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現代故事:被冷落的人

2024-01-07文化

話說青龍山下,有個村子名叫水龍村。這村倚山傍嶺,卻是食水貴如油。

傳說過去,青龍山是山泉滔滔流不絕的,不知何故,突然泉水斷流、山坑幹涸,連坑底石頭也開了裂。

從此,水龍村幾百戶人家,每天只好吃外村流來的渾濁骯臟水。

就在人們想盡辦法找水時,水龍村發生了一件驚人的大事。

這一天,天氣十分炎熱。各農戶賣余糧回來,都覺喉幹舌燥,人們不約而同來到唯一的古井打水。村民盧大九和肥姑,為爭一碗水喝鬧得臉紅耳赤。

村長葉三正要勸解,卻被人叫住了:「葉村長,有佳音了!」他轉頭一看,來者是村會計葉炳。

只因他眼皮眨一眨,計謀上心來,所以人起綽號「師爺炳」。

他滿頭大汗跑過來,拉著葉三興奮地說:「吃水問題解決了!」

葉三一聽,馬上追問:「怎麽解決了?」

師爺炳手舞足蹈說:「地質隊在何村勘探,找到了一條地下河,同意幫助我們安泵抽水。嘿!現在呀,萬事俱備,只欠水管了。」

葉三聽罷,搖搖頭說:「唉!遠水救不了近火!何村離我們村有十幾公裏,哪來這麽多錢買水管呢?!」

師爺炳笑著說:「水到渠成。買水管,有辦法,只要你村長點頭。」

葉三聽了好像半夜吃黃瓜——不知頭尾,連忙追問:「有什麽辦法?」

師爺炳故弄玄虛說:「開啟,南風窗,萬事皆順章。」

葉三皺起眉頭,想了想: 「哦,你的意思是向外伸手?」

「對呀!你看嶺北的華僑,又贈小車又送卡車;嶺南村最近為辦華僑中學收了十多萬元的錢呢。我們村港澳同胞也不少,只要一開口,別說吃水,就是雞汁也有得喝哩!」

葉三把頭搖得象個撥浪鼓,風道:「唉!牛吃稻草雞吃谷,不同運氣不同福!叫我挑挑拾拾倒容易,叫我伸手向人要錢,實在難開口!」

師爺炳哈哈大笑,掏出一封信說:「你快看看這個!」

葉三接過信,從頭到尾細看一遍,臉上頓時露出笑容。寫信的是一個港澳同胞,人稱金牙二。他是本村人,據說在香港開設了好幾家商店。他在信中說願為家鄉建設出點力,已經約定港澳同鄉,春節回鄉聚會,共同商討捐獻問題,希望復音。

葉三看了,雖然高興,但一時卻拿不定主意,他怕伸手求乞,被人見笑。

師爺炳一催再催,並建議,到時以村委會的名義,設宴接待他們,葉三無奈,只好點頭同意。

這事不一會兒便傳遍全村,人人興奮,個個開心。

可是,也有人暗自發愁的,誰?村裏的一位大姑娘葉英。

她今年20多歲,母親已經去世,父親葉康在解放前前去了香港,家裏只有她孤單一人。她前幾天接到父親來信,說要回鄉過年。

按理說,她本該高興,但她深知父親在那邊並不富余,因為窮,所以十多年都沒回過鄉。

村裏要召開港澳同胞捐獻大會,她擔心父親沒錢捐獻,當場丟臉,因此,忙給父親寫回信,勸他待過了捐獻會再回來。

有話則長,沒話則短,轉眼到了臘月二十三。

本村的港澳同胞,接到金牙二的信,又聽說家鄉改革開放年景好,都紛紛回鄉過年。

車站上,到處是穿紅著綠的,熱鬧菲常。在車站一旁,村委會特設了一個臨時接待站,師爺炳親內建領幾名村民,在此迎候。

時近黃昏了,師爺炳不斷地向公路上張望。他張望什麽?原來還沒接到金牙二呢。他希望公路上能出現金牙二坐的「的士」,或者空調客車,然而眼睛都望酸了,卻不見金牙二的影子,師爺炳不禁焦急起來。

突然,一輛貨車直開過來,停在師爺炳身旁。從車上走下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伯來,手提一個陳舊皮箱,笑呵呵地望著師爺炳。

師爺炳凝眸看,不禁脫口而出:「哦,是你!」

「是呀,阿炳老弟不認識了吧?」

「認識!認識!你今天也回來了?」

「哈哈,聽說家鄉要商議解決吃水大事,我也應該回來盡點力呀!」

「盡點力?」師爺炳上下打貫著老伯,不冷不熱地說:「好呀,歡迎!」

這時,盧大九跑過來喊道:「炳哥,回來了,金牙二回來了!」

師爺炳一聽,眼睛一亮,二話沒說,撇下這老伯,帶著盧大九往車站匆匆走去。

這老伯不是別人,正是葉英的父親葉康。他沒有聽葉英的勸告,仍滿懷喜悅按時回鄉,剛才師爺炳對他這麽一冷落,使他心裏真不是滋味,呆立路旁,眼瞪瞪地看著師爺炳他們簇擁著金牙二走進接待室。

葉康見師爺炳又走來,以為是來招呼自己,正欲迎上前去,誰料師爺炳一個左轉彎,叫來私人單車,讓金牙二坐上車,叮鈴鈴的打響車鈴,把他送回村了。

其余數人,全為金牙二執行李。盧大九蹬著滿載的單車,突然車頭一歪,直沖葉康而來。葉康急忙躲避一不小心,跌個踉蹌。

正在這時,葉英從接待站走出來,急忙扶住葉康,突然她征了一下,驚喜地喊:「爸爸!」

葉英扶著爸爸走進接待室,斟上一杯熱茶,問:「爸爸,你沒收到我的信嗎?」

葉康回答說:「收到了。」

「既然收到了,你還回來?你看,有錢人被前呼後擁,熱情接待;而爸爸你,卻被人冷落一旁。」

葉康看著葉英愈說愈難過,就安慰地說:「阿英,你何必介意呢?支援家鄉建設,不是阿炳一人的事嘛!」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父女倆就起床了。吃完早飯,葉康問:「阿英,你見過我的羅盤嗎?」

「籮盤,有呀!」葉英轉身進房裏,拿出一只竹籮和一個瓦盤來。

葉康見了,笑得前仰後合,「傻女,不是這個,我要的是上面有指南針、有東南西北方向的羅盤。」

葉英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東西。早燒掉了。爸爸,你可不要搞迷信哩!」

葉康一聽,楞了好一會兒,惋惜地說:「真可惜,沒有就算了。我要上青龍山走走。不用等我吃午飯。」說完,他拿起柴刀,帶上午飯,就出門上山去了。

葉英看著爸爸的背影,心裏暗想,爸爸過去當過風水先生,多年在外,難免還有封建迷信思想。

他這次上青龍山,恐怕是尋找將來落葉歸根的寶地吧。只因父女久別相逢,葉英沒有阻攔,還親自送他出門。到了黃昏時候葉康挑著兩捆柴回來。

一進家門,便躺在床上。悶悶不樂的樣子。

葉英猜想,爸爸定是太勞累了,因此不忍打攪他。誰知一連幾天都是這樣。村裏的人看見了,不覺奇怪起來,議論自然多了。

肥姑說:「葉康在外十幾年,再窮也不至於上山打柴吧!」

盧大九說:「難說哩。老糠榨不出油的,虧他還說什麽回來支援家鄉建設,不要村委會照顧就好了,難怪師爺炳說他大言不慚呢。」

這些風言風語,一傳十,十傳百,自然傳到葉康父女的耳朵裏。

葉英聽了,心裏不好受,但葉康聽了,只是一笑了之。

年二十九那天,葉康仍然上山去,但這天他回來得特別早,一進門,就笑嘻嘻的,與往日大不相同。

葉英正要詢問,師爺炳卻走了進來,遞過一張紅站,說:「康哥,今晚村委員會設宴,請你光臨。」

葉康接過請帖,戴上老花眼鏡看了一遍,激動地說:「好好!可是商討支援家鄉建設事情嗎?」

師爺炳敷衍地「唔」了一聲,就匆匆走了。葉英見師爺炳態度輕慢,心裏又是難過,又是焦急,她說:「爸爸,你去赴宴、有沒有錢捐獻?我這裏有兩百元,你拿去捐了吧。」

葉康抿著嘴笑了笑,勸慰地說:「阿英,葉炳這號人,眼下就只有一個錢字,你不要象他一樣見識,阿爸雖窮,但有一顆心,不會讓你丟臉的。這兩百元你留著以後用吧。」

宴會在村裏的大祠堂舉行,師爺炳和葉三守候在大門口,殷勤接待著港澳同胞,賓主寒喧一潘,眼看就要入席了,但金牙二卻遲遲沒有來,師爺炳心裏焦急,叫盧大九趕快去清,還說請他不到,不準開席。

盧大九匆匆而去,過了好一會兒,才見金牙二大搖大擺,直奔祠堂。

師爺炳慌忙上前,扶他到了首席。一切招呼停當,正要宣布開席,葉三卻走過來:「等等,葉康伯還未到哩。」

師爺炳眉頭一皺,把葉三拉過一邊說:「算了吧,我著他是沒錢捐獻,不敢來了,開席吧。」

葉三卻搖了搖頭,說:「不,還是再等等吧,我去叫他。」正說著,葉康來了,就象金牙二一樣,他大搖大擺地走進祠堂,而且就坐在金牙二身旁,頓時,全場瞠目。

師爺炳更是憤恨不已,但也無可奈何。主人致詞祝酒,貴賓舉酒幹杯,互相應酬,滿堂歡笑,自不在話下。

酒過三巡,師爺炳站起來說:「諸位先生,鄉親們,這次承蒙金二哥提議大家歡聚一堂,共商建設家鄉大事。現在,讓村長葉三發言。」

葉三雖然很不想開口要錢,但在眾人的掌聲中,不得不站起來說話。他臉紅地說:「各位父老兄弟,我們村的吃水問題,長期沒有解決,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身為村長,深感有愧。現在,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地質隊在何村探到了地下河,只要鋪設水管,就可以抽水回村了。」說到這兒,他的臉更紅了,話梗在喉嚨裏,十分費勁地說:「唔!為了,為了子孫後代,我們……我們想……」

師爺炳眼見不妙,馬上接過話頭:「俗話說:‘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家鄉水嘛’,諸位有心支援家鄉建設,我們表示歡迎,愛國一家嘛,關於鋪設水管,需要一筆資金,怎樣解決,還請大家出主意吧。」

師爺炳話音剛落,金牙二馬上發言,他表示願意出錢資助,盡力而為。

這一番話,贏得熱烈的掌聲。其他港澳同胞也紛紛表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於是,盧大九捧出筆墨,攤開了大紅紙。

師爺炳接過筆蘸好墨,走到金牙二面前,來了個九十度鞠躬,恭恭敬敬地說:「請!」這時,祠堂內外,擠滿了群眾,爭看熱鬧。

金牙二笑了笑說:「還是讓大家先捐,為了家鄉建設,還請大家當仁不讓,小弟定然奉陪到底。」

金牙二言外有意。想在榜尾上最後一筆,來個捐獻第一。師爺炳自然心領神會,馬上轉向別人。於是有捐五千元的,有捐三千元的,二於元,一千元,五百元,最後、就只有金牙二和葉康未動筆了。

師爺炳接過筆,蘸飽了墨,送到金牙二限前:「請!」

金牙二接過筆,看了葉康一眼,微微一笑,把筆一遞,請葉康先寫。

葉康擺擺手,也報以微微一笑,表示請他先下筆。金牙二這回可沒推讓,大模大樣走到紅榜前,卷起衣袖,把筆一揮,寫上了一萬五千元。

他還沒寫完,師爺炳就開口報數頓時掌聲雷動。

金牙二故作謙虛,向周圍頻頻點頭,表示謝意,然後,又彬彬有禮對葉康說:「康哥,該你了。」

師爺炳已經卷紅榜了,聽金牙二這麽一說,只好停手,對葉康冷冷地說:「對呀,支援家鄉建設嘛,到你了。」他這一招,本來是有意為難葉康。

誰料葉康毫不推讓,朗聲說:「好,讓我捐吧。」說完就隨手接過金牙二的筆,蘸飽了墨,對師爺炳說:「阿炳,請你按著紅榜吧。」

師爺炳聽了,真是一肚子氣,但又不敢當眾發作,只好照辦。

只見葉康不快不慢,吊腕揮毫,寫了個「一」字,書法蒼勁有力,人群當中,已經有人低聲議診。師爺炳心想:「哼!諒他再寫,最多是寫個‘十’字!」他撤著嘴,一副蔑視的模樣。

葉康看在眼內,卻不聲不響,繼續吊腕揮筆,寫了「百」字,真是出乎師爺炳意料,但師爺炳又在心裏冷笑起來,「哼!居然充大頭鬼!有本事的,就學金牙二寫個‘萬’字!」誰料葉康果真寫了個‘萬’字,這真使師爺炳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緊接著葉康又揮筆了。他在「萬」字下又寫了「英鎊」兩個字,頓時全場轟動,掌聲、喝彩聲、笑聲鬧成一片。

葉康捐獻一百萬英鎊的訊息,馬上傳了出去,遠近皆知。躲在祠堂外偷看的葉英差點嚇昏了。她不敢再聽下去,雙手捂著臉跑回家裏。

師爺炳也嚇壞了,這驚人的數目使他難以相信。但紅紙黑字分明在眼前。他疑惑地問:「康哥,你真的捐一百萬英鎊嗎?」

葉康點了點頭說:「沒錯。」

師爺炳又問:「那一一什麽時侯給錢?」

葉康哈哈大笑,朗聲答道:「明天!」這一句話,又引起了滿座驚嘆。

宴會結束後,全村幾百戶人家都在議論此事。

有的說:「葉康哪有這麽多錢?怕是吹牛!」

也有的說:「在香港撈世界,一人不知一人事,或者他以前怕露富,裝窮扮苦。」

師爺炳也找葉三說:「老葉,葉康不過是個搭棚佬,聽說這次回來過年還是向人借的錢呢,他哪來這百萬銀錢?」

葉三沈吟半晌:「我聽說葉康向來老實,不見得是耍花槍的。」

師爺炳搖了搖頭,小聲地說:「唉,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看,還是找他摸摸底好。」

葉三想了想,點頭同意了。

於是,兩人一前一後向葉康家走去。葉康回到家裏,見女兒正在翻弄他帶回來的舊皮箱,連忙問她:「阿英,你找什麽?」

葉英撅著嘴巴說:「找你的一百萬英鎊。」

葉康不由哈哈笑了起來:「哎呀,傻女,這裏找不到的!」

葉英一聽,更不安了,埋怨地說:「爸爸,你都六十歲人了,還開這樣的玩笑!到了明天,交不出一百萬英鎊來,我們還有什麽臉見人!」

葉康安慰地說:「你不用擔心,阿爸平生不說慌話,明天一定可以兌現!」

葉英見爸爸說得認真,心裏又驚又疑,問道:「你哪來的一百萬英鎊呢?」

葉康招了招手,叫葉英過來,附耳低言,如此這般的說了一番。葉英聽了,馬上轉憂為喜,禁不住跳了起來,一把抱住葉康的肩頭,笑著說:「爸爸,你真有辦法!」父女倆笑人成一團。

正在這時,葉三和師爺炳來了。一進門,師爺炳就問:「康伯,熟人熟事,不妨問問,你捐的一百萬,是交英鎊,還是交金銀?」

葉英「嗤」的一聲笑了,說:「明天你就清楚。」

葉康也笑了笑,認真地說:「對,明天你們派出十多個壯漢,帶上鋤頭、鐵桶,跟我上青龍山去。」

「什麽,上青龍山?」葉三和師爺炳猶如丈二金剛一摸不著頭腦,不禁齊聲追問。

「對!上青龍山,這一百萬英鎊就在山上呢。」

葉康斬釘截鐵地回答,師爺炳腦子轉得快,他想:「可能葉康早就發現寶藏、怕人盜去,一直埋在山裏,如果這樣,肯定不是紙幣,一 定是黃金。於是,他暗示葉三,同意他的請求。」

葉三會意了,說:「好,我一定照辦,明天派人跟你上山,一切聽你的。」

第二天一早,葉三和師爺炳,果然帶著十幾個壯漢拿著工具,隨葉康上青龍山去。村裏人聽說葉康有一百萬黃金藏在山上,也好奇地跟著上山了。

葉英有意插在人群當中,聽大家在議論什麽。但對別人的問話,她總是笑而不答。走到山上一塊低註地時,葉康說:「就在這裏,大家挖吧。」

壯漢們一聽,揮起鋤頭幹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挖了兩米多深。大家探頭一看,洞裏全是爛泥漿,鋤頭再也用不上了。

師爺炳看著看著,突然向眾人擺手說:「大家停手!」說著就走到葉康跟前,半笑半質問道:「康兄,看見了嗎?全是爛泥漿,一百萬英鎊,連個影子也沒有,不會是竹籃打水吧?」

葉康看見洞底的泥漿,反而高興起來:「阿炳,這回是三只手指撿田螺,十拿九穩,放心挖吧!」然後轉身對眾人說:「鄉親們,一百萬英鎊就在泥漿下,大夥兒快把泥漿舀掉吧!」

壯漢們頓時精神振奮,拿出鐵桶就舀,轉眼間,又把坑洞挖了一米多深。可是,還沒見到百萬英鎊的影子。師爺炳冷笑道,又叫停手。

葉康頓時劍眉倒豎,大喝一聲,跳進深坑洞裏,搶過了旁人的鐵桶,掄起就舀。壯漢們見此情景幹勁倍增,又一口氣挖了五米多深。突然,洞裏傳出了「咕嚕咕嚕」的響聲。

葉康喝令大夥兒迅速撤離。

剛撤不久,「嘩」的一聲,一條水柱從坑洞裏沖出,活象銀龍升天。轉眼間水柱消失,山坡嘩啦嘩啦地響,千百年的枯坑全都流著山泉水。

有人高聲叫奇,有人跑到坑裏用手舀水喝,水聲、人聲混成一片,山鳴谷應。

葉康上前,笑著對葉三和師爺炳說:「村長,阿炳,我的‘百萬英鎊’兌現了。你們看,泉清水秀,造福萬代,這何止百萬英鎊的價值呢?!」

這時葉三、師爺炳和在場的村民恍然大悟,師爺炳不禁面紅耳赤。

葉康怎麽知道這裏有水呢?原來他做過風水先生,熟悉本土地理水脈,斷定青龍山是個「花籃底」,只因泉眼都被泥漿堵塞了,泉水沒有出處,便流進了地下河。只要找到泉眼,把它挖開,泉水就會湧出地面。

吃水和灌溉問題就徹底解決了。

解放前,他下決心去尋找水源,可事情還未能實作理想,就被迫離鄉赴港。近來聽說家鄉捐資解決吃水問題,葉康特意回采。

一連幾天奔波,到處勘探,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找到了水源。

這時,金牙二和其他港澳同胞,都紛紛上前向葉康賀喜,葉康謙虛地說:「建設家鄉,人人有責,你們有錢出錢,我沒錢的出力。」眾人齊贊葉康說得好,熱烈地鼓起掌來,掌聲在山谷中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