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道德經】義解與象解第二章

2024-03-27文化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義解]

讀【道德經】往往會發現歸在一章裏的內容其實並不一體化,大概是怕章節太多的緣故,因為中國古代著作許多時候都是一句話即成一章。還有,老子的道本無名,也即其道可以有許多命名,並無統一的解釋性概念或定義;而且,老子的理路是以聖人之道言天道,這個與儒家宇宙道德倫理化一致,一以治天下,一以取天下(取字玄妙),它們之間有一定的反撥性。

我們在解釋第一章時說過,在理解老子【道德經】時往往會註意它的相反相成的辯證,卻忽視了語言與思維之間其實也是辯證關系。認真比對一下,第二章的意思基本上是第一章的復述,但有遞進。

此章第一句就是說常言之道並非恒道,以善、不善的眾人之言為參照,意在指明約定俗成的語言概念和過於形象化、物相化的思維所得到的道並不是恒道。為什麽呢?就在第二句,相反相成的才是恒道,它並不依從於語言思維,特別是世俗知見,因為世俗知見往往只知其一(善,或不善),而不知實乃有二(有無難易等等),這裏也蘊含了人的思維於道而言的有限性。既然言說思維(有為)不足取,道家的聖人就效法自然、效法天道,主張無為而無言。

到第四句,還是對道的描述而不是定義,是站在道家立場看到的生生之道(在第一章只說萬物之生,是從萬物反觀道,以著明顯幽玄)。真正的天道就是為物不貳生物不測,弗始弗有之類是道家聖人觀照出來的可法之道。最後一句就是說恒道不居於一物,即萬物平等無有高下;但又不離於一物,所謂山河草木無非法界(道之所在之場)。因為不離於一物,故可借物名(明),故而可言之為有;又因為不居於一物,所以以物(借物)而名(明)的並不是真正的唯一之道,故無法命名而名無。所以理解道一定要從有無兩方入手才行。也許從我們日常用到的各種道的概念,如人道、政道、商道等等,就能體會到這一點,是一又不是一,有其一但又無其他。

[象解]

還是震巽兩卦,是第一章的倒敘(由名而道),老子由此悟出不言之教。莊子的說法就更明了。「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明,日月之合,即易,可理解為「玄之又玄」)

歸結起來,事物總是相反相成的(與相生相克不是一個層次),所以命名或表達均可從不同角度出發。但這些對反概念本身於道而言並無意義,真正的意義在於它們構成了一個和諧體。【周易】64卦均有上下兩卦,它們代表不同的事物和德性,但全卦的意義不是上卦也不是下卦,而是從合成之卦所體現出來。所以道的表現(不是概念也不是定義)就是「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其實就是一有一無,換成【周易】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