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北京文化守護人|張壯:「原汁原味」恭王府

2024-09-12文化

恭王府博物館正高級工程師,官式建築營造技藝(恭王府)代表性傳承人張壯。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北京文化守護人張壯, 1962年10月出生於北京西城,從學徒工開始逐級晉升為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正高級工程師。現為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理事、智庫專家、恭王府博物館古建築修繕工程技術指導。從事恭王府古建築施工、管理、研究性工作40余年。全過程參與恭王府保護和修繕工作,了解恭王府中的每棟古建築,倡導「原汁原味、精工實料」修繕恭王府。出版學術專著有【恭王府建築文化沿革考】【恭王府保護研究與實踐】2部。

在人來人往的前海西街,北京保存相對最為完整、對社會公眾全面開放的清代王府建築群——恭王府就坐落於此。從觀眾服務中心向西走,推開一個不起眼的小門,張壯的辦公室就在這裏。室內陳設簡單,沒有過多的書籍、雜物。

踏實、利落,是張壯給人的第一印象。話匣子從張壯剛剛進入恭王府的那一年開啟,19歲進入恭王府的他,一幹就是40多年,見證了恭王府騰退、修繕、開放與新生的全過程。今年是張壯退休的第二年,閑不下來的他,目前擔任恭王府博物館的修繕技術顧問,每周要來三次,對修繕工程做一些指導。

為了一塊磚跑到山東,為了一片瓦殫精竭慮。從最初的學徒工到管理人員、再到恭王府古建築的研究者,他說,支撐自己走下去的,是對恭王府古建築的感情,保留古建築的原汁原味是他的目標,「從建築上來說,恭王府堪稱乾隆時期官式建築的精品。每一次修繕,都是在與過去的歷史、曾經的主人、遠去的工匠隔空對話。多年努力,已經破解了一些‘古建密碼’,但我相信,還有更多恭王府的故事,等著我們去發掘。」

2024年7月22日,恭王府博物館,「臨清貢磚燒制技藝精品展」展廳內,張壯仔細觀看展品。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恭王府小學徒,從「壯工」幹起

張壯是恭王府「本土」第一批修繕專家,在這裏忙了快43年。1981年5月,張壯入職文化部修建隊。同年10月,他們接到了修繕恭王府的任務,做了一些前期調研等準備工作。次年4月,張壯所在的隊伍正式進駐恭王府,也是在那一年,恭王府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壯回憶,剛到恭王府的時候,雜草叢生、百廢待興,第一項任務就是清理垃圾,「那時候碰到的最大難題還是占用單位和住戶的騰退。我們既是修繕施工單位,又承擔占用單位騰退、居民搬遷和管理單位的職責。」張壯表示,那時修建隊提出了「邊騰退、邊修繕」的工作原則,即接收一間修繕一間,這在當時算是創舉。

「白天工作,晚上值夜班,看管材料。」張壯說,關鍵是和住家搞好關系,確保騰退工作順利進行,「每天早晨五點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為住戶打掃院子,一個月只能回一趟家。」

「初期住戶的抵觸情緒很大,拿你工具、藏你東西。」張壯說,慢慢地,他們的真誠和勤奮得到各個占用單位、居民住戶的認可,「他們說我們是來幹實事的,至此,我們也在恭王府站穩腳跟。」

初入恭王府的張壯,還是個古建修繕的「生手」。和所有學徒一樣,他從「壯工」幹起,跟在師傅後面學手藝。

「八大作」中,張壯接觸最多的就是瓦作。屋頂蓋瓦、墻體砌磚、方磚墁地,這些古建最基礎的操作,都要依靠「瓦匠」。「瓦作砌體中的‘幹擺墻’,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磨磚對縫’是最難的,對匠人的手藝要求非常高,磚的五面要經過砍磨加工,確保墻面無明顯痕跡,表面平整、光潔。其次是絲縫,磚與磚之間要保持三毫米的立縫和臥縫,橫看豎看都是這個距離。」

2024年7月22日,張壯向記者介紹古建修復時所用的工具。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另外,琉璃瓦的做法比較難,光瓦件就有20多種,有特制的脊瓦、吻獸等構件,用在什麽位置、小獸怎麽擺放,都要一一對應。」張壯說。

最初的5年,是張壯最辛苦的5年,每天要工作10個小時,每周公休1天。在眾人的努力下,修建隊按原樣修復了花園正門、流杯亭、龍王廟、湖心亭、怡神所等花園主要古建築物及園內甬路,連線方塘和蝠池的月河也已修好,基本上保留了原有古建築物特色。

1988年7月,恭王府部份花園對外開放,向公眾展示了其獨特的園林藝術,也意味著恭王府的大門從此向公眾開啟。

為尋找「貢磚」追到山東臨清

恭王府真正迎來大規模修繕,是2006年至2008年對府邸的修繕。這次修繕得益於一個前提——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向恭王府管理中心移交了占用的房屋及管理權,歷時28年、國家投資數億元的恭王府府邸騰退工作全部完成,恭王府府邸及花園終於歸為一體。

張壯告訴記者,修繕花園的時候,是邊騰退邊修繕,受限較多。到了修繕府邸時,占用單位一次性搬出去了,這樣他們就可以同時大面積地修。

十多年過去,他已成為工程專案的技術負責人,如何恢復府邸的原貌,是修繕過程中的一大難點。

「當時確立的目標,要將府邸恢復到同治和光緒年間恭親王最輝煌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建築十分精致。前邊兩位恭王府主人和珅與永璘的一些次要歷史遺跡,我們也保留了下來。」

由於之前修繕質素的保證及古建修繕的必要周期,此後十幾年,恭王府沒再開展大型修繕工程。伴隨著恭王府的全面開放和向博物館教育功能的轉型,張壯所在的部門也迎來轉型。年近五十的張壯,並不清楚博物館成立之後需要做什麽,就從總結開始,把以前的日記、筆記拿出來梳理,反復琢磨之前修繕過程中的瑕疵。

早在2006年、2007年修繕期間,一向「腿勤、眼尖、愛觀察」的張壯偶然從工人手底下發現了帶有銘文的老磚,「當時覺得很新鮮,也不知道是什麽磚,就拿紙蓋在磚上面,用鉛筆拓下了銘文的樣式,之後就作為資料一直保存著。」張壯說,「2012年在整理資料時,又看到了銘文,想透過銘文追溯到當時生產磚料的窯廠。」

此前,人們預設恭王府建築用磚就是北方漢磚,有時會從北京周邊的窯廠訂購古建磚。「修繕時老覺得磚不對勁,新磚和舊磚的顏色差別很大,而且磚的損毀程度也不一樣。墻體上舊磚采用的是臨清貢磚,表面有一層層風化的痕跡,補配的新磚表面呈現斷裂式損毀。」張壯跟磚頭較上了勁。

2024年7月22日,恭王府博物館,張壯向徒弟介紹臨清貢磚的特點。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張壯用了兩個月,走訪了明城墻遺址公園、智化寺、紫禁城西面和北面城墻、宛平城、香山公園、頤和園、萬壽寺、北海公園等十余處官式古建築群中的30余座古建築,發現這些建築的墻體和恭王府一樣,存在新舊磚差別很大的問題。

張壯拿著銘文,將北京周邊的窯廠問了個遍,但一無所獲,他們都表示,沒有燒制過印有該銘文的磚。一個偶然的機會,時任故宮古建修繕處的主任李永革向張壯介紹了臨清市博物館館長魏輝,張壯便邀請魏輝來恭王府鑒定,最終確定,恭王府墻體上的老磚使用的就是臨清貢磚,「檢測報告也顯示,臨清貢磚和北京周邊一般的磚數據明顯不同。最致命的問題是,北京周邊的磚含硝量很大,俗稱‘返堿’,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資料顯示,從1406年起,明成祖朱棣為遷都北京而大興土木,臨清燒制的城磚被欽定為貢磚,透過大運河源源不斷地運往北京。此後,北京皇城的陸續修繕與增建也一直沿用臨清貢磚。

張壯介紹,清末之後,臨清貢磚一度斷燒,1996年之後恢復燒制,在當地人的口口相傳中將傳統技藝傳承下來,十分不易,「臨清貢磚的工藝十分復雜,必須用當地的水和土燒制。古建修繕經常強調‘原材料’,即尺寸、制式、顏色要保持一致。但我想這個‘原材料’還不夠精確,要精確到采用‘原產地生產的材料’。」

今年2月,張壯如願去山東臨清考察,親眼見證了臨清貢磚燒制技藝,分毫不差的傳統技藝,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願景。7月,「臨清貢磚燒制技藝精品展」亮相恭王府博物館嘉樂堂,展現了臨清貢磚燒制技藝土、泥、坯、燒4大流程16道工序全過程,「我希望,未來能夠真正將臨清貢磚的燒制技藝與恭王府的營造技藝相結合,使原汁原味的恭王府得到保護。」

原汁原味與精工實料

除了整理資料,這些年來,圍繞恭王府建築,張壯也在孜孜不倦地做研究,出版了【恭王府建築文化沿革考】。該書第一次把恭王府建築與使用和文化相結合,如:神殿與薩滿教的祭祀沿革、怡神所與戲樓文化的沿革等;第一次提出和孝公主府域及沿革考證成果,系統、明確地推斷出變化過程。

張壯的著作。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他常奔波於國家圖書館、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市檔案館等圖書館與檔案館之間,確保自己的研究有紮實的歷史記載做支撐。

「文獻研究不能限於紙面,要與實際相結合。」張壯介紹,去年在恭王府地采暖合作研究專案中,他了解到清朝的建築裏有透過燒炭達到取暖效果的專門設施,號稱清朝「取暖神器」,如今已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幸運的是,「在2008年的修繕工程中,我們就把這些設施發掘出來,予以保留、展示」。

去年,恭王府花園迎來對外開放以來的第一次大修,整個工程預計4-5年完工。此次修繕的一個亮點是恢復瓦當滴水恭親王時期的紋飾。

「瓦當滴水的紋飾有嚴格的等級規定,是古建瓦件上的重要部件。經過多年風雨洗禮,手工制作的瓦當滴水損耗十分嚴重,漏雨之後會對古建的木構件產生損害。為此,需要非週期性對瓦當進行更換。經過來回更換,現在瓦當的紋飾和最初的紋飾不同。」張壯說,「在恭王府裏,我們發現了來自各個地方的十多組瓦當滴水紋飾。不僅是恭王府,所有的官式建築包括故宮都存在這個問題。」

為了找到最初的紋飾,張壯根據40余年的修繕經驗,先從十幾種瓦當滴水中找出七種比較早的紋飾,反復比對、初步排列。但他深知,這些太過表面:瓦當滴水的厚度、寬度、紋飾都有一定差別,光憑經驗和眼睛判斷,說服力遠遠不夠。

如何更精確地確定瓦當滴水的年代?一籌莫展之際,朋友的話給了他啟發,「有家古陶瓷檢測鑒定的公司,可以透過技術檢測出器物的具體年代,這也是文物收藏界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張壯說,透過該技術,他們精準檢測出了瓦當滴水的年代,確定了恭王府始建之初的紋飾。

另外,在去年修繕中,張壯還糾正了三處問題,「一是湖心亭的博風原為方磚加工制作,後來改成木質博風,我們根據老照片將它復原了;二是妙香亭首層的四個直角,根據新發現的歷史照片將它恢復成原來的圓角;三是拆除了設定40余年的船橋,還湖池以原貌,準備下一步恢復以往恭王府主人劃船前往湖心亭的方式。」

2024年7月22日,張壯在辦公室裏閱讀資料。 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回顧這些年的古建保護,張壯表示,剛開始是抱著接受任務的心態,後來慢慢地自覺傳承古建築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原汁原味、精工實料修繕恭王府,是我定下的目標,所有參加過的工程,都會認真反思,發現問題立刻重新調研。」

而今,花甲之年的張壯,依然喜歡在恭王府裏走一走,觸摸這裏的「一磚一瓦」。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當年百廢待興的「大雜院」,是如何成為如今什剎海旁的一顆耀眼明珠。在他看來,守護王府的「一磚一瓦」,是自己作為恭博人的責任,「古建研究就是要不斷探索,專心破解它的‘時代密碼’,這個工作必須有人去做,因為一旦不做了,很多傳統的東西真會慢慢失傳。」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