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歷久彌新的城市之脊(新語)

2024-07-29文化

呂 舟

不同於其他一些文明的城市是從較小的聚落逐步擴充套件而形成的,中國的都城和作為區域行政中心的城市,往往是在建立之初就經過了較為詳盡的規劃,並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延續了這種經過規劃的城市形態。自肇建迄今,北京中軸線對北京城市發展持續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展現出傳統規劃理念持久的生命力。

北京中軸線位於北京老城中心,縱貫老城南北,成為統領整個老城規劃格局的城市之脊。北京中軸線的歷史發展具有極強的連續性,各個遺產構成要素之間密不可分。

到了20世紀,北京中軸線經過了公眾化的轉變。天安門前原宮廷廣場,被改造為城市公共空間;昔日的皇家專屬區域,逐步轉變為博物館、公園,成為市民進行文化、體育活動的區域。

目前,北京中軸線所有遺產構成要素保存狀況良好,與古代禮儀傳統、傳統建造技藝、民俗文化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透過認定、研究、記錄、展示、物質遺存保護、技藝傳承等多種途徑得到保護。

北京中軸線展現了中國文化對秩序的追求,展現了理想都城嚴整、宏闊、壯麗的景觀特征,是中國現存歷代都城中能夠完整體現都城禮儀秩序、規劃思想的歷史遺產。北京中軸線是「以中為尊」文化傳統的生動實踐,反映了透過城市建設,營造社會秩序、規範社會生活的美好願望。

從文明演變來說,北京中軸線包含了元、明、清及近現代750年城市演變的歷史積澱,是多個深刻影響中國和世界的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見證了中國社會從王朝統治轉變為現代國家的歷史變革。在制度與歷史層面,北京中軸線為延續至今的國家禮儀和業已消逝的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物質見證。

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是都城營建中塑造城市形態的核心建築群。北京中軸線以獨具匠心的選址,整體展現傳統都城理想範式的規劃格局,富於層次、秩序而又蘊含對比、變化的建築形式,緊密聯系的視覺景觀,成為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發展至成熟階段的傑出範例。

北京中軸線的規劃格局反映出中國傳統的自然觀念和哲學理念,展現了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質,呈現出氣勢恢宏、大度雍容、綱維有序、禮樂交融的壯美景象。其規劃理念源自中華文明傳統中正和合的哲學理念、擇中的文化傳統,展現了中華文明獨特的文化特征和審美追求。此次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填補了東亞地區城市形態類遺產的空白。

申遺成功是一個重要的裏程碑,也是一個新的起點。北京已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強制力的保護法規和保護管理規劃,相關保護與管理措施能夠有效保證北京中軸線免於受到城市發展改造等因素的負面影響。

北京中軸線作為世界遺產,向世界講述了一個中華文明傳承延續、古今交融的中國故事,也向今天的人們呈現了一個「何以中國」的物質見證,更為今天北京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以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為抓手帶動北京老城整體保護,為探索中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古代都城保護理念與做法,妥善處理好遺產保護與城市發展的辯證關系,提供了中國案例和中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