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心理學視角聊一聊留學與文化認同

2024-07-13文化

從心理學與華夏文化研究的專業角度出發,有一個事實我們必須清楚:每個人出生,就背負著文化的債。要是不能把這個債還清,人就很難在自己生存的社會環境裏順利適應。

從心理學的「文化適應理論」來看,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需要融入所處的文化環境,才能實作心理和社會層面的和諧發展,即我們常說的「入鄉隨俗」。

美國研究者珍納特·菲尼(Jeanette Phinney)在 1990 年提出的民族認同發展理論指出,個體在探索和承諾中形成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 。即個體透過對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接觸和思考,以及對本民族文化表示認可、接納和遵循,來形成對於自己所屬的本民族文化的認同與歸屬感。

所謂文化認同,是指個體對於所屬文化以及文化群體內化並產生歸屬感,是自我認同的重要組成部份。

例如,學者Smith 等人在2006年透過對移民群體的研究發現,那些在新的文化環境中依然能夠保持對本民族文化高度認同的個體,在心理調適和社會融入方面表現得更為出色,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文化差異帶來的壓力和挑戰。

對於生長在中國的孩子來說,如果不能認同中華文化,那麽在文化層面就會產生缺失感和遊離感。

文化認同的建立對於個體的心理發展和社會適應至關重要。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蘊含著豐富的價值觀念、道德規範和審美情趣,如果孩子不能深入理解和認同這些文化元素,就難以在社會交往和自我認知中找到準確的定位。

以現實狀況來講,如果您的孩子無法前往國外讀書、學習與工作,也做不到像邁克爾·積遜那樣將自己皮膚漂白去迎合白人文化,那麽他想要真正融入白人社會,可謂難如登天。畢竟無論他怎樣努力去彌補白人文化的債,在別人眼中,可能始終是格格不入的「異類」,恰如諺語所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因為不同的文化有其獨特的價值觀念、行為規範和社交模式,沒有從心底的認同和長期的浸潤,很難真正融入其中。

在此,為避免誤解需要說明一點:本文中提及膚色因素對文化融入的影響,僅為闡述文化認同問題的個例。事實上,文化認同實則是受眾多因素綜合作用,如風土人情、語言、價值觀念等。在此問題上本人是主張應全面客觀看待,意在推動多元文化的交流與和諧共處,絕不是片面強調某一因素。望理解!

—————— ✿ ——————

回到文章的主題內容。如今,有無數的人把孩子送出國外留學,低齡留學現象也愈發普遍,甚至不少人將幼兒送出國去留學。

從兒童心理學角度看,兒童仍舊處於「心理依戀期」,在這期間,熟悉穩定的環境對孩子的心理發展至關重要。

同時,依據「認知發展理論」,孩子在幼年時期認知能力有限,難以對復雜的文化現象進行準確理解和判斷。過早進入異國文化氛圍,就如同無根之木,正如華夏諺語「根不正,苗必歪」,沒有本土文化的滋養與支撐,很難構建完整的文化認知體系。

此外,「文化休克」現象也可能在低齡留學生中出現。當孩子突然置身於完全陌生的文化環境,文化價值觀念、社會規範等方面的巨大差異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不適應感。

若從皮亞傑的「同化與順應」理論看,孩子在國外文化環境中,如果不能合理地將新文化與原有文化認知進行同化與順應,就容易導致文化認知失調,產生心理沖突和矛盾。

而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對於文化認同也有深刻的見解。

▶儒家學說創始人孔子就曾說過「克己復禮為仁」。「禮」是當時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包括各種禮儀、規範、制度等。在當時,倡導遵循周禮就意味著對本民族文化傳統的肯定和接納。

從文化認同的角度來看,當個體認同並願意遵循這些文化規範時,就是對所屬文化的一種認同表現。透過學習和踐行這些「禮」,個體就能夠明確自己在社會和文化中的角色與位置,增強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認知和認同,有助於個體建立起對本民族文化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形成穩定的文化認同。

▶至於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則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體現了道家學說對自然規律和本真狀態的追求和順應。

在文化認同層面,可以理解為個體需要回歸到自身文化的根源和本質。當一個人深入了解並認同本民族文化的根源、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時,能夠更好地找到自己在文化體系中的位置和價值,這種對文化根源的追溯和堅守,也是文化認同的一種表現形式。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在多元文化交流中保持對自身文化根源的尊重和認同,如同道家所倡導的順應自然、回歸本真一樣,有助於形成穩固且積極的文化認同。

因此,孩子若在幼年便遠離熟悉的本土文化環境,尚未在心中建立起對中華文化的堅實認同,當他們在國外面臨文化差異和沖突時,就容易陷入身份認同的迷茫,不知自己究竟歸屬於何種文化,導致文化歸屬感缺失,進而產生心理上的焦慮與孤獨感。

由此觀之,對於所有生長在華夏大地上的中國人而言,補齊中國文化的債至關重要。如果一個中國孩子對本國文化缺乏認同感,便容易產生「認同危機」,這會像一顆毒瘤一樣不斷侵蝕孩子的心理認知。

正如華夏諺語「學好三年,學壞三天」,一旦對自身文化的認同開始缺失,這種負面的變化會快速發展。民族認同是在民族共同體長期生活中形成的對本民族的認同,民族文化是民族認同的重要紐帶。

—————— ✿ ——————

▌依據 Umana - Taylor 等人在 2004 年的研究結果表明,民族認同高的青少年具有更好的心理適應和自尊水平。

▌此外,Yip 等人在 2008年的研究也表明,積極的民族認同能夠為個體提供一種穩定的心理支持和情感依托,使其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能夠從民族文化和傳統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載體,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當孩子對中國文化缺乏認同,民族認同也會出現問題,對本民族的歷史、傳統、習俗等產生疏離感,這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個人成長,也會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認同障礙一旦形成,就會不斷蔓延與泛化,致使孩子逐漸不認同父母、所處地域、所屬民族與種族等諸多方面,就像「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

▌自我認同是個體依據個人的經歷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艾歷森(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強調了青少年期的自我認同形成的重要性。長期對自身文化不認同的孩子,在認知發展過程中會出現偏差,進而影響其對自我、他人和社會的認知與判斷。

▌Arnett 在 2000 年的相關研究也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認同沖突可能導致青少年的自我認同困惑。

▌另外,Kroger 等人在 2010 年的實證研究發現,文化認同的不穩定或缺失,容易使個體在自我概念、自我評價以及未來發展規劃等方面出現迷茫和混亂,進而影響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質素。長此以往,最終這種狀況還會波及到孩子對自我身體的認同層面,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的產生,疑病癥便是其中尤為典型的一種,真可謂「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 ✿ ——————

由此可見,文化認同是個體對於所屬文化以及文化群體內化並產生歸屬感,從而形成的心理過程。因此,人們會無意識的透過對自身文化元素的堅持與傳承,以滿足對身份認同和歸屬感的心理需求。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認知一致性」,即人們傾向於保持自己認知與行為的一致,對本土文化的認同和傳承就是這種一致性的體現。

此外,文化認同更是構建社會和諧的基石,人們對本地文化的認同與傳承,有助於增強個體的自信和對家鄉的熱愛。正如華夏諺語所說:「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家鄉文化是情感紐帶。這也契合了心理學中的「社會認同理論」,即個體透過對所屬文化群體的認同獲得自尊和歸屬感。

在華夏大地,人們立場生活中的許許多多現象都充分展現了人們對於自身地域文化的歸屬與認同。

比如當下的廣東人撐粵語,不同地區的人們對自身方言與口頭禪的保留,各地區對本地區風俗習慣的傳承,以及所謂的地區特產、民族服飾等現象,實質上都屬於文化認同的表現。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域文化也塑造了多樣的人群。故而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們對不同地區的刻板印象,而文化認同在打破這些刻板印象上則發揮著重要作用。

也正因如此,「入鄉隨俗」這一觀念在華夏文化中凸顯出極為重要的地位。當人們身處不同的地域文化環境時,入鄉隨俗是實作和諧共處、相互尊重的必要途徑。也唯有尊重和接納各地的文化差異,遵循當地的風俗與習慣,才能促進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減少文化沖突帶來的焦慮和誤解,增進彼此的理解與信任,讓華夏大地豐富多彩的文化在相互尊重與和諧的氛圍中,不斷傳承和發展。或許,這正是華夏文化塑造華夏人涵容特質的一個重要因素。

—————— ✿ ——————

綜上所述,重視中國文化的傳承與認同至關重要,讓孩子在中華文化滋養下健康成長是我們的責任。

在全球化和數碼時代,跨文化交流頻繁。個體以對本民族文化認同為基礎,積極進行跨文化交流,才能拓展視野、豐富認知、提升能力。

當下,互聯網和數碼技術改變文化傳播交流方式,新興平台給文化認同帶來挑戰與機遇。唯有重視文化傳承與認同,孩子才能建立堅實心理認同和社會適應力,在華夏大地成長為文化傳承與發揚者。在多元文化社會中,個體要尊重接納其他文化,也要堅守傳承本民族文化,構建多元文化認同體系,促進文化在和諧氛圍中傳承發展,讓中華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光彩,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