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唐詩中,最美的一朵桃花,千年後被拍成了電視劇

2024-03-25文化

每天讀一首好詩

01.

先講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

唐德宗貞元年間,博陵(今河北定州)有一個書生,名叫崔護,剛到及冠之年。他自幼聰慧,飽讀詩書,人也長得很帥氣。

不過崔護不同於其他同齡人,相比於求取功名,他更喜歡遊山玩水。自然,這和他的出身有關,「博陵崔氏」在東漢時期就是名門望族,位列「七姓十家」,僅唐代就出了16位元宰相。

「七姓十家」背後的勢力盤根錯節,幾乎能左右朝堂,以至於唐高宗不得不下禁令,禁止這些名門之間相互通婚。

但是男兒當有高誌,所以在父母的催促下,崔護還是來到了長安參加春闈。

由於崔護心不在焉,所以不出意外,他科舉落榜了,但是他並沒有沮喪,一出考場就直奔城郊,踏青尋泉去了。

春風和煦,陽光晴好,崔護沿著林蔭小路一直往山裏走,不知不覺就走出了很遠,覺得有些口渴。

他想要尋一處農院討口水喝,歇歇腳後好往回趕,不然太陽就要落山了。因此,他爬到了高處,極目遠眺,發現不遠處山坳中有一片桃林,一處別致的小院就掩映其中。

因此崔護加快了腳步,不一會就來到了桃林外,此時他才發現此處極為清幽,儼然世外桃源。眼前桃花灼灼,綴滿枝椏,微風襲來,清香繞人,曲徑通幽處,有一座竹籬圍成的院落,簡樸雅致。

他一邊賞著桃花,一邊往桃林深處走,心裏暗暗想,莫不是哪位仙女居住在此!

02.

崔護呆呆地站在小院的柴門前,認真地讀著門板上的詩箋:

素艷明寒雪,清香任曉風;

可憐渾似我,零落此山中。

娟秀的字型墨漬尚未風幹,一看就是出自於女子之手。詩雖是「詠梅」,但字裏行間卻透著一種孤寂之感,這讓崔護有些走了神,以至於當一位妙齡女子出現在眼前時,他竟手足無措。

這位女子面若桃花,眼含秋水,淺淺的酒窩明艷動人,而且心有玲瓏,仿佛能讀懂人的心思一般,開口就柔聲地問:公子可是有些口渴,寒舍有剛泡好的清茶,若是不嫌簡陋,不妨進來飲上一杯。

崔護為剛才的走神失禮道歉,便隨女子走進了院子裏,禮貌地表明了來意,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好奇。

女子淺笑說,我哪裏是什麽仙女,不過是隨父親隱居在這裏罷了,公子不用客氣,叫我「絳娘」便好。

見女子並無防範之意,崔護懸著的心也就放了下來,一邊品著茶,一邊和絳娘聊著。不曾想絳娘也是一位心有錦繡的姑娘,出口成詩,所以兩個人聊得幾乎忘記了時間。

眼看著太陽已經偏西,崔護必須得趕回城裏去,可內心卻又戀戀不舍,因此便對絳娘吟了兩句詩:花開堪摘直須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兩句詩是崔護的心意,絳娘是個聰明的姑娘,一聽便懂,不覺間已經面頰緋紅,燦若桃花。

03.

因怕家中人惦念,崔護不得不趕回博陵,也來不及再去山中與絳娘告別。

但是回到家後,崔護的腦海中絳娘的身影總是揮之不去,於是第二年春,崔護又一次來到長安尋找絳娘。

一路上他都在想,見到絳娘後,他就跟她表白自己的心意,希望能和她喜結連理,白首一生。

然而,當崔護再次站到柴門前,發現小院已經破落,早已無人居住。失落不已的他拿出筆墨,在門板上寫下了那首著名的【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詩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講的「桃花緣」,因此後人用「人面桃花」形容癡情的男子。

但這件事還有後續,崔護不甘心就這樣離開長安,所以多方打聽,某一日他問到一位老者,老者聽完後二話沒說,揪起他的衣領就要打人。

原來,這位老者正是絳娘的父親,自崔護離開以後,絳娘就因思成疾,一度染上重病,如今已奄奄一息。

崔護將情況解釋清楚後,懇求老者帶他去見絳娘一面,老者雖然氣憤,但也念及他們情深,就把崔護帶到了絳娘治病的醫館。

未曾想,已經不省人事的絳娘聽到崔護的聲音後,竟奇跡般的醒了過來,連眼神都清亮了許多。二人抱頭痛哭,惹得絳娘的父親也落下了眼淚。

幾日後,絳娘痊愈,崔護便向絳娘的父親提親,她父親沒有拒絕,但卻沒有答應自己的女婿一同回博陵。

史書中,關於絳娘父親的身份多有猜測,有人懷疑他是朝廷謫臣,怕暴露身份才隱居山林。也有人說,他是一位高官,因得罪了權貴不得不避世。

04.

崔護回家稟告父母後,就將絳娘迎娶過門,此後一生恩愛,他們的故事廣為流傳,1000多年後,還被拍成了電視劇【人面桃花】,馬景濤飾演崔護,林以真飾演絳娘(周桃兒)。

該劇於1995年上映,導演為蔡揚名。

他們成婚以後,絳娘勤儉持家、孝敬公婆,夜來紅袖添香,為夫伴讀,使得崔護心無旁騖,學業日益精進。

公元796年,崔護進士及第,後累官至京兆尹、禦史大夫、嶺南節度使,為唐文宗李昂的重臣。

因此,這段「桃花緣」就成了千古佳話,而崔護筆下的這朵桃花,也成了唐詩中最美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