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論語】顏淵篇第一章【一】

2024-06-29文化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孔顏四勿 天下歸仁

「顏淵第十二」篇總共分二十四章,這一章可以說是【論語】中最為精彩的一章,蕅益大師的年譜裏說,他老人家在二十歲的時候讀【論語】,讀到這一章時,他言下大悟,悟明了孔顏心法。這是大師學佛以後,重新讀【論語】,所以悟性有很大的增進。又過了三年,他就出家了,二十四歲開悟,成為明末清初最偉大的一位祖師,也是凈土宗第九祖。

我們來細細的品味一下這一章,這一章看似語言淺顯,實際上義理非常深刻。顏淵向孔子請問,什麽是「仁」?這個問題是大問,直接問到了「聖賢的心法」。孔子跟他說,「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復禮」是「為仁之道」。孔子沒有跟他講什麽是「仁」,而是先跟他講什麽是「為仁」,「為仁」是「修行」,就是「行仁」,如何去做。

李炳南老先生在【論語講要】裏說,「克己復禮」,自古以來,先儒有兩種說法,意思不一樣,它的讀法也不一樣。

第一種,按照孔註,孔安國先生的批註,「克」字當「能」字講,能夠自己復禮,讀法是,「克,己復禮,為仁」,他解釋為「身能反禮」,這個「身」是自己的身,「復禮」就是「反禮」,「復」當「反」字講,就是「回歸」,回歸到禮上來。「禮」是「性德」,自性中本有的,孟子講,「仁義禮智,人皆有之」,人人都有,好人有,壞人也有。而且好人、壞人的性德是平等的,好人不多一點,壞人不少一點,問題是我們自己能不能回歸到性德上。如果能夠回歸性德,我們就成聖成賢。如果不能回歸性德,我們就是凡人。孔子這裏告訴我們「能夠回歸性德」,「克」字當「能」字講,「能夠自己復禮」,把「克」字放在第一個字,加強了語氣,「能」!非常的肯定。這是一種讀法。

第二種,根據馬融的批註,馬融是東漢時期的經學家,他說「克」是「克制、克服」的意思,是動詞;「己」是自己,就是克制自己,讀法是「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就是約身,約束自己,把自己約束好、克制好;「復禮」,就是「回歸到禮上」。能自己約束自己,而不去對別人求全責備,這就合禮了,這也是「為仁之道」。所謂「仁」,「重在禮讓他人、寬恕他人」,所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們就得到禮的根本了,這就是仁。

李炳南老先生在【論語講要】裏引【左傳·昭公十二年】說,「仲尼曰:古也有誌,克己復禮,仁也」。仲尼是孔子,實際上,孔子答復顏回的這個問題,他是參照古語,參照古人說的話,「克己復禮」是「仁」。這說明孔子完全是「述而不作」,他所講的這些道理,都是參照古人的話,古聖先賢說過的,他只是轉述,自己沒有創作。而他自己也是在踐行古聖先賢的教誨,自己踐行好了,又傳給自己的弟子。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李炳南老先生在【論語講要】裏引馬融的批註,他的批註比較淺,是對中下根人講的,這是漸法,不是頓法。頓法是教我們頓悟、頓修、頓證,一下讓我們入境界。中下根人沒辦法一下入境界,所以就講得淺一點,讓我們能夠明白。馬融說,我們「一日克己復禮了,就一日天下歸仁」;我們「終身克己復禮,天下就始終歸仁了」。「歸仁」,皇侃在【論語意疏】裏講,是天下歸於仁君,這是對君王來講,君王能夠自己克己復禮,天下萬民就能歸順於他。

李老先生舉了一個例子,周文王過去所在的是商朝的一個小附屬國,叫西伯侯。他在西伯的時候,有兩個小國家的國君爭田地,他們就去找周文王評理,結果走到西伯境內,發現這裏的人,無論是做官的朝野人士,還是鄉下野人,都是「互相禮讓」。這兩個國君看到之後,一下子就非常慚愧,就不再去找周文王論理了,也互相能禮讓了。據記載,當時天下聽到周文王的德行而歸屬周文王的有四十多個小國,這就是天下歸仁的一個例證。周文王之所以有這樣的親和力、攝受力、凝聚力,正是因為他自己能夠克己復禮,所以有這種感化人群的力量,大家都歸附這位仁君。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所以這樁事情全在自己,不在他人。特別是在別人都見不到的時候,要註意「慎獨」。李炳南老先生在【論語講要】裏引【禮記·中庸篇】說,「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君子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君子,就是因為在人家見不到的地方,他還是保持他的仁德,這是真正為仁。他能夠慎獨,人家看得到他、看不到他,他都是一個樣子,這才是真實的德行。只有真實的德行,才有這樣的感化力量。「詩雲」,【詩經】裏說,「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屋漏」是指一個房間的西北角,往往是安神主牌位的地方。「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尚且無愧於心」,就是「問心無愧」,何況是在有人的地方?這都是君子用的慎獨功夫。所以,「為仁由己」,「行仁」全在自己,特別是自己在獨處的時候,還能不能夠行仁?如果不能行仁,這個德行就不真實,不真實,就不可能有天下歸於己的感化力量。

這是李老先生在【論語講要】裏給我們用淺顯的話,也參照古註說明,讓我們中下根人比較容易理解。他與蕅益大師講的不一樣,蕅益大師是對上根人講的,因為這段話,是孔子對顏子的教誨,顏子是上根,孔子是把「聖賢心法」和盤托出,我們後面會講到,我們先接受淺顯的,打個基礎,然後才能夠直下承當孔子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