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紅石榴」張曉燕,獲國家表彰

2024-10-01文化

今年6月的一天,甘肅嘉峪關烈日當空。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張曉燕,帶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走上嘉峪關關城。歷史的溫熱、文化的厚重、長城的壯麗,自張曉燕的講述中流淌而出。

多年前,張曉燕跨越1800多公裏,從老家河南禹州來到嘉峪關,成為一名講解員。長城腳下,她一紮根就是22年。這期間,她的標簽也在不斷增加——講解員、副研究館員、甘肅省三八紅持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紅石榴」宣講員……

在9月27日舉行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張曉燕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表彰。

是什麽原因讓張曉燕從中原大地走向西北?自稱內向的她,怎樣一步步在講解員的崗位上做到爐火純青?多年的工作中,張曉燕如何把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融入文旅工作?9月26日,張曉燕向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講起她的故事。

結緣嘉峪關

張曉燕第一次來到嘉峪關長城是在2001年7月。當時,景區門票20元一張,景區外圍門票5元。在當地朋友的建議下,張曉燕決定在外邊「轉一圈」,沒承想,這「轉一圈」讓她和嘉峪關結下了不解之緣。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長城,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夏季的嘉峪關草木茂盛,關城前蘆葦搖蕩,一汪清水自九眼泉緩緩流出,城樓聳立、高大神秘。歷史穿越眼前的實景走進現實,一股奇妙的感覺包圍著張曉燕。

「這時我看到一個導遊舉著旗子,從城門進去了。門裏是什麽我不知道,對我來說特別神秘。我就想有一天也能像她一樣,能進去了解景區,還能給遊客講解。」一顆種子埋在了張曉燕的心底。

巧合的是,那年年底,嘉峪關文物景區招聘講解員。訊息傳到張曉燕耳朵裏,沒有猶豫,她報名了。過關斬將,張曉燕從200多人中脫穎而出,2002年3月正式開始培訓,她的命運從此和嘉峪關牢牢綁在了一起。

講解員的工作不好幹。夏天烈日暴曬,冬季朔風呼嘯,一趟關城爬下來對體力考驗極大。來不及多想,正值青春的張曉燕,一頭紮進了講解工作。

「每天七八個團,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一年365天不閉園。中午吃飯,遊客可能突然來找講解,放下碗筷就奔赴關城了。」天長日久,張曉燕卻從未心生抱怨。她說:「每來一個團讓我講解,我都感覺是在赴一場約會,那種狀態裏我特別開心。」

張曉燕為小朋友講解嘉峪關關城。受訪者供圖

問她20多年是怎麽堅持下來的,張曉燕說:「最大的動力是熱愛,當你真正熱愛一件事,又可以從事這樣的工作,這本身就會給你很多幸福感。熱愛就是最好的老師。」

時間見證了張曉燕對講解工作的熱愛。漸漸地,當時一批招來的20多人陸續轉崗或離職,張曉燕卻二十年如一日地奔走於關城內外,根越紮越深。

講解有「段位」

別看張曉燕如今是景區裏「問不倒」的講解員,其實為了做好講解工作,她一度從「i人」轉變成了「e人」。

「因為性格內向,不善表達,幹這個工作我是一點點克服的。」張曉燕說,從背誦講解詞到改善表達方式,背後都是大量的練習,「對著鏡子練說話」更是常態。

為了普通話說得更標準,多年來張曉燕堅持練習,直到現在從未間斷。她特意參加各類講解比賽、演講比賽,從成績普通到如今的得心應手。

講解是分不同層次的,張曉燕不滿足於已有的「段位」。

一次,在講解嘉峪關長城的古代軍事防禦作用時,一位「關外」來的遊客開玩笑地說:「這就是防我們的。」

雖是玩笑話,卻引起了張曉燕的反思。她當時想,如果只是簡單地講述長城的防禦作用,是比較狹隘、有失偏頗的,應該讓遊客更全面、深刻地理解長城,讓他們明白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如何一步步構築起來的。

想定之後,她隨即向遊客講起長城的歷史、文化、經濟等多方面的作用。講到長城是連線兩邊民族的紐帶和橋梁、是維系關內關外秩序的象征、促進了絲綢之路貿易的暢通……

她進一步舉例,清乾隆年間,土爾扈特部東歸,安置在伊犁河流域,短期內要從全國調撥大量支援物資,自嘉峪關而出。平時城門有嚴格的開放時間,但是那段時間為了物資快速運轉,城門晝夜開放,這背後正是對兄弟民族的關懷。長城不再是最初的軍事防禦作用,而是一座和平友誼之關。

「一席話講下來,遊客連連點頭,相信他們對長城的認識、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識也更加深刻了。」

景區講解,是連線歷史與現實的獨特人文知識傳播方式,就是在這點滴之間,張曉燕對講解工作的認識越來越深,她對講解詞的琢磨也從未停止。

2021年9月的一天,張曉燕被突然通知去講解,到了現場才知道是要給國家民委的領導做講解。過程中,她了解到對方是到當地檢查相關工作,於是張曉燕話鋒一轉,從淺層地講景點,轉為穿插介紹景區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甘肅省第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景區試點等身份發揮的作用,講到如何講好長城故事、講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的故事。講解圓滿成功。

那是張曉燕第一次嘗試把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融入講解詞當中,從此她更加有意識地去研究和學習相關知識、完善改進講解詞。推敲琢磨史料、實地考察文物、學習嘉峪關歷史、了解發展現狀和政策,成為她工作之余的日常。在講解的「段位」上,張曉燕不斷摸索,逐漸成長為「專家型」講解員。

22年來,張曉燕已經為近30萬世界各地遊客講述長城文化中的中華民族故事。越是了解歷史,她越感受到嘉峪關這座城市之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獨特位置。

「我在梳理古代、近現代的歷史過程中,越來越感到,在嘉峪關,民族團結進步、民族融合發展的事例屢見不鮮,其中很有名的就是藏胞報礦的故事。」張曉燕說。

嘉峪關市因礦建企、因企設市、因關得名。1955年秋,原西北地質局645隊地質員秦士偉等同誌,就是經藏胞報礦後發現了樺樹溝鐵礦。同年12月,甘肅省委將該地命名為鏡鐵山,鏡鐵山礦正是嘉峪關這座城市的創業起點。

每每看到這樣的資料,或是在講解中遇到有趣的提問,張曉燕都會記錄下來、深入探究,積少成多、匯涓成河。

參與嘉峪關市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成為張曉燕學習和發揮才能的另一個契機。期間,她和同事設計多個文創產品,巧妙地將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融入其中。

「比如我們設計了一款茶葉,叫定城磚桑葉茶。嘉峪關魏晉墓旁有一個桑園,1700多年前那裏就種桑養蠶,墓葬裏磚壁畫上記錄的就是鮮卑等族人采桑護桑的畫面。我們用桑樹做成茶葉,茶餅的形狀取自嘉峪關關城充滿傳奇色彩的‘定城磚’,因此起名定城磚桑葉茶。」張曉燕興奮地說道,「你看,定城磚是嘉峪關的標誌之一,采桑的歷史又表明嘉峪關自古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我們把這些元素都凝聚在了一塊茶餅之中。」

這段工作經歷,也為張曉燕整理多年積累提供了思路。2022年初,張曉燕編著的【交融·交匯·交響——嘉峪關文物中的民族團結故事】出版。她選取了90件嘉峪關境內的文物,講述文物背後民族交往交流的故事。

「我給這本書起了一個副標題——嘉峪關下牧草與麥浪的交響,牧草和麥浪代表遊牧和農耕兩種文化,民族間的交流交往,就是在這交響樂般的互動當中越來越緊密。」

今年4月,張曉燕被聘為「紅石榴」宣講團成員。受訪者供圖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張曉燕仍在努力的路上。這些年,她出版個人專著,發表專業論文30余篇,承擔省市級課題10項,策劃「我在嘉峪關修長城」戈壁石藝畫主題文創展……

而對於講解員這個「老本行」,張曉燕的想法很單純:「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工作、融入日常,在每一次講解中講好長城故事,講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用點滴的力量影響更多人,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