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有關新作,有關救贖,麥家與董宇輝聊了什麽?

2024-03-27文化

3月26日,麥家帶著最新長篇小說【人間信】做客「與輝同行」,與董宇輝暢談人間來信背後的故事。

即便是工作日的下午,直播間依舊收獲了20余萬觀眾的線上觀看。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對談後,【人間信】截至直播結束共售出超過6.3萬冊,銷售額超過245.7萬。直播結束後數據還在不斷上漲。

直播間對談截圖

這一天不僅是【人間信】的生日,也是董宇輝的生日。在直播伊始,麥家便拿出兩本【人間信】贈予董宇輝,並給予寄語「三十又一,立業有一。一生二,二生三。」

從未有過像這次寫作

觸及到自己內心深處

【人間信】講述了四代人、半個世紀愛與恨的迴圈往復。故事裏沒有英雄,沒有傳奇,有的是每一個普通人在塵世浮沈中為自己爭取的人間。

麥家說,【人間信】這本書的寫作是不停完成又不停重新出發的過程。為了能靜下心打磨自己的作品,他在寺廟閉關了兩個月,不僅維持著高強度寫作,還「入鄉隨俗」,與僧人一起吃素。

等到完成作品下山了,麥家卻總是不思茶飯。中醫號脈後告訴他是因為力氣用完了。「當時我真是一下子,就是被理解之後的那種感動,我真的就是鼻子發酸。」

董宇輝好奇,作為經驗豐富的作家,麥家將自己耗成這樣,有時甚至在深夜嚎啕大哭,究竟是寫了怎樣的故事?

麥家回應道,起初他都沒意識到自己曾經失聲痛哭過,是在鄰居和服務員的詢問下才發現。麥家在以往寫作中有時也會鼻子發酸,但從未有過忘乎所以的失聲痛哭,因而對於這次嶄新的體驗他是又意外又欣慰。

「我可能從未有過像這次寫作,觸及到我內心的深處的深處。正因為觸及到深處的深處,甚至觸及到最痛的地方,我的潛意識裏的那種悲苦被喚醒,然後不可收拾。這對一個作家來說,其實也是一種很難得的機會。」

【人間信】

從【人生海海】到【人間信】

都是在尋求自我救贖

談及對新書書名的理解,董宇輝認為【人間信】可能是麥家想把自己以前不願意提起或者不願意袒露的東西寫下,有一種自我訴說的意味。他自己在讀完書後有一種救贖感,感覺自己被治愈了。

麥家表示,他寫這本書的初衷正是向世人袒露自己最深沈的言語。作為十分擅長講故事的作家,他這次在【人間信】的寫作中放下了故事,試探自己的內心,試圖用情緒感染讀者。

「如果說【人生海海】講的是一個天下事,我覺得【人間信】寫的就是我心裏的事情,是我內心深處;如果說【人生海海】是一個東西的陽面,它可能就是陰面。」

從【人間海海】到【人間信】,麥家都在尋求自我解放,尋求自我救贖。【人間信】對他來說更是一種自我療愈。「我自己是深有體會,就是這本書讓我放下了很多,讓我內心變得更加輕盈,也許我下一本書可能就是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我有一種內心輕盈的,一種想飛翔的感覺。」

同時他也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到曾經被困住的讀者。「古人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什麽樣的人都有。有的人可能終身都在尋求救贖,有的人可能終身不尋求救贖。我們作為一個作家,作為一個善良人,我們是特別希望每個人內心都有一股力量去尋求救贖,讓一個不完善的、不完美的自己變得日益完善。」

麥家

我從來不指望寫出偉大的作品

但我希望寫出真實的自我

不同的文學家都會在小說裏一次次抵達童年,一次次描寫故鄉,而【人間信】也不例外,董宇輝好奇,為什麽作家都會一次次回歸到他童年和他出生生活的地方?

麥家說,長大成人其實是成為碎片,人不停地被社會,被人生所枷鎖,所玷汙,所傷害。而童年是一個生命的底色,也是人類情感的一個基座,回到童年其實是回到人生最初出發的地方,也是內心最純凈、純良的地方,「一定意義上來說,我們追憶童年,回歸童年,其實也是追求純良,追求內心幹凈清明。」

對此,董宇輝追問很多文學作品最終的作用是給人精神力量,是要向好,向善,向上的,那為何文學作品不直接全部寫好的就行,還要寫痛苦?在文學作品中寫人性中的不堪,它的意義在哪裏?

在麥家看來,人生本就有許多不堪的側面,人們經受不堪,努力擺脫不堪,本就是人生的重大內容。而所謂寫作來自於生活,心理生活也是很重要的生活,作為作家應該真實的表達出來。

「我從來不指望寫出偉大的作品,但我希望寫出真實的自我,把我內心真正想說的,看到的這個世界,真心的表達出來,而不是虛情假意的。我覺得我們經常講的真善美,真是第一,在真實的基礎被破壞的情況下,其他東西其實都無從談起,所以我一直在尋求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