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三木秉鳳詩文選:疊峰掩翠浪,桃花醉流溪

2024-04-23文化

平生誌道據德

當仁不讓於師

桃李天下書淺

一紙墨蘭寄隅

峰淹翠浪經緯

落花不思流溪

雲深鳴鷺西嶺

小園香徑荷依

明月別枝,晨風徐徐,天色尚幽,人不旅途,林徑孤影,閑庭信步,天地之樂,若有若無。大觀自然之風情妙趣,莫若於半明半隱中琵琶半遮。心之泰然,故而境隨心轉,正遊之時,忽聞林深蔭處悠悠琴瑟之聲綿綿傳來,清長典雅,麗若天音。長久以來,每日晨行於此,總有溪谷仙樂從林幽之家汩汩流出,仿佛天上來客,在靈動的青山晨風中如夢如幻,惹人駐足以賞,引客閉目長思。

周朝以禮定國八百年,以樂輔之,禮者理也,樂者序也。【春秋左傳】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周朝未年,禮崩樂壞,民心不古,諸侯並起,天下大亂,秦興而囊括四海,自此天下一統。由之可見禮樂之用,儒家以仁義禮智信而傳道授業解惑,禮具中流砥柱之位。而樂是天下大治的和諧符,古人以樂為鐸標,經綸於易、書、詩、禮、樂及春秋等【四書六經】中以治天下,故【書經】中有言:奏樂拊石,百獸以舞。然則不知何時,樂經失傳,四書六經從此變為四書五經。音樂!乃是靈魂的高級享受。陣陣林樂傳來,若深谷溪宛,或歡蹦亂跳,一瀉千裏,或清清幽幽,若隱若浮。音樂!乃是靈魂之伴侶,其悠揚綿綿之曲,常令人忘記雲雁之遠,沃野之闊,名利之牽。而能與靈魂溝通對話者,音樂也;能解天地之心者,音樂也;神交五洋之龍者,依然音樂矣。

林密風輕,朝霞若火,萬裏雲淡,別有洞天。揚揚者樂聲如斯無絕,意境直達魂魄,不知奏者為誰?但知奏者心扉,雄天闊土,一音充其,不知倦極,唯待迷己。也許人生之寂,並非寂於友寡,而是寂於無通心之音者。復聞天樂之音,悠悠如傷,絲絲如縷,切之人情,牽之魂行,非為奏者之雅,而為意達我心。也許天地因有情長,故而萬物皆感其妙,因為你我犀靈生發,故點滴之頻即能點通。我與天樂如此共鳴,靈魂世界如是相通,盡管密林相隔遙遠,知音如此之近,一靡清音韻樂飛逝,竟惹來客久思難抑…迷人漸行漸遠,而天樂依舊在耳畔奏起,猶如古典之風從歷史傳來,亦如東土文化厚重無華,溫馨柔遠,疏淡有間。

天海蕩蕩,雲卷雲舒,來則來矣,去則去之,當思則思,當止則止。如斯天樂之溪流,緩緩註心潤腹,我之長思不若音之悠極,梵歌迷離,聲律出隅,猗猗水草,扶扶而疏,謀則天下大計,讀則天下經書,行則天下正路,孤則天下篤誌。是故,慧人者先慧天下,慧己者先慧鄉裏,人之鑒往往於書而得,人之謹常常於思而生。不唯奏者音雅旖旎,卻為樂情裊裊迷離,一石波驚,一音千成,舉目旭日紅透,低頭萬裏征啟,蓬山此去遙遙,揮手念念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