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跟隨「戰士」的步伐——再讀魯迅1925年散文詩【這樣的戰士】有感

2024-02-22文化

斜杠青年 易白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考和敏銳的洞察力著稱。在1925年,魯迅創作了一篇名為【這樣的戰士】的散文詩,這篇作品不僅反映了魯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認識,也展現了他對人性、道德和戰爭的獨特見解。

魯迅筆下刻畫的戰士形象,並非那種勇猛無敵、身披鎧甲的英雄,而是一個矛盾又復雜形象。他雖穿「厚重」鎧甲,內心卻是「頹唐」的;他面對敵人時勇猛無畏,但面對自己內心的矛盾和掙紮時,卻顯得無助和脆弱。這樣的形象刻畫,既展現了魯迅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也表達了他對戰爭的反思和批判。魯迅透過【這樣的戰士】表達了自己對戰爭的看法。他認為,戰爭不僅僅是肉體上的摧殘和消滅,更是對人性和道德的考驗。在戰爭中,人們往往會失去自我,變得冷漠和殘忍。而真正的戰士應該是那些堅守人性和道德底線的人,他們能夠在對抗中保持清醒和理智,不失去自我。

魯迅在【這樣的戰士】中透過描繪戰士的形象,強調了韌戰精神的重要性。戰士在面對強大的敵人時,不僅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更需要在戰鬥中展現出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幫助戰士在戰鬥中不斷堅持,直到最後勝利。

這篇散文詩透過批判「正人君子」來進一步闡述韌戰精神的必要性。所謂的「正人君子」往往只是外表光鮮,內在卻十分空虛。他們的形象與真實的戰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突出了韌戰精神對於一個真正的戰士的重要性。透過撕破這些人的假面,魯迅希望讓讀者認識到,韌戰精神不僅僅是為了在戰鬥中取得勝利,更是對一個人內心世界的錘煉和提升。 魯迅透過展現韌戰精神所帶來的結果是「麒麟皮下露出馬腳」,進一步強調了其必要性。這裏的「麒麟皮下露出馬腳」寓意著那些虛偽的人,最終會因為缺乏韌戰精神而露出破綻,而真正的戰士則能夠透過韌戰精神來不斷提升自己,最終獲得勝利。

可見,魯迅在【這樣的戰士】中透過描繪戰士形象、批判「正人君子」以及展現韌戰精神所帶來的結果,從多個角度論證了需要有那種永不休戰的韌戰精神的戰士的必要性。透過這些論述,魯迅希望激發讀者的鬥誌,讓他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保持韌戰精神,不斷前行。

不難看出,這篇散文詩不僅有魯迅自己身影,也反映了魯迅對當時社會的深刻思考。在那個動蕩的時代,人們面臨著各種矛盾和挑戰,而真正的戰士應該是那些勇於面對現實、堅持真理和正義的人。他們應該具備堅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勇於與一切不公和黑暗作鬥爭。

這篇充滿哲學思考和人文關懷的散文詩,不僅展現了魯迅對人性、道德和戰爭的獨特見解,也對我們今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我們在理解魯迅的戰士精神與批判意識的同時,應當從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挑戰。

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雖然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但精神層面的困境依然存在。人們往往在追求物質利益的過程中,忽視了精神世界的充實與提升。久而久之,越來越多人就逾越道德底線,做出了數不勝數出格之事。

我始終認為,在這個充滿挑戰和變革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多的「這樣的戰士」,他們能夠堅守人性和道德底線,勇於面對現實和追求真理。他們應當堅守人性尊嚴和生命價值,勇於面對困難與挑戰,時刻保持批判意識,不盲目跟從社會潮流,敢於揭示和抵制不公。只有跟隨「這樣的戰士」,我們才能真正成為內心強大、精神不屈的現代人。

註: 魯迅此文,最初發表於1925年12月21日【語絲】周刊第58期,後收入散文詩集【野草】。

斜桿青年 易白

評論作者

易白,中國內地男歌手、音樂人、詞曲創作人、編劇、導演等,今日頭條優質文化領域創作者,曾獲今日頭條金秒獎、全球華語詩歌大賽詩歌貢獻獎、中國殘疾人特殊藝術指導中心「神勇的殘奧健兒」主題歌曲征集活動3個二等獎、中國青年報社「強國一代」歌曲征集優秀獎、雲南省軍區之歌創作和征集優秀獎及「全球華語播客巔峰榜」第2名/第4名/第8名等,曾因文藝創作成果突出榮立二等功,在各類比賽獲獎百余次,現在為易白音樂連鎖廠牌、電影廠牌發起人。

編輯:青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