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人不喜歡花。但由於審美情趣的不同,每個人所推崇的花卻大有不同,古今亦然。古代詩家最推崇哪種花呢,讀讀幾首研讀就能知道一個大概。
上一文寫了桃花、梅花、牡丹(附後,請查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在詩經中就被誇贊,然而有人卻認為桃花「混芳塵」,不及梅花暗香襲人,而且在蘇軾看來,梅花還是「玉骨仙風」。
梅花已經被詩家捧到了天上,在牡丹面前又遜色幾分。你看牡丹,論艷麗,她是國色天香,傾國傾城;論出身,不僅是洛神的傑作,而且「合在增城阿姥家」,完全是仙界之物。不過,詩家就是詩家,盡管有人把贊美之詞用到了極致,還是有辦法超越其上,你得驚佩詩家的智慧。下面看一看詩家是如何描寫芍藥、菊花和桂花的。
(4)芍藥,代表詩家韓愈
牡丹被詩家們誇為傾國傾城,仙界之物,然而還是有人更喜歡芍藥。唐代的王貞白就是如此,他寫有一首【芍藥】,其雲:
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
麥秋能幾日,谷雨只微寒。
妒態風頻起,嬌妝露欲殘。
芙蓉浣紗伴,長恨隔波瀾。
起首開門見山,突兀而來,表示不服氣:「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有一股強大的氣勢。在牡丹面前,芍藥信心滿滿,當然這是詩人將自己的意誌強加於芍藥的結果。
韓愈更喜歡芍藥,而且把芍藥的嬌艷寫得活靈活現。他的【芍藥】是:
浩態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籠。
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仙宮第幾重。
這是詩人長久凝視,細觀芍藥花態之後,寫出芍藥花特征的詩作。起句就十分奇特,以一個「浩」字形容芍藥之姿態,用一個「狂」字描繪芍藥之香氣,接著又以「紅燈爍爍」極力渲染芍藥之艷麗,言簡意豐,利索傳神。
如此美麗的花,竟然把詩家驚呆了,搞迷糊了,以為自己到了仙境,才見到了這種花,還問這是在仙宮第幾重。在韓愈看來,芍藥美到了天際,絲毫不遜色於牡丹。
(5)菊花,代表詩家陶淵明
古代詩家很是推崇菊花,但與喜愛梅花一樣,所推崇的是文人賦予菊花的性格,松竹梅嘛。單從花的外觀與色彩看,菊花還是不及桃花、梅花、牡丹以及芍藥,唐代元稹比較客觀,「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宋代錢時也是如此認為:「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到了秋天,就有此花,沒有其他花可比。
菊花受到詩家喜愛, 是因為她的性格,詩家常常以此自喻。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唐代·李商隱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 ——宋代·蘇軾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宋代·鄭思肖
哪位古代詩家最推崇菊花?無疑是陶淵明。他寫有太多的菊花詩。你看: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白居易也推崇菊花,認為在性格特征方面,荷花不及菊花耐寒。
詠菊
唐代·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6)桂花,代表詩家李清照
盡管唐代以及以後的詩家們對桃花、梅花、菊花、芍藥、牡丹各有喜愛和推崇,但在宋代李清照眼裏,桂花才是最好的,「自是花中第一流」。
鷓鴣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這首詞既對桂花的形態作了準確描述,也對桂花的性格有了深入刻畫,遠勝於單寫花的姿態或是專贊花的性格,是兩者的合二為一,是描寫花的珍品。
在李清照看來,梅花也要嫉妒桂花,菊花見了桂花更是羞愧不如。她還責怪屈原,當年撰寫離騷時,為何沒有把桂花收錄進去?
牡丹是「合在增城阿姥家」,芍藥是「身在仙宮第幾重」,梅花也是「玉骨仙風」。桂花同樣是仙界之物,論態、論香、論品、論出身,絲毫不輸於其三者,所以被李清照奉為花中第一流。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唐代·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詠桂
宋代·楊萬裏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
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東城桂
唐代·白居易
子墮本從天竺寺,根盤今在闔閭城。
當時應逐南風落,落向人間取次生。
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
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詠巖桂
宋代·朱熹
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
天香生凈想,雲影護仙妝。
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
網友們,如果梳理一下就會發現,以「桂花」為題的古詩最多,說明桂花更受古代詩家喜歡,並不僅限於李清照。不知你們對此有何見解,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為百家號「人生透鏡」原創、正選,謝絕搬運;本號未在其它網站設立相同名稱的賬號或其它賬號;文中資料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系刪除)。
參閱文章(文中資訊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