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微雨眾卉新 ,一雷驚蟄始
能不能給自己看月亮的時間、乘涼的空間?或給自己一片田,看驚蟄、小滿、露從今夜白?
中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
所謂桃始華,指的是驚蟄之日,桃花是月始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乃鬧春之始,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態。
庚就是黃鸝,所謂「倉庚鳴」,指的是驚蟄後五日,黃鸝最早感春陽之氣,嚶其鳴,求其友。
倉為青,青為清,庚為更新,「昔我雲別,倉庚載鳴」,文人由此也稱它「離黃」。
「離黃穿樹語斷續」就成了悲聲。
過五日,鷹化為鳩。鷹,鷙鳥也,鳩,即今之布谷,所謂「鷹化為鳩」,指【章龜經】曰:仲春之時,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癡而化,故名曰鸤鳩。此言鷹化為鳩,春時也。
驚蟄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
這三種花一開,濃郁的春天氣息也就撲面而來了。
長卿在【驚蟄】一詩中雲:「陌上楊柳方競春,塘中鯽鰣早成蔭。忽聞天公霹靂聲,禽獸蟲豸倒乾坤。」
驚蟄猶如平地一聲雷,冬眠的蟲子也蘇醒了,家中的爬蟲走蟻應聲而起,開始搖搖擺擺地爬出洞穴,四處覓食。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孵化,田地裏的蟲害也增多了。
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艾草,熏家中屋裏的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
唐代著名醫藥學家,被後人尊稱為「藥王」的孫思邈編著的經典古傳秘方【千金月令】上說:「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
石灰原本具有消毒殺蟲的功效,在驚蟄這天,灑在門檻外和庭院中,希望蟲蟻一年內都不敢上門,不要來騷擾自己。
在陜西、山西及蘇北一帶流傳有「驚蟄吃個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
驚蟄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古代走西口者也取「離」的諧音,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後來,山西的人們驚蟄日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
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02 安靜的春天
在安靜的春天,不喧鬧、不張揚。
窗外遠眺大山,山頭還都積雪,白皚皚一片。走到戶外,空氣也還寒涼,但節氣過了驚蟄,看天的訊息在大樹梢頭上一點一點要綻放了。
飄過幾場雪,又下了幾次雨,想起南唐的帝王在北方的歲月,「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他說的,或許就是這個季節吧?這麽遲緩的季節,這麽百無聊賴,一個好漫長的冬天過去,所有蟄伏在睡眠中的生命都要緩緩蘇醒了。
那是亡國的南唐君王春天的夢,「夢裏不知身是客」,他情願在貪歡的夢裏,永遠不要醒來。
然而真的是驚蟄了,海港溪流邊遊著一群一群不知何時孵化的小水鴨,草叢樹根下從殘雪裏躥出一片小白花。
最明顯的是大樹枝梢,一點一點初生的嫩芽,仔細看像微微的燭焰,微微的光,再過一個節氣,每一個細點都將是一簇歡欣喜悅的新葉,新葉很安靜,沒有花季的喧嘩。
我喜歡驚蟄前後北國的春天,寒涼裏流著一絲絲春天慢慢到來的安靜,不熱鬧繽紛,不張揚誇大,是安安靜靜的春天,真實的春天,可以使孤獨者從夢裏醒來的春天。
醒來之後知道這身體只是來作客,遲早要走,因此愛恨也只是自己妄想。
03 聆聽更多生命的對話
連續幾天都在觀看北方冬天的樹。在南方的島嶼長大,很少有機會看到樹葉全落光的寒林景象。
有樹葉的樹,樹葉濃密的樹,樹葉長得快的樹,枝幹多被遮蔽了,不容易觀察一棵樹的主幹如何分出眾多杈丫細枝的秩序。
樹葉多,濃蔭蓊郁婆娑。
北國寒林,落葉後,樹枝的線條卻簡單潔凈,好像生命擺脫了多余瑣碎,回到本質的單純靜定。
宋朝山水有「寒林」一格,像李成就以畫寒林出名,可惜李成真跡傳世不多,後人理解不深。
大自然的生命和節氣對話,春天多雨水,陽光溫暖,便多發枝葉。
入秋入冬,北國氣溫驟降,幹冷飄雪,一棵樹要在嚴寒冷峻的狂風暴雪中生存,必須舍離所有的葉片,把養分儲存到根和主幹,才能度過寒冬,用數個月的隱忍等待下一個春天的「復活」。
歐洲宗教有「復活節」。北方漫長的寒林枯枝景象,使春天來的時候顯得特別喜悅。
連日來,晨跑的人都停下來,擡頭看樹梢高處一點一點剛剛發芽的閃耀的新綠。
冬天要過去了,人們臉上也流露著微笑的光。
寒冷,使生命嚴峻、堅毅、冷靜,這是在南國島嶼的溫暖中長大的我,應該更謙卑學習的吧!
我應該在節氣推移間,學習聆聽更多生命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