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5首思鄉懷遠詩詞,讀來令人心生憐憫

2024-01-03文化

每當春風又綠江南岸,萬物復蘇之際,"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這樣的詩詞便如一道深情的嘆息,穿越歷史的長廊,觸動著無數離人的心弦。

這是對故鄉的深深眷戀,也是對遠方遊子無盡的呼喚。它凝聚了詩人靈魂深處的思鄉情懷,讓人不禁心生憐憫,思緒隨之飄向那魂牽夢繞的故土。

古人雲:「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從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到杜甫的「月夜憶舍弟」,再到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些思鄉懷遠的詩詞如同五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華夏文明的瑰寶之中。

它們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勾勒出人們對家鄉山河、親人朋友的深切懷念與無盡向往,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濃郁情感,使得每一位讀者都能從中找到共鳴,體驗那份跨越時空的鄉愁和親情。

01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 唐·杜甫【絕句二首】

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春。由於嚴武重鎮成都,杜甫返回草堂.生活稍稍安定,心情也較為舒暢,寫下這篇美麗的小詩。

詩人的獨特視角捕捉了大自然中微妙而美好的瞬間。這首五言絕句雖短小精悍,卻飽含深情厚意與濃郁的思鄉之情。

開頭以對遇寫景,以鮮明的色彩和生動形象勾勒出江水碧波蕩漾,映襯著鳥兒潔白羽毛的生動畫面;青山翠綠欲滴,花兒盛開得如火焰般熱烈奔放。

寥寥十個字,將春日的蓬勃生機,傳神地勾畫成一幅色彩絢麗的圖畫。

在這自然美景之中,美人使人流連忘返,但同時也易勾起遊子思念故鄉的情懷。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顛沛流離的今春眼看又要過去,什麽時候才能回歸故鄉?這裏的「看」和「又」都很有分量,包含了詩人的諸多感慨。

「何日是歸年」,有身不由己之感,抒發了戰亂不已、不得不長期流寓他鄉之苦。

杜甫筆下的春景充滿了生命活力與季節更替的哲理,他在欣賞大自然美麗的同時,也寓含了自己身世飄零、思鄉懷遠的深沈情感。

透過詩意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讀者不僅能領略到春日山水間的勃勃生機,更能感受到詩人那濃烈而又無奈的思鄉情懷,令人為之動容。

0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賢士張九齡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誹謗排擠後,於開元二十四年罷相。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遭貶荊州長史。

月圓之夜,徹夜難眠的 張九齡,編織了一幅天涯共此時的宏闊畫卷。

在這首深沈而又纏綿的詩篇中,我們仿佛能看到詩人獨立於浩渺夜空之下,滿目星輝,心緒卻飄向了遠方的親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寥寥數語便勾勒出一幅遼闊無垠的畫面,那輪明亮的月亮自大海深處冉冉升起,跨越千山萬水,將同一片月色灑在彼此遙隔天涯的心上人身上。

這不僅是物理空間上的共享,更是情感與思緒的共鳴,喚起了人們對遠方親朋深深的思念和期盼。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在漫漫長夜裏,有情人因思念而無法安眠,心中的相思之情如潮水般湧動不息。

詩人以細膩的情感描繪,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他對遠方親人的眷戀與掛念,這份濃郁的思鄉懷遠之情如同銀色月光一般清澈又強烈。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詩人熄滅了燭火,不願錯過那灑滿室內的月光,獨自披衣起身,在微涼的露水中沈浸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中。

這一細節生動地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執著,即使寒露浸潤衣衫,也阻擋不了他向著月亮傾訴心中所思所想的決心。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詩人表達了對無法親手將這滿月之光照耀至親人身邊的遺憾,但堅信在夢境中能夠與他們重逢。

全詩至此達到了高潮,詩人以一種婉轉而深情的方式寄寓了自己深深的懷念和對未來相聚的美好期待。

【望月懷遠】以其深情款款、意境深遠的文字觸動人心,詩人借助自然景物——明亮的月亮,巧妙地抒發了思鄉懷遠的深深情感。

詩中對親人深深的思念,更深層的是作者寄予著他向往的君臣關系,從而反映了他對理想的渴望和追求。前人稱它為五律中的【離騷】

03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 唐·溫庭筠【高山早行】

商山也稱楚山,在今陜西省商縣東南,詩人曾在唐宣宗大中末年離開長安,經過這裏。

溫庭筠以其細膩而精致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幕幕遊子在黎明時分踏上征途的畫面。

詩中並未直接點明「早」字,卻透過一系列意象的巧妙布局,將初春山村黎明的特有景致生動呈現於讀者眼前:

那破曉時分雞鳴聲中的茅店月色,那一抹霜白映照下的板橋人跡,以及槲葉飄落在蜿蜒山路、枳花閃爍於驛站墻壁的景象,無不透露著朦朧而又清冷的氣息。

詩人以一種寓情於景的藝術手法,借由這些自然景色的描繪,將遊子在外漂泊的孤寂與無奈深深鐫刻其中。

每一聲雞鳴,每一處寒霜,都仿佛化作離人對故鄉的無盡思念與眷戀。那片槲葉輕落、枳花閃爍的背景之下,是遊子匆匆的腳步和沈重的心緒,讓人感受到他內心深處對遠方家鄉的深深掛念與期盼。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一句堪稱千古絕唱,以其凝練而富有詩意的語言,描繪出既具象又抽象的旅途畫面,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情感共鳴。

在這旅途早行的景色之中,忽然想起了昨夜夢中的故鄉,春天來了,故鄉杜陵,回塘水暖,一群群野鴨在湯湯春水中戲遊,那是另一番景象。

而今自己卻離別家鄉,在這荒村野店、冷月寒霜的山路上早起奔波,思鄉之情便更加濃重了。

它如電影鏡頭般定格了旅人在寒冷清晨啟程的一剎那,那種身在異鄉、心系故土的情感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令人心生同情,感慨萬分。

0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唐·李白【靜夜思】

在那個寂寥的秋夜,唐代大詩人李白於揚州旅舍中獨坐,月光如水般靜靜地灑落在床前,宛如霜華鋪地,瞬間點亮了靜謐的夜色。

這朦朧而皎潔的月光,觸動了他內心深處的情感琴弦,引發了對故鄉無盡的思念與懷想。

自認為文武雙全的李白,雄心壯誌的出蜀想幹一番大事業,結果現實很骨感,屢屢受挫,千金散盡前途仍然是渺茫,恰逢又生病於旅舍,思鄉的情緒一下就暴發了出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清冷而又明亮的月光下,詩人的思緒開始飄渺回溯。在家千日好,出門半點難,人在低谷的時候,心情特別傷感。

在這似霜非霜的光影交錯間,詩人寓言式的比喻手法營造了一種獨特的視覺意象,將思鄉之情巧妙地融入到這靜謐而略帶寒意的夜晚之中。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隨著詩人的視線由地面轉向天空,那輪皓月成為連線遠方家鄉與眼前現實的橋梁。

詩人擡頭仰望時,心中的向往與期盼化作對明亮月亮的深深凝視;而當他低下頭,那縷思鄉的情愫則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無法自抑。

這一擡頭一低頭之間,動作神態的刻畫生動展現了主人公深深的思鄉情懷,使得那份濃郁的鄉愁在字裏行間流淌,令人心生共鳴。

全篇以清新樸素的語言,借月抒懷,透過比喻、襯托等藝術手法,將個人的思鄉之情昇華為一種普遍的人類情感體驗,使每一位讀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悠悠情思。

這首短短四句的小詩,以其真摯深沈的情感表達和含蓄無窮的藝術魅力,穿越千年的時光隧道,至今仍能感動無數人的心靈,成為傳誦千古的佳作。

05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 唐·王維【雜詩三首·其二】

安史之亂之後,很多人都顛沛流離,包括詩人在內,他在孟津隱居多年。

人在異鄉,忽然他鄉遇故知,激起了作者強烈的鄉思,因此作此詩表達自己強烈的思鄉之情。

王維的【雜詩三首·其二】是一首飽含思鄉之情的詠懷之作,輕輕撥動了每一個遊子的心弦。

詩人以平淡而深沈的筆觸,勾勒出一幅生動的畫面,讓讀者仿佛置身於那熟悉又遙遠的故鄉。

在這首詩中,詩人面對一位來自故土的友人,心中湧起的是對家鄉人事無盡的思念與牽掛。

他沒有長篇累牘地傾訴自己的離愁別緒,而是以一句「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巧妙切入主題,既表達了對故鄉風土人情的深深眷戀,也流露出對家鄉變化無常的殷切關註。

那一句看似尋常的詢問:「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實則是詩人對家園細致入微的懷念和對家人生活點滴的掛念的集中體現,梅花作為承載著家的記憶的象征,成為詩人寄托思鄉情感的載體。

這株在嚴冬中傲然綻放的寒梅,既是詩人心中對家鄉冬季景色的鮮活記憶,也是他對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鄉永恒不變的美好期待。

透過這一枝寒梅,我們看到了一個遠在他鄉、心系故土的遊子形象,他的內心世界細膩豐富,雖身處異鄉,卻始終無法割舍對故土深深的依戀。

王維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將個人的情感體驗融入到日常生活的一隅,透過對寒梅開花與否的追問,不僅揭示出自身深藏的思鄉情懷,更喚起了讀者對於自己故鄉的深深回憶與溫情脈脈的懷念。

這首詩宛如一首溫婉的鄉愁小調,在平易近人的語言中蘊含著濃烈而又內斂的情感張力,令人讀後不禁為之感動,沈浸在那如詩如畫、溫馨而又略帶憂郁的思鄉意境之中。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聯系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