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郭靖為何不把當年的真相告訴楊過?你看金庸刪了何人,產生了漏洞

2024-06-30文化

常有人說「武俠故事俗套至極」,甚至故事中的某些劇情從上帝視角來看,壓根就是強行制造誤會,推動劇情的往往都是一個又一個的誤會,明明三兩句話能說清楚的故事,非要寫個四五十回,著實荒謬。

事實確實如此,以【神雕俠侶】為例,郭靖和黃蓉是知曉當年楊康之死的真相的,可當楊過懷疑起自己父親之死與他們有關時,他們卻總是支支吾吾絕口不提,以至於後來引出了諸多悲劇。

(楊過、黃蓉劇照)

所以郭靖和黃蓉到底在顧慮什麽?當年的他們為何不直接將真相告知楊過呢?

一、被掩蓋的真相

事實上順著【射雕英雄傳】的故事讀下來,楊過與郭靖夫婦本不該有什麽矛盾,畢竟原著最後一回中,穆念慈抱著那嬰兒登場時,還是郭靖夫婦給那孩子起的名字。

並且他們二人與穆念慈之間也沒有什麽矛盾,比如當時郭靖夫婦還邀請穆念慈一同前去桃花島。

書中只道是:「黃蓉邀穆念慈同去桃花島,郭靖自告奮勇,願收楊過為徒,傳他武功。穆念慈見靖蓉二人神情親密,對己一片真情好意,但想到自己淒苦,說道:‘郭大哥肯收這孩子為弟子,真是他的福氣。咱們先拜師父!’抱了楊過,向郭靖拜了幾拜,說道:‘孩子太小,現下來桃花島不很方便。日後一定來投靠師父、師娘。’」

(黃蓉、楊康劇照)

你看,楊過拜師郭靖都不是他後來與郭靖夫婦重逢才有的事,而是在他身處繈褓之中時,就已經拜了郭靖為師,可以說他們兩家根本不是世仇,反而是世交。

至少穆念慈是深明大義的,沒有將楊康之死歸咎在郭靖和黃蓉身上,他雖愛那楊康,卻也知道楊康的為人,確實是他偷雞不成蝕把米,被軟猬甲上的蛇毒毒死,他是罪有應得。

所以穆念慈不會將這「仇」算到郭靖夫婦頭上,更不可能對楊過傳輸「要報仇」的觀念。

二、解釋不通的情節

然而到了後續的劇情中,楊過不止一次想要了解此事,郭靖夫婦卻也依舊是含糊其辭。

比如郭靖送楊過去全真教學藝時,楊過便將此事說破,大膽發問,書中只道是:「楊過道:‘郭伯伯,我想請問你一件事。’郭靖道:‘什麽事?’楊過說道:‘我爹爹是怎麽死的?’ 郭靖臉上變色,想起嘉興鐵槍廟中之事,身子微顫,黯然不語。 楊過道:‘是誰害死他的?’郭靖仍然不答。楊過想起母親每當自己問起父親的死因,總是神色特異,避不作答,又覺郭靖雖然待己甚為親厚,黃蓉卻頗有疏忌之意,他年紀雖小,卻也覺得其中必有隱情,這時忍不住大聲道:‘我爹爹是你跟郭伯母害死的,是不是?’郭靖大怒,順手在石碑上重重拍落,厲聲道:‘誰教你這般胡說?’」

(黃蓉、楊過劇照)

郭靖一聲呵斥,加上用掌力拍碎石碑,楊過也就沒敢再問了,可關鍵在於他能瞞得一時,又怎能瞞得一世?

事實上此時楊過既然已經發問了,他就大可借機將事情說清,也好讓楊過能安心在全真教學藝才是,怎會以武力威脅,將此事搪塞過去,這不是讓楊過愈發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嗎?

後來到了蒙古軍營一戰,那時的楊過是抱著「害死郭靖」的心態去的,若真這麽做了,他將萬劫不復,什麽「神雕大俠」也就不存在了,有的只是一個謀害了伯父的無恥小人。

好在他在動手前還是問了郭靖一句,只是郭靖又一次回避了這個問題。

書中是這麽寫的:「楊過心想:‘倘若他拿住了忽必烈,蒙古人投鼠忌器,勢必放他脫身。我再不下手,更待何時?’稍一遲疑,百忙中陡然想起答允過程英的話,又問一句:‘郭伯伯,我爹爹當真罪大惡極,你非殺他不可麽?’郭靖一怔,此時哪裏還有余暇細想,順口答道:‘他認賊作父,叛國害民,人人得而誅之。’」

此時郭靖要應對敵人,確實是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解釋,可事後呢?當他們逃出蒙古軍營之後,總該有機會將這事說開了吧?

(黃蓉、穆念慈劇照)

其實楊過會在郭靖應敵時提出這般問題,郭靖哪怕再蠢,也該知道他落得如此境地與楊過脫不了幹系,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一定要解釋清楚,否則這孩子必然會誤入歧途,走上與他爹一樣的老路。

然而,如書中呈現的那般,郭靖與黃蓉仍是不提此事,只任由楊過自己猜測,以至於後來又發生了諸多悲劇。

其實讀過連載版故事的人就會知道,不是金庸不想解釋,而是即便解釋了,也不過是拆東墻補西墻,因為以連載版的設定為準,楊過根本就不是穆念慈的孩子。

三、被刪除的女子

連載版中,楊過的生母名為秦南琴,那女子是個捕蛇女,曾與郭靖還有過些許曖昧,至於她是如何懷上楊過的。

書中如此寫到:「 原來南琴在鐵掌峰上被楊康所汙,竟然懷孕,回到故居後生了一子。她別無產業,只得仍以捕蛇為生,幸喜那孩子聰明伶俐,解了她不少淒苦。

(穆念慈劇照)

其實從楊過的人設也不難看出,他一點兒也不像穆念慈,反倒像是性格剛烈的秦南琴,那女子敢愛敢恨,甚至連載版中,幼兒時期的楊過就有徒手抓蛇的舉動,包括後來他遇上蛇雕相鬥時選擇救雕,也是因為他骨子裏流淌的是捕蛇女秦南琴的血。

這即是問題所在,郭靖夫婦要如何向楊過開口呢?說他母親是被父親玷汙了,才有了他?那少年如何經得起如此打擊?

金庸修改原著固然是為了讓故事更合理,可虛構的東西就好比一個個被編織起來的謊言,圓一個謊又得撒一千個謊,以至於造成了【神雕俠侶】中如此尷尬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