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君子,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記住這「四不」

2023-12-08文化

【孟子】中有一句話:「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人總是要有所不為的,然後才可能有所作為。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若做了許多不該做的,境界狹小的破事。

甚至做了傷天害理,缺德不仁之事,哪裏還有可能走上正道?

這不僅是品德、好人與壞人的區分問題,也是一個人的修行,智慧問題。

君子審時度勢,知其取舍,善於有為,更善於有所不為,方能成就一番偉業。

儒家對君子就做了許多規範和要求,比如下面所說的「君子四不」:

01

君子不妄動,動必有道

君子說話做事,不會隨隨便便,他們會要求自己謹言慎行,凡事都要合乎禮儀。

每當有所行動,必定合乎天道,此即所謂「 不妄動,動必有道。」

劉邦的大軍攻進鹹陽城之後,將士們都激動不已,一時都被皇宮中的金銀財寶所迷惑。

於是,紛紛放下手中的刀劍,大肆哄搶財物,就連劉邦也不例外。

可是蕭何卻一聲不吭,進入鹹陽城內的丞相府,火速搬走了幾個大箱子。

箱子裏沒有裝什麽金銀,全是秦朝各地的法令、戶籍、賬冊以及各地的地形、土地資料。

等到劉邦真正要奪取天下的時候,才意識到:果然還是蕭何有遠見。

因為在攻打縣郡之前,必須要搞清楚對方的地形、人口等資訊,蕭何提前準備好了這些資料,幫了劉邦的大忙。

到了這時,眾將才明白:蕭何雖然沒有搶金銀財寶,但是他搶的東西,比金銀還要值錢!

君子做每一個動作,都遵循「道」,絕不會隨心所欲,任意妄為。

02

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

「徒語」意為以訛傳訛,君子不會不加分辨的傳播言論,正所謂謠言止於智者。

宋國有個姓丁的人,家裏沒有水井,只能出門去打水,於是就派一人專門管打水。

等到他家打了水井時,他就告訴別人說:「我家打井之後,就如同得到了一個人。」

聽到這話的人就去傳播說:「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

這個訊息互相傳說著,一直傳到宋國國君的耳朵裏。

宋國國君連忙派人去向丁家人問明情況,姓丁的人說:「我的意思是我得到了一個空閑的人力,不是說我從井裏挖到了一個人啊!」

像這樣以訛傳訛,道聽途說,還不如什麽都不聽,什麽都不說的好。

而如今,網絡發達,謠言更是滿天飛,很多人不經考量的大肆轉發,更是會制造很多恐慌。

而一個君子,會謹慎自己的言論,非禮勿言,同時也會對他人的言論進行分析,去偽存真。

絕不亂說自己不確定的事,才是真正的有品行!

03

君子不茍求,求必有義

君子不會貪取妄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取得東西必須符合義理。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那句: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貞婦愛色,納之以禮。」

君子對於欲望會有所節制,不會以茍且的心態妄想獲利,更不會為了利益落井下石,強取豪奪。

晚清時期,有個商人神色焦急地找到胡雪巖,說他在最近的一次生意中栽了跟頭,急需一大筆資金來周轉。

為了救急,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產業,想以非常低的價格轉讓給胡雪巖。

胡雪巖派人打聽,證實商人所言非虛,於是,他不僅答應了商人的請求,還按市場價來購買對方的產業,這個數碼大大高於了對方的出價。

胡雪巖還對商人說,自己只是暫時替他保管這些產業,等商人挺過這一關,隨時可以贖回,並且只要稍微付一些利息就行。

商人感激地離去了,眾人不解,問胡雪巖原因,胡雪巖說道:

「你肯為別人打傘,別人才願意為你打傘。那個商人的產業可能是幾輩人積攢起來的,我要是以他開出的價格來買,當然很便宜,但人家可能就一輩子翻不了身。

這不是投資,而是救了一家人,既交了朋友,又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誰都有困難的時候。」

眾人聽了久久不語,後來,商人贖回了自己的產業,也成了胡雪巖最忠實的合作夥伴。

真正的君子,不會貪求無度,追求必定符合「義」,這個義是大義,是道德,是良心。

04

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

君子的一言一行,都不會隨便,所有的行為必定合乎正道。

做任何事,他都會再三考慮,這個行為會傷害到他人嗎?這件事情會對別人不利嗎?想清楚了,他才會有所行動。

季文子是魯國的賢相,他雖然身居魯國的上卿大夫,掌握國政和統兵之權,但是他的妻子和兒女卻沒有一個人穿綢緞衣裳。

他家裏的馬匹,也只餵青草,不餵粟米。

有人就問季文子:「你身為魯國之正卿大夫,可是你的妻子不穿絲綢衣服,你的馬匹不用粟米飼養,你不怕國中百官恥笑你吝嗇嗎?難道你不顧及於諸侯交往時影響魯國聲譽嗎?」

季文子說:「我當然也願意穿綢衣、騎良馬,可是,我看到國內百姓吃粗糧、穿破衣的還很多。

我不能看著全國父老姐妹粗飯破衣,而我家中的妻子兒女卻過分講究衣著飲食。

我只聽說人們具有高尚品德才是一個國家最大的榮譽,沒聽說過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馬會給國家爭光。」

君子做事,是會考慮事情所造成的影響的,絕不會恣意妄為。

君子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俯仰無愧於天地,如此才能稱為真正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