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道德經】第八十章:講述如何讓百姓安居樂業,穩定百姓生活

2024-06-18文化
原文: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xǐ)。雖有舟輿(yú),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譯文:使國家變小,使百姓稀少。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也並不使用,使百姓重視死亡而不向遠方遷徒。雖然有船只車輛,卻沒有必要去乘坐;雖然有武器裝備,卻沒有機會去布陣打仗;使百姓再回到遠古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態中去。使百姓有香甜美味的飲食,漂亮華麗的衣服,安逸穩定的住所,歡樂的風俗。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們從生到死,彼此也不互相往來。解析:本章主要講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不要想著不斷擴張成為榮耀的大國,而是堅持分封的諸侯國,在這個基礎上百姓過好自己的日子,大家相安無事。本章分兩部份來講述:


第一部份,「小國寡民」有點閉關鎖國的味道,在貿易全球化、技術交流國際化的今天看起來不合時宜,但是在戰國時代沒有這麽多的貿易和交流,連農耕工具都不發達的時代,做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來往也並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因為交流的只是一些為了利益而來來往往爭權奪利的人。結果帶給百姓的並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當時有了很多燒制的器皿,一方面用於吃飯、其次用於祭祀。在老子的話中,不用器皿,就是不用跑很遠去祭祀,因百姓長期在一個地方生存就有了故土之情,不願意到處遷徙。在國家穩定,老百姓可以解決生存的基礎上,就是有車船,也沒有乘坐的必要,因為我沒必要遷徙。交通工具的發達雖然增加了人流動的方便性,但如果在他的故鄉可以得到和其他地方相同的生活,那他乘坐交通工具去幹什麽?當然,老子沒有大眾旅遊的概念,所以是不主張大家遠行的,甚至覺得遠行是生活由於所迫,是流浪。雖然當時的各種武器很多,長矛、雲梯都有,但不希望用到他們,因為戰爭帶給百姓的是傷害,會使百姓流離失所,會使百姓失去耕種的土地、會使主要勞動力在戰爭中傷亡,所以戰爭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希望沒有戰爭,百姓在和平的環境中生活、耕作,不斷地了解和適應自然規律,得到好的收成,改變自己的生活條件。因為當時的主要工具的進步是用於戰爭,帶給百姓的是苦難,所以不希望這些進步的東西再給百姓帶來苦難,甚至希望百姓過結繩記事的生活。當然,這個時期與結繩記事的時代基本是相同的,生活與結繩記事時代沒有太大的進步,這也是老子對和平的向往。讓百姓過怎麽樣的生活呢?老子進行了描述:使百姓有香甜美味的飲食,漂亮華麗的衣服,安逸穩定的住所,歡樂的風俗。國與國之間互相望得見,雞犬的叫聲都可以聽得見,但人們從生到死,彼此也不互相往來。這是一幅怎麽樣的畫面?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應當是非常美好的,人們每天有飯吃,同時有衣服穿不至凍死,都有茅草屋住,傳承者祖先留下來的風俗習慣。這是一種渴望,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是難以達到的,但將這副畫面描述出來給與了人們一種想象,這幅畫面不次於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只是缺少了商業味道。這幅美好的生活圖,就是對戰國之後兩千年時代的人都是一副美好的畫面,這幅美好的畫面無形中讓百姓產生渴望,這麽美好的生活誰不向往?雖然戰國時代百姓過的怎麽樣我們不清楚,但這幅畫面中的生活我們達到也是沒有多長時間,就在上世紀初期人們的生活也沒有這麽好,何況在戰亂的戰國時代。家家種好自己的地,就那麽簡單的農耕工具,也大多是自己制造,耕牛是自己餵養,實際上也就沒必要去很遠的地方找到更好的生產工具,因為其他地方也是一樣。國與國之間沒有戰爭,相互和平,那麽到其他國去幹什麽?可能只有遊學的孔子需要遠遊,大多數人、尤其是老百姓根本就不需要乘坐交通工具;糧食的交換在本地就可以完成,同樣沒有必要做多大的交流。所以老子提出了「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是一副美好的願景,這樣做也就不會發生戰爭。百姓之間雖然不往來,不做太多貿易,但和平的社會使百姓的生活可以得到改善。人們的舒適度就會增加,相應幸福感就多了。老子版的清明上河圖給諸侯和貴族們提出了要求,希望他們努力使他們管理的國家達到這種狀況,使百姓的生活穩定、幸福感增加。但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各國相爭、戰爭不斷的年代,這個狀況是難以達到的。圖片來自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