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中華文萃|辭賦及書法佳作欣賞【蘭婷賦】

2023-12-06文化

作者:李牧童

書法:王培君

維戊子年,多難之秋,天災人禍,踵武堪憂。時遇裁冗,未能自避,輾轉多方,無以廁跡。當此之時,陷身於稻粱之絀,系念於國事之艱,憂心怲怲,忐忑難安。後乃幸遇毛公,相談既歡,更曉以蘭婷之故。百感交集,一時棖觸,摛藻飛翰,遂成斯賦。其辭曰:

承河洛之神器兮,車同軌而鳳鳴。歷鼎箓之禍亂兮,除妖氛以鹹英。方協和於九圍兮,祈玉陛之堯蓂。惟厥中之難允兮,失禹甸之熙寧。既重華之罹患兮,哀民生之多艱。望繩愆而勤省兮,延鴻祚於中天。乃自察於顛躓兮,實出入其兩難。托仙姝而飛靡兮,為澄鑒之一參。

時維九月,序至旻高。天寬霽色,水落枯礁。猋風凜冽,噤寒蟬之淒切;落葉頡頏,發青女之寂寥。曲調能幽,遂掩行藏於壁府;直情既惑,乃舒襟抱於蘭臯。適逢毛叟,鶴發銀毫。籍本黔裏,年接杖朝。語多默契,神亦馳交。但恨移晷,把袂相邀。自雲宅近,莫辭辛勞。聊備旨酒,暢敘良宵。時當日暮,夜起鯤冥。黯黮易惑,跮踱難行。雖蒙接引,昧於所經。山環水復,或促或停。穿林越澗,踵跡移形。止步振履,豁然開明。

既臨福地,別有洞天。修竹幾處,雅舍多間。後依層嶂,左傍醴泉。目娛繚繞,耳悅潺湲。把臂相引,隨至前廳。氣息甫定,但呼蘭婷。俄聞環珮琮琤,裛裛香生。誠惶未辨,轉眄結聲。身起杯落,氣滯神凝。乃一姹女,裊裊娉婷。善矣!何尤物之有甚於此哉!其為貌也,則花月之色不足以喻其倩巧,璧玉之輝不足以描其精瑩。青蓮之韻不足以雕其素雅,熟榴之實不足以狀其豐盈。覿之能令貴妃咽氣,飛燕遭遺。尾生失信,韓憑休妻。仲尼側目,雲長更衣。莊周棄缶,青帝延期。其為聲也,則雛鳳之啼不足以掩其嘹亮,昆石之潤不足以勝其清泠。鈞天之樂不足以次其韻致,瀛海之渺不足以飾其充盈。聞之可教龜年凝耳,瞽曠支頤。樊素閉口,韓娥屏息。公瑾撫掌,摩詰釋琵。迦葉起舞,波旬入迷。余再觀其神也,則蕙茝之幽不足以詠其風骨,冰玉之潔不足以道其節操。玄芝之罕不足以毓其靈性,懿範之辭不足以舉其儀標。感之能使狂童懷趣,老叟酡顏。良人鐘意,悍婦興憐。莽夫立岸,壯士投鞭。阇梨思娶,帝胄垂涎。

於是駘蕩乎中,聳駭以容。乃詫而問曰:「豈余身入蓬萊兮,勞仙軀而委塵?抑離形於月竁兮,實夜台之精魂?」

乃粲然而笑,貝齒櫻唇,一時並啟,應曰:「君既非凡鳥,妾或忝仙班。夫人之相與,實各有因緣。既遷流轉徙,而須臾便離,則孰真孰幻,豈判若雲泥?昔者盧生得誌,神女薦身。莊周夢化,杜宇啼春。又列子雲覺夢之八徵六候,釋氏別空有之三界五陰。則虛實雖論,或未必可分。夫宇宙千古,而人生百年,何如遠工部之沈郁,縱謫仙之豪騫,托佛老之宴坐,擬魏晉之玄談。陸海潘江,誠宜師仿;郊寒島瘦,豈可效攀!」

乃拜服曰善,遂分賓定主,拱揖入座,相讓再三。更引酏醴,把酒勸幹。未頃,談宴既悅,乃徐進言。將問以婚配,欲自托良緣。

乃抿而笑曰:「子欲效溫叟卻扇之薦乎?恐將得崔生探春之傷矣!君雖或有遺珠之請,妾實已懷割臂之盟。」俄乃徐起肅立,斂容藏靨。倚扉耽思,含哀承睫。忽春泓之瀲灩兮,結玉露以凝霜。既吞吐如幽蘭兮,乃嗟嘆於容光。於是淡然歌曰:

「本錢塘之文氏兮,蒙垂賜以蘭婷。染武穆之忠魄兮,植松柏於西陵。父儒雅而耕宦兮,母淑慧以成名。既承歡於椿萱兮,俄及笄之芳齡。懷貞愨之寂寥兮,感花信之成形。世喧碌莫余知兮,撫高調以誰聽?初庠序而成均兮,俄見配於晉地。傷漢唐之廢墟兮,悲迢遙而陟屺。眇塞雁之南回兮,嘆煢孑而無匹。乃登臨於五台兮,望滌煩乎胸臆。入佛天以譺然兮,轉願海之經輪。奉箕帚之款實兮,祈雁璧以折春。托夭桃於蹇修兮,慕鳳台之精魂。感冥意而反顧兮,乃驚眙於良人。意翩翩而美度兮,中韜玉以凝神。既羞怯於葵傾兮,蹙微步以退身。雖繾綣於之心兮,未審信其驗速。乃驅車而返鄉兮,奄踟躕於歸路。懼星橋之倏逝兮,傷驚鴻之一睹。曷神佛之無信兮,仍閨閫而獨處。忽陌路而交錯兮,迨抗目乃失聲。何天意其難揣兮,及再遇而生情。既燕虞而悅中兮,乃抃舞於春庭。遂求凰以永好兮,願秦晉而終生。後魚雁以頻傳兮,嗔驛路之遲緩。雖膠漆而鶼鰈兮,傷塵境之輾轉。世混濁而險惡兮,得淫毐之窺探。伸巧詐而偽飾兮,恃奧援而無憚。及逆誌而見拒兮,乃因歜而孳怨。更秉權而安忍兮,奮讒諛以離間。哀孱微而貶身兮,縱百口而莫辯。何天日之黲黷兮,湣時事之艱難。雖貞姿而弱質兮,豈於情之所堪?旋病篤而不愈兮,更憑吊以躍欄。悲慘怛之不豫兮,惟長夜之漣漣。幾隘懾而殉情兮,終愊憶而不甘。乃持節於梐梱兮,或僥幸以離樊。既草纓於桎梏兮,忽傳訊於台灣。及弁絰而續誌兮,自茲別而廿年。世更替而變復兮,惟此情已惘然。雖衣珠而饌玉兮,撫舊物而嫶妍。何上下其不覓兮,訪前跡於名山。聞鯨音而郁陶兮,吊遺蹤而泫然。傷當日之經輪兮,泣鸞鳳之無緣。冀靈台之一助兮,悵猶豫而盤桓。何幽冥之神力兮,遇愀愴之枯顏。忽錯愕而汍瀾兮,實縈夢之宿鴛。乃並轡而同歸兮,訴離情於關山。始經輪而暌索兮,終經輪以復圓。」

清歌既已,哀婉久立。四隅八荒,罔非肅寂。乃於爾時,胸多感慨。思緒轇轕,心潮澎湃。悲夫!世路叵測,命途多舛。伊人憔悴,余亦輾轉。自別懷衽,已越廿年。既多耿介,難效夤緣。羨儔侶之豹變兮,徒僶俛而阪阻。感生計之劬勞兮,傷慈烏之反哺。亦彈鋏以近日兮,實芹獻而無主。悲馮唐之不遇兮,枉窮經而刺股。卻雁塔之題名兮,望蘭台之接武。冀遜誌而希天兮,托靈因而鬷嘏。既李廣之數奇兮,效號慟於末路。惟中秉於厥誠兮,更葆光以誰訴?乃喟然嘆曰:「世多登徒齊女,蘭因絮果。克終者鮮,發軔者夥。始緣起於經輪,復璧合於經輪,不亦拔世絕塵乎?或雲精誠所致,格於鬼神。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昔有成湯禱身桑林,而大雨洽旱;周公納冊金匱,而武王得瘳。荊軻慕義燕丹,而白虹貫日;尼父告經北辰,而黃玉興劉。此天道之格,抑宿命之由?何難測如斯,而屢應不侜?」

乃從容答曰:「妾自閱世以來,飽參命理。昔者【中庸】雲不可離道,【尚書】語允執厥中,釋尊曰未曾說法,老聃言微妙玄通。故天道存中,而人未參同。所謂命理,非有非空。其為有者,或曰三界六道,生死周流。其為空者,乃言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故知千金之富,悉數相匹;百世之芳,盛德以侔。窮兇至善,皆能易數。俗子凡根,只配從流。然則當其傷輪回於蹀躞,感名色於仿徨。實一念之有惑,而六根之無常。夫命乖舛而易折誌,時困窘而易折行。財聚斂而易折壽,欲暢亨而易折精。思繁復而易折睿,色絢紛而易折明。才高峻而易折譽,性癡疑而易折情。故曰道遵體行,而人貴躬省。惟小人反覆無常,而君子持恒有定。茍黯淡明德,乃迷惑本性。則永墮輪回,而飽經宿命。堪笑世多凡夫,癡迷相術。方采辰名,又論神骨。豈知命數,本不它由。所謂命理,實自己求。善行無跡,未雨綢繆。執貪念故,終等下流。」

於是若有所悟,乃進而質曰:「然則人之性也,抑善歟惡歟?其可得而聞乎?」

答曰:「佛聖之心,超乎善惡;庸常之誌,惑於陰陽。聖者善惡從道,凡夫毀譽無常。然則善惡之辨,非德肇端。或背乎道體,或契於性天。輾轉真偽,遊離正偏。莫衷一是,甚囂千年。豈知人之性也,本於道庭,不稱善惡,可曰洞明。故或曰有情眾生,皆具佛性;聖人抱一,歸根復命。或曰克明峻德,至善極誠;易有太極,先天地生。當其執著妄念,困頓迷塵,五陰熾體,四相纏身,善惡之性,豁然乃分。乃曰性猶杞柳,義比杯棬;飲食男女,大欲存焉。或曰避害趨利,處高厭低;人所一體,性分六機。適才察眉觀色,感君侘傺含戚。或興埋劍抱璞之嘆,當感墜茵落混之迷。然則縱覽萬古,橫窺八埏,南金東箭,煥爛嬋聯。而鴻鵠豹隱,燕雀鵬摶,常聞失序,屢見不鮮。惟其落拓不顯,跋躓塵寰。果才命相妨者歟?此實千載之謬傳!蓋其恃才悖傲,秉性崢嶸。始或有助,終難見容。惟偏至之材,矜伐自名。或狷或狂,一意孤行。欲以鼴腹,而為牛鼎。既無德法術三材之修為,乃望乎國體器能之請命。縱得時幸,斷難久應。故知伊尹負鼎俎而歷五帝,非徒聖主;馮道持德術以更四朝,豈遇明王?李杜遭棄,多因傲褊;嵇禰取禍,俱坐疏狂。夷族興嘆,李斯空懷帝王之術;棄相乘桴,範蠡乃得賢聖之謀。求田問舍,王翦保身之策;恃寵驕功,羹堯伏劍之由。嗟乎!乃知運或不濟,而性自有恒。惟高才之易恃,而寡德之難成。夫縱橫一世者,或以暴興業;聞達萬古者,必以德助能。」

得聞此論,卑陬無語。撫膺良久,終歸於闃。乃繼而問之曰:「自鴻蒙初辟,時遷世替。羲皇而下,南薰北鄙。君臣代作,莫之守矣。然試揆今古,幾度崢嶸。分合之際,頗有雷同。覽千秋之世,問誰為奧主?抑權輿乎性本,或濫觴於定數?」

乃曰:「昔古語雲,天行有常。故有穆穆虞舜,而頑父嚚母共處;昏昏帝辛,而忠臣驍將同亡。放觀千葉,參涉典常,則省身而治,勵精而昌,肆誌而弱,竭欲而亡。夫以漏身之惑,而建制明堂。雖有周召之聖,而難允厥常。惟此人本,世道崇替。當性常蹀躞於寤寐之間,則社稷往返於盛衰之際。乃知文德武功,姬周肇元。成康自省,刑錯卌年。及有穆滿黷武,化鶴成猿。厲胡暴虐,防民塞川。則西周之式微矣。又若舉賢任善,高祖乂寧。減刑節用,文景升平。逮至開疆拓域,漢武興兵。沈鄉斷袖,兩帝迷情。則劉漢之陽九矣。再或屈己納諫,乃成貞觀。任賢飭吏,更有開元。比及耽淫恃寵,版蕩強藩。縱欲蔔道,猝死仙丹。則此又李唐之標季矣。乃知江山有限,而宇宙無垠。雖戡亂以武,必持之以仁。然焚裘撤蟹,冠道履仁,易萌於念,難允乎身。又及生死流變,秉性更張。故仁德既喪,則草竊暴亡。治亂踵武,源遠流長。縱覽秦關漢月,無非性本倫常。」

既悟,一時醍醐灌頂,梼昧頓解。遂進而求曰:「然則人之性也,其可易乎?或存儳道,願求砭石!」

乃笑而答曰:「噫!於茲則非誠莫之屬矣。昔者有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夫惟一念至誠,上通於天,下和於人,外格於物,內省於身。蓋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盡物我之性本,參天地之明德。誠乃靜,靜乃明,明乃悟,悟乃恒。以至誠而明道體,以道體而生德行,以德行而修事業,以事業而就功名。此入世之管籥,亦無為所必經。」

余聽此閎論讜議,如聞海潮鯨杵。回腸蕩氣,稽首慚服。乃曰:「聞此天籟德音,足堪點石成金。竊思何能,高山仰止。或曰前緣,尚祈開釋?」

時毛叟亦在其側,彼二者相視而笑。乃曰:「夫天地造化,妙不可言。妾自皈依,塵慮盡蠲。所未然者,惟有一願。或效青埂遺石之風月寶鑒,乃求白鳳入夢之才情俊彥。經輪轉述,握管成篇。俾世聞者,省益其間。或能迷津得渡,此則功莫大焉。嘗過謁天帝,因造訪瑯嬛。聞吟哦有味,乃君之【七愆】。通覽其意,或曰助緣。遂百舍重趼以求,擬呈泣鬼驚神之本望;更美景良宵而會,當舞聯珠綴玉之雄椽!」

既諾,乃詫而問曰:「以愚樗散庸材,天帝亦有聞哉?」

乃笑曰:「‘皇天後土,共證是念’。以是之故,何得不見?」

戲曰:「其亦有所賜教乎?」

乃曰:「籲!何狂童之鄙吝復萌哉?夫行德如累階而進,茍貪蠅頭之譽,何異懸膽百層之峭;修業若負重以登,誠效踵武之實,不愁躋身萬仞之巔。君當記取,莫負良言。」

遂乃釋然,懷抱頓解。繼之暢飲,更盡歡謔。

比至天明,抗目斂神。則檐幾香醪盡去,惟荒石奧草獨存。乃參差上路,輾轉抽身。辨曙色之迷離兮,悵神宵於寤寐。既徽音之孔昭兮,嗟慚德而自愧。懷玄惑而踸踔兮,感嘉容之余味。惟觀瀾於滄海兮,願餐英而捧袂。傷佳期之難再兮,望神形以接會。念天人之永隔兮,徒遺響於歸珮。乃按節而歌曰:

幾度興衰付蠹腸,蘭婷一夢盡荒唐。

湖山未必歸明主,經史從來奉素王。

莫嘆出門即有礙,須知入道本無妨。

縱然說到情深處,更待澄心向昊蒼。

註釋:

【1】【蘭婷賦】創作於2008年,依新韻。

【2】九圍:九州。【詩·商頌·長發】:「帝命式於九圍。」

【3】重華:指累世升平,國家和社會的持久繁榮安定。

【4】出入:左右反復,變化不定,指內心深層次出世和入世兩種矛盾心態的糾結。

【5】澄鑒:清澈明凈的鏡子。【荀子·解蔽】:「人心譬如盤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須眉而察理矣。」永嘉禪師也說:「止水澄波,萬象斯鑒。」比喻心性上「致虛守靜」的修為。

【6】杖朝:八十歲。【禮記·王制】:「八十杖於朝。」

【7】懿範:美好的風範,多用於贊揚婦女美德。

【8】「其為貌也……」一段:以上描寫蘭婷之貌、聲、神等句,采用了誇張、對比、襯托兼詼諧的筆法。此法古人多用之,如宋玉【神女賦】中雲:「其象無雙,其美無極。毛嬙障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無色。」漢樂府【陌上桑】:「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漢王褒【洞簫賦】:「故貪饕者聽之而廉隅兮,狼戾者聞之而不懟。剛毅強暴反仁恩兮,嘽唌逸豫戒其失。鍾期牙曠,悵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為其氣。師襄嚴春不敢竄其巧兮,浸淫叔子遠其類。嚚頑朱均惕復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頓顇。」三國阮瑀【箏賦】:「曲高和寡,妙妓難工。伯牙能琴,於茲為朦。皦懌翕純,庶配其蹤;延年新聲,豈比能同;陳惠李文,曷能是逢。」魏晉成公綏【嘯賦】:「於是綿駒結舌而喪精,王豹杜口而失色。虞公輟聲而止歌,寧子檢手而嘆息。鐘期棄琴而改聽,孔父忘味而不食。百獸率舞而抃足,鳳皇來儀而拊翼。乃知長嘯之奇妙,蓋亦音聲之至極。」唐李白【大鵬賦】:「任公見之而罷釣,有窮不敢以彎弧。莫不投竿失鏃,仰之長籲。爾其雄姿壯觀,坱圠河漢。上摩蒼蒼,下覆漫漫。盤古開天而直視,羲和倚日以旁嘆。……天吳為之怵栗,海若為之躨跜。巨鰲冠山而卻走,長鯨騰海而下馳。縮殼殻挫鬣,莫之敢窺。」唐舒元輿【牡丹賦】:「蕊如金屑,妝飾淑質。玫瑰羞死,芍藥自失。夭桃斂跡,秾李慚出。躑躅宵潰,木蘭潛逸。朱槿灰心,紫薇屈膝,皆讓其先,敢懷憤嫉?」清曹雪芹【芙蓉女兒誄】:「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9】月竁:月窟,傳說中月亮的歸宿地,又指極為邊遠的地方。

【10】盧生:「黃粱夢」典故中的主角。

【11】八徵六候:語出【列子·周穆王】:「覺有八徵,夢有六候。奚謂八徵?一曰故,二曰為,三曰得,四曰喪,五曰哀,六曰樂,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徵,形所接也。奚謂六候?一曰正夢,二曰愕夢,三曰思夢,四曰寤夢,五曰喜夢,六曰懼夢。此六者,神所交也。不識感變之所起者,事至則惑其所由然,識感變之所起者,事至則知其所由然。」

【12】三界五陰:佛家語。三界:眾生輪回的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五陰:五蘊,色、受、想、行、識,包括了人身心的全部,五蘊皆空。

【13】溫叟卻扇:即「溫嶠娶婦」的典故,出自【世說新語】。

【14】崔生探春:唐朝詩人崔護的故事,出自【本事詩】。

【15】譺然:說話不流暢的樣子。

【16】奉箕帚:女方自謙之詞,即願意成為意中人的配偶。

【17】雁璧:雁和璧都是婚嫁的聘儀。

【18】葵傾:葵花向日而傾。比喻向往思慕的心情。

【19】抃舞:拍手而舞,形容非常開心快樂。

【20】鯨音:洪亮的鐘聲與佛頌聲。又,古代大鐘名為「鯨鐘」,因鐘紐為蒲牢狀,鐘杵為鯨魚形,故名。郁陶:憂思積聚的樣子。

【21】汍瀾:淚疾流的樣子。

【22】暌索:離散,分離,離別。

【23】轇轕:音交革,交錯雜亂,纏結不清。

【24】豹變:如豹文那樣發生顯著的變化。幼豹長大退毛,然後疏朗煥散,毛光澤有文采。比喻人的行為變好或勢位顯貴。唐 李白【陳情贈友人】:「英豪未豹變,自古多艱辛。」

【25】僶俛:勤奮,努力。阪阻:困頓,險阻。

【26】彈鋏:彈擊劍柄,比喻懷才求用,尤指處境困窘而欲求有所為。

【27】蘭台:泛指宮廷藏書處。接武:步履相接,前後相承。此指作者有誌於文化事業,希望為往聖繼絕學。

【28】遜誌:虛心謙讓。可以隱申為致虛守靜。希天:仰慕上天,使道德、修養等達到最高的境界。宋 周敦頤【通書·誌學】:「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

【29】靈因:與神靈的緣分。鬷嘏:謂祭祀時精誠上達於天。此處是采用儒家說法,希望透過自身發心至誠能夠感格上蒼。【中庸】有雲:「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30】葆光:隱蔽其光輝,比喻才智不外露,即韜光養晦。和前面的「遜誌」相呼應。【莊子·齊物論】:「註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31】納冊金匱:即周公願以身代重病的武王而死的典故,見於【尚書·金縢】。

【32】天道之格:至誠感通天地。格:感通。

【33】窮兇至善,皆能易數。【了凡四訓】雲:「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來,被他算定,不曾轉動一毫,豈非是凡夫?」

【34】克明峻德:儒家語,指能夠明心見性。克:能夠;峻德:大德,即光明本性。【大學】:「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35】至善極誠:【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36】性猶杞柳,義比杯棬:語出【孟子·告子上】:「性,猶杞柳也,義,猶杯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杯棬。」告子說:「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37】性分六機:人性有六種普遍的情態。這是三國劉邵的人性觀點,他在其著作【人物誌】中有相關論述。【人物誌】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辯才識人之學的經典之作,可以說是「中國式管理學」的開山之作,對於今天的治人者尤其具有借鑒意義。

【38】墜茵落混:有的落在了墊褥上,有的掉進了糞坑裏,比喻人的出生和境遇的好壞懸殊。

【39】南金東箭:古代以南方的金石和東方的竹箭為華美貴重之物,後比喻優秀傑出的人才,此處指各領域各地區的各種人才。

【40】豹隱:比喻潔身自好,隱居不仕。

【41】偏至之材:有某一方面特長與成就的人才。三國魏劉劭【人物誌·英雄】:「體分不同,以多為目,故英雄異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劉邵將人材分門別類,他最重視的是中庸之才德,「凡人之質素,中和最貴矣。中和之質必平淡無味,故能調成五材,變化應節。」

【42】德法術三材:指真正能夠承擔治國重任的德才兼備者。語出三國劉邵的【人物誌】。

【43】國體器能:兩種社稷棟梁之才。

【44】傲褊:狂傲放蕩和器量狹小急躁。

【45】嵇禰:嵇康和禰衡。

【46】南薰北鄙:借指國家的興廢交替。南薰:亦作「南熏」,指【南風歌】,相傳為虞舜時所作,歌中有「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等句,此處代指國家太平盛世之時。北鄙:即「北鄙之音」,殷紂時的音樂,後世視為亡國之聲。此處代指國家衰亡之時。

【47】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48】周召:周成王時共同輔政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的並稱。兩人皆有美政,被後世奉為治國聖賢。

【49】姬周肇元:周朝開始建制。

【50】成康:周成王和周康王。兩人能夠秉承文武之治,務從節儉,克制多欲,讓周朝走向了盛世,史稱「成康之治」。

【51】卌:四十。刑錯:亦作「刑措」、「刑厝」,置刑法而不用。史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以至於刑法廢棄不用四十多年。

【52】穆滿黷武:周穆王窮兵黷武。

【53】化鶴成猿:即「猿鶴蟲沙」典故,指將士戰死。【抱樸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

【54】厲胡:周厲王,姓姬,名胡。防民塞川:化用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典故。

【55】文景: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因輕徭薄賦,休養生息,以德化民,勵精圖治,而成就了「文景之治」。

【56】漢武興兵:指漢武帝窮兵黷武,好大喜功,多次發動對外戰爭,拓展疆域,以致國家連年戰亂不斷,最後國庫虧空,民生雕敝。國家由極盛而轉衰。

【57】兩帝:漢成帝和漢哀帝。

【58】陽九:指災荒年景和厄運,此處指漢朝的劫數和衰亡。

【59】焚裘:晉武帝焚雉頭裘之事,後用作稱贊帝王抵制奢侈,力行簡樸的典故。

【60】冠道履仁:頭頂道德,腳行仁義。比喻仁德之君的作為。

【61】梼昧:愚昧,多用作自謙之辭。

【62】儳道:近路,捷徑。

【63】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意指一旦具備了至誠的內質,就能夠言行自然合乎天道。語出【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64】管籥:鎖鑰。

【65】無為:無為法,佛家語,同「有為法」相對。指離生滅因緣造作、永恒不變的法性真理。【菜根譚】上說:「淡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不然操持未定,套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66】白鳳入夢:相傳漢代揚雄著【太玄經】時夢吐白鳳。【西京雜記】:「雄著太玄經,夢吐鳳凰,集玄之上,頃而滅。」後以白鳳比喻出眾的才華或才華出眾之士。

【67】百舍重趼:百裏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長途奔走,十分辛勞。趼:通「繭」,手、腳上因勞動、走路等摩擦而生的硬皮。

【68】樗散:無用之才。

【69】徽音:即德音,指善言,合乎仁德的語言。孔昭:十分顯著彰明。

【70】餐英:進食落英,比喻高潔的行為。

【71】素王: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本來指孔子,此處代指所有具備高深的道德修為而沒有顯貴地位的君子和聖賢。【莊子·天道】:「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

【72】出門即有礙:典出唐朝詩人孟郊的故事。【全唐詩話】中有雲:「郊窮餓,不得安養其親,周天下無所遇,作詩曰:‘食薺腸亦苦,強歌聲無歡。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其窮也甚矣。」

【作者簡介】李牧童,湖南瀏陽人,畢業於浙江大學。幼蒙庭訓,鐘情於古,誌道遊藝,樂而忘憂。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古典文學創作和傳統文化研究,已出版有【揚之水】【蘭婷賦】【李牧童辭賦選集】【紹興賦】等多部著作。辭賦楹聯多刻碑、勒石,或鑄鼎。近年來,應中國楹聯學會會刊【對聯】雜誌之邀,開辟專欄,普及推廣辭賦文化,已連載30多期,頗受好評。

【書法家】王培君,山東諸城市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諸城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蘇東坡詩書畫院副院長。

排版丨阿依努爾

責編丨劉美儀

監制丨陳銳軍

圖片來源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