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有語言的民族,都有詩詞。而作為中國人,從小到大,詩詞更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以美學、節奏賦予平淡生活表面之外的各種意義。
自然,無疑是抒情時最好的隱喻之一,你瞧,詞牌基本上都是景兒,且不乏大量植物和小動物:【蝶戀花】、【采桑子】、【風入松】、【虞美人】等等等。
今兒說說【鷓鴣天】裏的鷓鴣。
早在【詩經】裏,鷓鴣就代表愛情出場——「左右翼之鷓鴣,衣錦枝根之芳葩」;「鷓鴣在於羅,豈曰無衣襖?」
大量文人墨客在筆墨中請鷓鴣出場,那麽,什麽是鷓鴣?
從生物學上來說,鷓鴣並不是雉科中的一個獨特分類群——現代分子研究表明,所有現在、曾經被命名為鷓鴣的鳥,橫跨了至少 15 個屬。
說白了,鷓鴣不是一個嚴謹的分類,並沒有自己的屬。
「任何中等體型、長得像雞、在地面上築巢的鳥類都可以被稱為鷓鴣。」
鷓鴣們生來就是為了奔跑。盡管成年體飛行能力一點不弱,但它們真正的力量是在地面上——熟練使用一種稱為翼輔助傾斜跑步的技術。
雖然看起來有點滑稽,也有些可愛,但這也是飛行前進演化的一堂課。
鳥類飛行存在兩種理論:學會了「從樹上飛下來」或「從地上飛起來」。
鷓鴣們向科學家保證,地面起飛是祖先學習飛行的方式,因為邊跑邊拍動翅膀是爬上陡坡的更快方法。盡管目前還沒有定論,但鷓鴣一直延續著自己的 style,奔跑著逃脫追捕。
跑跑跳跳的鷓鴣們在亞洲、歐洲、非洲蓬勃發展,也被人類帶去了其他大陸。它們所到之處,都在文學中扮演著愛情的痕跡。
在希臘神話中,第一只鷓鴣是因愛生嫉的「跳崖」事件中從雅典娜聖山下飛出來的,結果,此後都因為擔心自己會摔,所以不會在樹上築巢,也不會飛到高處。(偷笑)
而在北歐人心目中,鷓鴣也是愛情象征,但慘一點——它們是愛情食品:中世紀營養學文獻中明確記錄著"鷓鴣在激發遲鈍的激情和增加生育能力方面具有優越性"
石雞
在所有 15個屬的鷓鴣中,北方最常見的大概要算石雞(Alectoris chukar)。五一去爬了一趟京郊的千靈山,雖然沒看清楚,但聽見的叫聲八成就是它——雖然遊客不少,但千靈山的巖石環境,對石雞來說,比較完美。
石雞——這只鷓鴣的側臉有明顯的黑白條紋,還有一條黑色帶子從前額穿過眼睛一直延伸到頭部,像一條項鏈掛在著白色的胸前。
雖然有這麽明顯的標誌,即使是持證上崗的生物學家也會非常頭疼,不敢冒認——石雞是一群令人困惑的「紅腿鷓鴣」的一部份——分布廣泛的它們在整個歐亞大陸與巖鷓鴣、紅腿鷓鴣、銹頸鷓鴣一起形成一個超級種復合體。
都是愛情(雜交)惹得禍。
夏季,是石雞的繁殖季,在此期間,雄性的叫聲異常嘹亮,且非常好鬥。由於這種繁殖季節的好鬥行為,甚至在某些地區它們被當作鬥鳥飼養。
打完架,一旦雌性對某個強者有了興趣,雄性就會進行一系列花式展示,還包括"請吃飯"——求偶餵食的形式——雄性會叼來食物放下,雌性如果啄食了,就大概率可以洞房了。
寫在最後
雄性石雞不中看的舞蹈展示,或者請客的飯菜不夠檔次都會導致求偶失敗,白費力氣。
有趣的是,這種費力不討好的行為讓石雞在北印度和巴基斯坦文化以及印度教神話中,也象征著深愛——
強烈、單相思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