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間接策略」雙個展,當中國古代墨水成為後工業世界的產物

2023-12-14文化

它像是心中的一團火焰,一個乖張的表情,一個深秋的江南園林,在時間的河流中蕩漾變形,最終成為了一個「間接策略」的著力點。

近期,「廿號」Space空間在上海舉辦了視覺藝術家黃喆君與新⻄蘭/澳洲抽象藝術家克雷格·伊斯頓的雙個展「間接策略/Oblique Strategies」。此次展覽展出了兩位藝術家的代表作品,也是他們與廿號的首次合作。

本次雙個展呈現了兩位藝術家各自在藝術創作中的「間接策略」,他們都視抽象繪畫為一種不斷發展的語言,在創作過程中他們並不遵循簡單的敘述途徑而是一直在尋求新的融合路線,從而使藝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

黃喆君,【光紗——橘】2020

遠在澳洲的克雷格雖沒有在場,但他用「Oblique」作為本次展覽的標題時,這一「斜位」給我們提供了一些「間接」角度,它暗示了橫向思維和抽象策略對藝術作品中大量直線敘事的挑戰,它可以是「曲徑通幽」,也可以是「移步換景」。

克雷格·伊斯頓,Jonestown 2018 , 40 x 30 cm

這樣的體驗,很大一部份原因來自於他深受對中國文人園林⻓期研究的影響,克雷格·伊斯頓的藝術以一種主動擁抱萬段變化的形式,嘗試不同的媒介、形式和觀看結構。

克雷格·伊斯頓,Wailing Ghosts / Cheekbones Like Geometry, 40 x 30 cm

對於藝術家本人而言,既定主題和符號的抽象語言是透過不斷的繪畫實踐轉變而來的。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微妙的變化、增強的物質性、模糊的幾何圖形、文字與文本的變形運用等等。

他的作品因其精致優雅的形式頗受批評家和收藏家的贊賞,在移動的觀看經驗時,會發現其意想不到的復雜層次。

而在場的另一位上海藝術家黃喆君也擁有著相同的「鏡面策略」,觀眾可以在他們的作品中看到反射與光的運用,這為他們作品又增添了不同的空間感。

黃喆君, 【⼯業⽔墨—-紫】2023

混合的工業材料和城市燈光塑造了黃喆君的視覺經驗。她的作品常用反光表面、硬邊、熒光,結合工業材料和傳統繪畫技術捕捉當代自然和非自然的景觀。預設的西方形式語言以流動的媒材繪制,展現了其怪異的人工感,就如中國古代墨水也成為了後工業世界的產物。

黃喆君, 【城市門——紫】,2022,

「它就像河流一樣是自然流動的,無論是最終呈現的形態還是創作的過程。」在黃喆君的作品中,流動與凝固,堅硬與柔軟,工業與自然,這些對立感奇異地融合於一體,在某一個瞬間成為「刺點」,挑動起內心的波瀾,在褶皺與肌理中聯想到熟悉的物與人,像是午後被折疊起的棉被,墻上剝落的石灰,黑暗中的一個表情……當這些被陌生化地安置在空間地各個角落時,「間接策略」開始起作用了。

黃喆君,藝術家工作室

藝術家黃喆君與克雷格·伊斯頓使用獨屬於他們的抽象的語言不斷創作。他們的作品采用了極簡主義的美學間接的表達了空間的復雜層次。雖然兩位藝術家在不同文化與背景中生活創作,但是觀眾還是可以從他們的作品中發現許多蘊含著哲學詩意的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