姓,所以他去世的時候,冀州百姓跟死了親爹一樣,哭得死去活來,但這樣的人在大家心目中是草包。孫堅走到哪裏,就把三光政策帶到哪裏,隨意激情殺人,但他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 司馬家一輩子扮豬吃老虎,不忠不孝,無德無義,但在很多心目中,這是處世的智慧……

世人只會看到成功者的風光,哪會在乎那些底層人深深的絕望和痛苦呢?

或許很多人不會直接歌頌施暴者,卻會不由自主地為施暴者的成功喝彩;也許很多人也會同情苦難本身,卻不會多看一眼那些正在經受苦難的同胞。

回到本文的話題上來,羅貫中為什麽要尊劉抑曹?他為什麽要歌頌失敗,貶低成功? 因為他不想那一段歷史透露出來的資訊和價值都是陰暗的,他希望人們從那一段歷史的間隙之中看到些許光明和溫暖。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天不生蜀漢,漢末必深淵。

漢末天下大亂是士族集團一手策劃和發起的,爭霸天下簡直就是士族集團的一個內部遊戲,人們敬畏幾百年的天命被軍閥們按在地上摩擦,人們所希翼的秩序被再三顛覆,人們所遵循的綱常被淪落成愚昧……誰特麽還能好好活著? 有錢人嗑藥、裸奔、清談、亂倫,反正過一天是一天;沒錢人拼命、搶劫、賣身、棄家,反正遲早是個死。

禮崩樂壞,必將天下大亂;天下大亂,必定禮崩樂壞。 大家別看東漢中後期開始就是宦官、外戚、士族鬥得不亦樂乎,但是人家亂的是高層內卷,對民生基本盤的傷害並不大,人家的人口、經濟一直在穩步增長呢? 群雄討董開始,社會的基本面全部被裹挾進去了,那是真的亂徹底了。

天下那麽多諸侯,唯有劉備集團最接地氣,劉備雖然掛著一個落魄宗親的身份,但是他那個「劉皇叔」的身份是到「衣帶詔事件」之前才被官方認證的,以前就是個無效商標,他本人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市井之間的手工業工商販子 。他與山西解良武人關羽、河北涿郡小地主張飛誌同道合,同心協力,硬生生地從那個亂世開出了一條創業之路、一道希望之光。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麽要啥沒啥的劉備走到哪裏都受人待見?連青州的一個排斥他的士族官員安排一個殺手去刺殺他,都折服於他的魅力,轉告實情後悄然離去;孔融這樣的大儒受其恩惠後一直給他名聲月台;陶謙這樣諸侯大佬極力拉攏初次見面的他;徐州士族更是把他視為救星,以徐州命運相托;荊州百姓明知他沒有保護大家的能力,不離不棄地誓死相隨…… 因為人心都是肉長的,在那個冰冷的時代,任何像劉備這樣帶有溫度的人,都會慢慢受歡迎的。

很多人喜歡調侃劉備為劉跑跑,喜歡諷刺人家是白月光。這沒錯,早年的劉備確實有點演戲的成分在裏面。但是大家仔細想一想,他有袁紹、曹操等人任性、驕傲的資本嗎?他不見風使舵、不到處挪窩、不去收買人心,他能怎麽辦? 就像我們現在一個窮小夥找物件,他不想方設法對那個姑娘好點,他拿什麽去跟別人競爭?關鍵是,你把這個姑娘追到手,不管以後發達沒發達,你都不辜負人家就可以了嘛!

劉備這一輩子,除了劉璋兄弟外,他對不起誰了?關羽和張飛這兩個老兄弟,他自始至終視如親兄弟;趙雲、黃忠、魏延這些原本不得誌的低層武將在他手裏大放異彩;張松、法正、黃權等半路投靠者,他一律委以重任;諸葛亮這樣經天緯地的大才,他自始至終就生死相托;黃權投靠曹魏後,他說黃權投降是他自己的責任,並善待了黃權的家人,把黃權感動得終生不為曹魏獻計;徐庶因為母親被抓,被迫前往曹營,他遺憾得跟自斷一臂似的,但絕不為難徐庶,讓徐庶感動得也不好意思與他為敵……

總而言之,劉備這人,別看他有時候顯得有點虛偽、小家子氣,但是他真的是最有人情味的諸侯了。 舉個例子,咱們身邊有些小老板,限於自身條件,他不可能動不動就給兄弟們來個萬元禮包,但是只要他有啥,絕對不會忘記兄弟們。劉備就是這樣的人。

群眾的眼睛其實既是雪亮的,也是迷糊的,他們可能無法推演出天下走勢, 但是他們是能真切感受到誰是真的給他們希望和力量的。

三足鼎立之勢形成之時,益州百姓真的就對突然闖入的劉備沒有敵視情緒嗎?但是,人家劉備不像曹操、孫權那樣搞血腥鎮壓,誰不服我我就弄死誰!他選擇用自己的誠意去跟人家和解。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曹操、孫權的治下,稍微情況不對,就造反派層出不窮。 但劉備打漢中之戰的時候,蜀中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了,人家依然能做到「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

咱們很多人,天生就喜歡嘲笑失敗者的努力,鼓吹成功者的幸運。殊不知,那些與自己毫不相幹的成功其實永遠不會讓自己得到絲毫的收獲! 怎麽滴,大家還希望自己也出生在袁紹那樣「四世三公」的家庭裏?還渴望能像曹操一樣攤上一個當太尉的爹,家族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才和資源?還能渴望像孫權一樣有父兄幫他完成原始積累?

另外蜀漢集團之所以感人至深,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代表了正常秩序、禮儀的維護和延續。沒錯,他們就是大家口中的「衛道士」。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當時的天下的還有這個樣子嗎?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他把漢獻帝當君父看嗎?漢獻帝從上位開始就被當成叫花子折磨,還有君父的樣子嗎?也唯有劉備集團還能給天下人一點對漢室正統的幻想。

大家不要小看這種「正道之光」背後的力量, 恰如一個人如果長期生活在光亮之中,突然把你周圍的燈都關了,讓你陷入一片無窮無盡的黑暗之中,你會相當不適應,從而焦慮、迷茫的。

再打一個比方,很多80後從小就覺得大學畢業能包工作分配,結果等到自己真的大學畢業時,卻發現找個正規的好工作都很難,你會不會茫然和憤怒?

所以, 既定秩序有時候就是弱者最後一層保護色。 漢末百姓對於公開表示要帶著他們回到有條有理的漢室時代,內心裏是極其渴望和迫切的。

關鍵是,人家蜀漢集團是真不忽悠,劉備去世之後,丞相諸葛亮毅然決然地扛起了本不應該他來承受的一切, 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咱們可以弱小、可以失敗,但是咱們不能跪。 而且咱們還不是蚍蜉撼樹地去亂追求尊嚴,而是想方設法、殫精竭慮地去打出以小博大的最佳效果。 雍涼不釋鞍,中原不卸甲,諸葛亮在,蜀漢的精氣神就在。

當人人都因為現實的不如意而徹底拋棄尊嚴、自信、希望和信仰,那真的是相當可悲的。

如果真的要從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那我想問一下,大家批判、指責漢奸、偽軍的理論依據是什麽呢? 如果漢奸、偽軍確實可恨,那麽誓死捍衛漢室正統的蜀漢集團為什麽又不值得尊敬呢?

曾經有人問了我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如果到了漢末,是願意跟劉備混,還是願意跟曹操混?我幾乎毫不猶豫地選擇劉備。因為我真的沒法確保自己是夏侯家、曹家的人才,也無法確保自己能出身在潁川士族集團的小圈子內,更無法保證自己像五子良將一樣內建股本入股,最後還被防得跟個什麽似的…… 我只能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普通人,只會優先選擇最有可能善待普通人的劉備集團。

咱們現在很多人,探討歷史和人生,就跟探討娛樂八卦一樣, 越是那些跟自己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他們越是能爭得唾沫橫飛、面紅耳赤,真的沒必要。

曹操一輩子愛挖別人的墓,他死後是不是要修很多疑冢?他一輩子喜歡睡別人家的媳婦,他是不是無比擔心他自家媳婦,銅雀台都造起來了?他把漢獻帝架空了20多年,他們家是不是三代以後就成為徹底的傀儡了?他殺合夥人、殺反對者、殺平民百姓,他們曹家的子孫後代是不是司馬懿關進了鄴城集中營? 他真的贏了嗎?贏了生前功,輸了身後名。

反觀蜀漢集團,劉備仁德傳天下、關羽忠義世無雙、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了人臣的千古典範……他們又真的輸了嗎? 打不贏曹魏,不是他們能力不行,而是他們基礎太薄弱、條件太艱苦。

希望大家內心深處永遠都能保持一點對弱者最起碼的同情和支持。 一個山區的貧困孩子,飯都吃不飽,最後考大學的時候被一個從小鐘鳴鼎食的貴族子弟搶走了狀元頭銜,結果幾乎所有人都去捧狀元的臭腳,而諷刺只能進入前三的貧困孩子, 這難道就是大家心中所謂的正義感和價值觀?

當今社會,必定會有很多人讀不懂蜀漢集團的可貴之處,因為世風日下、人心浮躁,大多數人都會自鳴得意去俯視自己周圍的人,殊不知,大家原本都是同病相憐的人。 窮人家的孩子看不起更窮的孩子,窮人家的孩子但凡過得好一丁點,立馬轉過身來鄙視自己那些原來窮人小夥伴,這種畸形的鄙視鏈何時能中斷?

這下大家知道為什麽陳壽在【三國誌】裏關於蜀漢集團的人物和事跡一般都寫得很隱晦了嗎?而羅貫中為什麽要在【三國演義】中對蜀漢集團大誇特誇了嗎? 因為陳壽進行的是公文寫作,很多東西是真不能寫。羅貫中是民間創作,還是可以適當不著調的小說創作,羅貫中先生要盡可能去還原歷史的真相,宣揚歷史的正義。

咱之前已經反復強調過,咱說這麽多,並不是說曹操等人的功績就是大風刮來的,也並沒有否定他們的能力、手段、努力和智慧。只是他們背後那些東西終究 離我們太遙遠、太模糊了,而且雜質太多、魚龍混雜,並不太接地氣。

相比較而言,劉備集團那種 白手起家、不折不饒、不忘初心、矢誌不渝的、三觀極正的創業史,更能給我們提供精神財富。

朋友們, 搞清什麽人和事跟自己強相關,什麽人和事跟自己弱相關,這真的是一種極為高效的生活智慧。別沈迷於歷史或生活之中的某種虛無主義自嗨了,時間和精力都很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