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土葬比火葬更可怕嗎?屍體在下葬後的一個月,發生了什麽變化?

2024-03-27文化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 「關註」 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彭乙彬

編輯|t

引言

都說生老病死格外重要,尤其對中國人來說,死亡和出生是頭等大事。出生的時候,滿月宴、百日宴、抓周等種種儀式比比皆是。 而在死後,中國人也有自己的儀式感,那就是葬禮和下降方式。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葬禮,對於大部份漢族來說,要麽土葬要麽火葬,土葬有啥特點?人在下葬後一個月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呢?

(葬禮)

一、原始的土葬習俗

我們中國人的習俗一般由來已久,土葬也不例外。 最早在半坡文明時期便出現了土葬,也就是說土葬最早起源於原始社會。在後來的夏商周等朝代均采用土葬,在中國歷朝歷代以來,幾乎都是土葬墓,所謂入土為安便是如此。

觀看古代的喪葬習俗,我們可以發現透過土葬後代可以對死者進行「厚葬。」 也就是準備大量的陪葬物品放入墓中,隨塵土一起掩埋地下陪伴墓主人。正是因為有土葬的,所以中國才有大量的考古文物出土,對於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有著深刻的意義。

(古代土葬)

西周時期出現了禮制,因此土葬的等級,大小,層數,隨葬物品等等都需要按照禮制來嚴格規定。這也意味著權力越大的人,他的土葬往往是厚葬。 以始皇帝為先,當地王開始使用山體為自己的墓穴之後,歷代帝王先後跟隨。

土葬土葬,以土殉葬,所謂的封土、墳丘、墳墓便是如此,這也是中國古代一直以來的習俗。和現代為了保存土地所推行的火葬而不同,火葬需要人體焚燒後骨灰入土,而土葬則是免去了焚燒這一遭。

古代的土葬也也有許多形式,可見中國的土葬習俗由來已久。

(土葬)

二、火葬和土葬的區別

現代的火葬往往在火葬場舉行。使用火化爐或者焚燒爐將屍體燃燒成骨灰。從20世紀以來,火葬的方式在全世界被提倡,為的是節約土地資源,在中國的喪葬方式比例中火葬占據53%, 可見火葬在現代中國還是占有一定的優勢。

那麽火葬到底是怎麽來的呢?最早可以追溯到佛教時期。佛祖釋迦牟尼圓寂後火葬焚燒出的舍利子聞名於世,至此佛教將舍利子看作圓寂者的功德體現。這一點在印度教中也有體現,印度教崇尚火葬,他們將肉體看作靈魂的工具, 因此死後火葬,骨灰會被撒入恒河。

(舍利子)

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逐漸成為民間百姓信仰。印光法師曾說過,自佛法東傳以來,所有的僧人皆崇尚火化。因此,佛教是提倡火葬的。 在全世界範圍內,基督教,新教,猶太教均有火葬的理念。

在中國,春秋時期的義渠國便崇尚火葬習俗,此時火葬雖然與佛教習俗無關,但從東漢過後,尤其是宋朝年間,各地的火葬率均有上升。

(印度疫情火葬)

火葬與土葬的區別?第一,雙方的運作形式不同,火葬是將屍體焚燒後以骨灰土葬就是直接進入棺材中,埋入地下。不過現在許多人盡管使用火葬,也依然會將骨灰埋入棺材中,然後進行土葬。

第二,雙方的理念不同。喪葬儀式是一個特別具有主觀性的存在,有的人或者家庭認為死者為大,必須全須全尾的進入墓葬中,所以他們會特別厭惡火葬的存在。 但有的家庭認為,不論土葬還是火葬都可以。

值得註意的是,如果是在醫院去世或者染病去世的死者,一般都會進行火葬。這是為了避免病原進入土葬中,對當地土壤造成破壞 。在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提倡火葬,周總理與鄧小平事後火葬的骨灰都未曾保留。

推行火葬的過程中,尤其是中老年人尤其反對火葬,也並不理解但可以節約土地的好處,反而是公開抵制。其實我們也能夠理解,畢竟老祖宗幾千年都是這麽過來的,要突然改變竟然不容易。但現在中國社會上有53%的人選擇火葬,足可見政府的成功。

(火葬)

三、人屍體埋葬一個月發生什麽?

火葬的人死後是一捧骨灰,那麽土葬的人屍體埋葬地下一個月後會發生什麽呢?想必這一點許多人都十分好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人死後,人體身上會有哪些變化?

根據科學研究,人在死後的幾分鐘內,身體溫度就會逐漸下降。一個小時大約可以下降0.5℃,但這個溫度不會持續下降,一般與周圍的環境相同後便會停止運動。而在這個過程中,人體內的細胞會因為缺氧而死亡破裂, 這也意味著這個人真正的走向了死亡。

(人死後)

此後的1到3小時內,局部關節會變得僵硬,這就是大家口中的屍僵。在長達36小時的時間行程中,死者的皮膚會逐漸變成紫色或暗紅色,屍體會開始散發腐爛的氣味。 死亡時間一天左右,屍體會開始變綠,同時出現大量的腐敗氣味。

屍體內部壓力過大會,導致血液被氣體擠壓鉆出皮膚表層, 會形成大家所說的巨人觀現象。 如果是土葬的人,真正埋藏在地下一個月甚至是幾個月,在這個時候他的身體已經慢慢腐在一個月之後,體內的細菌會分解機體產生屍臭。

(白骨化)

長達幾個月後,身體內的各種組織都已經腐爛成了泥,頭發,指甲會選擇脫落,只有骨骼,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白骨化。當白骨化之後,人類便會逐漸回歸到自然。 所謂「生時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 雖然聽起來有一種極端的冷笑話,但也不得不說很形象了。

所以從身體腐爛的這個角度來看,火葬反而是更值得推崇的一種方式,雖然與傳統觀念違背,但它既可以節約土地,又可以避免白骨化,甚至有的家庭會將一部份骨灰供奉在家中表示思念 ,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願意選擇火葬。

人類的死亡就像是一場漫長的告別,不論是土葬還是火葬,都是人與這個世界告別的一種方式。中國人認為死者為大、落葉歸根、入土為安,其實都是一種歸屬感,當人類回到大地之後,仿佛又和這一這片世界做出了連線。

(土葬)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土葬.[OL].

百度百科.火葬.[OL].

澎湃新聞.人死後,身體會發生什麽變化?.[OL].20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