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今日芒種|唐竇常【北固晚眺】賞析:「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檣」

2024-06-07文化

【北固晚眺】

【唐】竇常

水國芒種後,梅天風雨涼。

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檣。

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

年年此登眺,人事幾銷亡。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時節全國氣溫顯著升高,雨量比較充沛,北方小麥黃熟,又多暴雨,因而要快收晾曬入倉;南方水溫適宜,秧苗生長旺季,正是插秧佳時,因而芒種是全國農民一年之中最忙時節。

芒種一詞,最早出自【周禮·地官司徒·草人】:

「澤草所生,種之芒種」

,東漢鄭玄註:

「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

。芒種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䴗(jú)始鳴」,三候「反舌無聲」。芒種在古代被稱為五月節,因為端午節經常出現在芒種期間,因而後來逐漸被端午節吸收。

古代關於芒種的詩詞也有不少,筆者選取唐代詩人竇常的一首【北固晚眺】略作賞析。據【舊唐書·列傳·卷一百零五·竇常傳】記載,竇常(756年~825年),字中行,扶風平陵(今陜西鹹陽西北)人,大歷十四年(779年)登進士第,然而竇常並未出仕。反而長期居住在廣陵之柳楊(今揚州),結廬種樹,不求茍進,以講學著書為事,凡二十年不出。

直到貞元十四年(798年),為淮南節度使杜佑(杜牧祖父)舉薦為節度參謀,後入朝任侍禦史、水部員外郎,元和八年出為朗州刺史,轉夔、江、撫三州刺史,後除國子祭酒致仕。竇常與其兄弟牟、群、庠和鞏並稱「五竇」,詩入【竇氏聯珠集】,【全唐詩】存詩26首。

【北固晚眺】為詩人隱居時期所作,詩題中的「北固」即北固山,在今江蘇省鎮江市東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臨江,形勢險要,故稱「北固」,遠眺北固,橫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勢險固,是鎮江三山名勝之一。

「水國芒種後,梅天風雨涼」

,首聯詩人描寫江南芒種時節的氣候風物。江淮一帶水澤遍地,風景優美,因而被稱為「水國」,「梅天」即「梅雨」,芒種之後,梅雨將至。江淮流域在初夏季節經常出現一段持續較長的陰沈多雨天氣,此時正值江南梅子黃熟之時,故稱「梅雨」。

「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檣」

,頷聯寫景。「露蠶」原註:「蠶露於外,淮西皆然」。芒種時節,桑蠶做繭,堆積成簇,雪白如花;登高遠眺,澄江如練,舟中高帆,燕子盤旋。

「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

,頸聯同樣寫景。「山趾」:山腳。向下遠望,北固山石壁嵯峨,山勢險要,逶迤突兀,橫枕大江,氣勢雄渾;江天開闊,浪潮排空,東湧西退,綿延不斷。

「年年此登眺,人事幾銷亡」

,尾聯抒情。詩人在江邊隱居長達二十年,不求名利,專心讀書,因而以一個局外人的眼光,看世間興衰成敗,風雲變換,不由得感慨萬分。

竇常這首詩,樸素自然,簡潔平淡,體現出詩人的隱逸之風和飄逸之態。看到如此風光,如此美景,頓時追逐名利的心就會平靜下來,一切猶如浮雲,不值一文。正如南朝梁文學家吳均的【與朱元思書】: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這就是風景和文化的魅力所在吧。

2021/6/6榆木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