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清明將至,牢記1不買、2要做、3要吃、4要忌,遵循傳統,祈福安康

2024-04-01文化

清明節,古稱「寒食」,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晉國。據【左傳】記載,晉文公為悼念忠臣介之推,特設此節。介之推因不願受封賞而隱居山林,晉文公為逼其出山,放火燒山,不料介之推與其母抱樹而死。為表哀思,晉文公下令每年此時禁火寒食,故有「寒食」之稱。至唐代,寒食與上巳、清明三節合一,清明節正式定型,並沿襲至今。

清明節的誕生,是古代農耕文明與自然節律和諧共舞的產物。清明時節,正值春耕大忙之際,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人們在祭祖掃墓的同時,也進行春耕祭祀,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一時期,氣溫適中,雨水充沛,既利於農作物生長,也為人們外出踏青、掃墓提供了便利條件。於是,清明節便成為了人們祭祖、緬懷先人、親近自然的重要時刻,實作了人與自然、生與死的深情對話。

清明掃墓,又稱「祭掃」、「上墳」,是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人們攜帶祭品、香燭,清掃墓地,修剪墓旁花草,以示對先人的尊重與懷念。祭祖時,焚香、獻花、敬酒、誦讀祭文、鞠躬行禮,一系列莊重肅穆的儀式,傳達出對先人的深深敬仰與無盡思念。這種儀式感,不僅是對個體生命源頭的追溯,更是對家族血脈延續、孝道倫理的傳承。

清明將至,作為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傳統節日,除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等習俗之外,民間還流傳著一些特定的禁忌與習俗,旨在保持身心清凈,祈福納祥。以下便是清明節期間應牢記的

「1不買、2要做、3要吃、4要忌」

,遵循這些傳統智慧,有助於營造安寧祥和的節日氛圍,祈願一年四季皆平安,為家人添壽增福。

1不買:忌買鞋。

民間有言,「清明不買鞋,買了鞋就‘邪’」。這裏的「邪」字諧音「鞋」,寓意避開不吉利之事。清明節是祭祖追思的嚴肅日子,人們認為此時購買鞋子可能帶來不祥之兆,故應避免在這段時間內購買新鞋,以減少潛在的負面影響。

2要做:祭掃與踏青

祭掃先人,清明節的核心習俗便是祭掃先人,以示對已故親人的懷念與敬仰。提前準備祭品,如香燭、紙錢、鮮花、食品等,到墓地清理雜草、擦拭墓碑,焚香燒紙,向先人鞠躬行禮,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深深哀思與虔誠祭奠。

踏青出遊,清明時節,大地回春,草木蔥郁,是戶外活動的絕佳時機。全家人一同踏青,賞花觀景,呼吸新鮮空氣,既有益身心健康,也有助於增進家庭成員間的感情。古人有「插柳」、「蕩秋千」、「蹴鞠」等遊戲活動,現代人則可選擇野餐、徒步、放風箏等形式,享受春光,放松心情。

3要吃:特色食品

1:青團。青團是清明節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尤以江南地區最為盛行。它是用新鮮的艾草汁(或使用漿麥草、鼠曲草等其他春季時令草本植物榨汁)混合糯米粉,制成翠綠色的外皮。內餡通常為甜口的紅豆沙、黑芝麻、蓮蓉等,也有鹹口的如春筍鹹肉、蛋黃肉松等。青團蒸熟後,外皮軟糯,帶有淡淡的草本清香,內餡甜而不膩或鹹鮮適口,既符合清明節時令特點,又蘊含著對春天和新生活的美好寓意。

2. 艾粄。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節必備的傳統小吃。制作時同樣采用新鮮艾葉搗爛取汁,與糯米粉或粘米粉混合,揉成面團後包入甜或鹹的餡料,如花生、芝麻、白糖、紅豆等,然後蒸熟。艾粄色澤碧綠,口感軟糯,帶有艾草特有的香氣,有祛濕、暖胃的保健功效。民間有「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的說法,反映出艾粄在清明時節的食用習俗及其被賦予的健康寓意。

3:饊子。饊子是一種油炸面食,尤其在北方及部份南方地區,是清明節常見的傳統食品。它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經過和面、搓條、盤繞、油炸等步驟制成。炸好的饊子色澤金黃,形狀細密,口感酥脆,既可作為祭祖供品,也是親友團聚時的共享美食。清明食饊子,既有對祖先的緬懷之情,也象征著生活的富饒與美好。

當然,清明節的傳統食物不止於此,還有諸如子推饃、薄餅、暖菇包、桃花粥、紫筍茶等地方特色美食,各地民眾根據本地習俗和偏好,會有不同的選擇。

4要忌,避免不適宜行為

忌嬉戲打鬧,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莊重場合,掃墓現場應保持肅穆,避免大聲喧嘩、嬉笑玩鬧,以免對亡者不敬。

忌穿鮮艷衣物,掃墓時應穿著素雅、整潔的服裝,避免過於鮮艷的顏色,以示對逝者的尊重。

忌食葷腥,部份地方習俗認為,清明節不宜大魚大肉,應以素食為主,尤其是掃墓當日,以示對亡者的哀思和對生命的敬畏。

忌晚歸,按照傳統觀念,清明夜晚陰氣較重,故應盡量避免夜間出行或逗留野外,尤其是孩子和體弱者,以防受邪氣侵擾。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這兒,如果對您有幫助,歡迎

點贊,轉發,關註

,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小簡和您一起探討!人生是一場荒蕪孤獨的旅行,冷暖自知,苦樂在心,照顧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