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錦繡中國年 | 新年第一問:龍究竟是什麽?

2024-02-15文化

不管龍究竟「應該是什麽」,飛龍在天,寓意著強大與文明,跨越了時間和空間,最終成了維系全球華人的精神紐帶。

撰稿|Anne

尊貴、威嚴、剛猛矯健的神獸,騰雲駕霧,呼風喚雨。

這是中國人認可的「龍」的形象。

從遠古到現在,遨遊史海的龍,遊著遊著,也就遊成了民族的圖騰。

龍應該長什麽樣?

「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這個說法,走混搭風。

是蛇吧,聞一多覺得;是蜥蜴吧,唐蘭覺得(那哥斯拉怎麽辦);是蝸牛、鱷魚、馬、魚、蠶、豬……吧,其他學者覺得(你們夠了)。

不管龍究竟「應該是什麽」,飛龍在天,寓意著強大與文明,跨越了時間和空間,最終成了維系全球華人的精神紐帶。

上圖:2024年豫園民俗藝術燈會上的龍。

從「帝王專屬」到「只是尋常」

新石器時代,中國的文化發展,並非黃河流域一個中心,而是「滿天星鬥」。所以,龍的原始形象,不是單一的。

「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是只要受過義務教育的各位同學的老朋友了,他也是黃帝的八世玄孫。談到大禹的出生,堪稱一例「男產科剖腹產」的奇跡。根據【山海經】的記載,大禹的父親鯀由於治水不力被帝堯派祝融懲殺,屍身三年不腐。膽大的吃瓜群眾剖開鯀的肚子想一探究竟,好家夥,大禹biu一下蹦出來了。同時,頃刻間,鯀化為黃龍,飄然遠去。

【山海經】又稱,燭龍眼睛一睜一閉,日夜交替;燭龍一呼一吸,冬夏轉換;真·厲害了我的創世龍也。而寫到大禹治水的光輝業績,【楚辭】直接cue了應龍,「應龍何畫?河海何歷?」東漢文學家王逸分析指出,這句大概是提醒,當年,應龍甩動尾巴在地面上劃出溝壑,助力大禹疏水。

上圖:2024年豫園民俗藝術燈會上的龍。

南朝【述異記】雲:「水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三國時期的【廣雅】表示:「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由此可見,應龍是龍作為神奇物種經千年「發育」的終極boss形態,長有翅膀。此外,【四庫全書】為應龍賦能足以開天辟地,【錢塘集】為應龍賦能足以淪陷萬物,【淮南子】把輩分一排,更不得了,「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羽嘉生飛龍,飛龍生鳳凰」。鳳凰是飛禽之始,麒麟是走獸之長,也就是說,所有飛禽走獸面前,應龍都能傲嬌地來一句:「我是你爹。」

南方人不該忘記應龍:相傳,應龍曾輔佐黃帝殺蚩尤,斬誇父,故而無法重返天界,從此退居南方,所以南方多雨。

到了夏商之交,隨著國家政權的形成,龍的樣子逐漸統一,日趨定型,「代表作」包括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龍。至春秋時期之前,龍依然保持著爬行動物的特點,蛇身獸頭,結構硬朗,融粗野與狂放、暴力與恐怖於一體,霸氣側漏。

龍與皇權發生聯系,始於秦始皇嬴政被稱作「祖龍」,以及大漢開國天子劉邦的出生,被神化為其母在野外與「交龍」這樣又那樣了。到陳壽撰【三國誌】的時候,史書上龍的現身往往預示著宮廷之變。如【魏書】文帝紀,延康元年(220年)三月「黃龍見譙」,即被視作魏王受禪代漢之征驗。而小說【三國演義】開篇的場景,也是青蛇蟠於禦座:「建寧二年四月望日,帝禦溫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風驟起,只見一條大青蛇,從梁上飛將下來,蟠於椅上。帝驚倒,左右急救入宮,百官俱奔避。須臾蛇不見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

在唐代以前,百姓常有穿戴龍紋者。宋元時期,龍有足、有角、有爪的形象基本固定了下來,也開始被皇家「壟斷」。宋仁宗曾下達詔令,禁止女性以「奇巧飛動若龍形者」來做首飾。後來,宋哲宗亦下達詔令,不允許老百姓隨便使用龍的圖案;重臣可以破例用龍,不過只能是降龍,不能為飛龍。元代,龍徹底成了皇家禁臠。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規定「五爪二角」是龍?簡單,數據上調一調,整個三爪、四爪,看著像龍,嘿嘿,空子不就鉆好了嘛。

明清皇帝的畫像上,龍紋也全是五爪二角。且皇帝的冕服要「前盤圓龍一,後盤方龍二,邊加龍文八十一,領與兩祛共龍文五九」。清代,「龍袍」作為專用的服裝款式名稱獲得確定。清龍袍中,又以皇帝禦用的「品」字形、九條龍紋、十二章紋裝飾及四開裾的袍服最具「時代特色」。

如今,神龍走下神壇,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生肖、影視、動畫、玩偶、衣物、文身……龍元素可謂無所不在。而「龍的傳人」真正成為一種文化上的心理共識,大約也有上世紀80年代同名歌曲走紅的一份功勞。從1978年歌曲誕生,到1988年登上春晚舞台,這首歌傳遍了大江南北,更讓「龍的傳人」幾乎成了「中國人」的代名詞。

左圖:北京北海公園九龍壁上的龍。右圖:沈陽故宮清代宮廷珍品展上展出的清明黃緞彩繡平金龍棉龍袍。

「至高無上」但還是「也有煩惱」

瑞典地質學家、考古學家,被稱為「仰韶文化之父」的安特生,曾用風神與雨神的爭鬥來比喻東亞地區的生態特征。黃土地是風神的傑作,雨神則儼然黃土的克星。風神年復一年帶來黃土,雨神年復一年帶走黃土,二神的爭鬥直到今天仍未休止。時不時出現的泥雨現象,便是二神之爭勢均力敵、難解難分的實物見證。

旱災加洪災,就這樣成了中國千百代農人無法擺脫、必須攻克的宿命難題。民間流行的祈禱之詞常常是「風調雨順」,又因龍善變幻、能致雷雨,遂化身中國古代最主要的雨神,祈龍神不啻往昔最普遍的祈雨儀式。

能幫忙解決「吃飯」的根本生存問題,龍的地位當然至高無上。傳統民俗裏,它的身影處處可見——

正月正,舞龍燈。中國的春節有「舞龍燈」的習俗,最初就是祭祀、祈雨的一種儀式,後來演變為娛樂活動。龍燈鬧元宵,神州大地處處歡歌笑語。

二月二,龍擡頭。民間稱為「龍頭節」,又名「春龍節」「農事節」,表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祈盼豐收、國泰民安。

「龍」是怎麽「擡頭」的?原來,春回大地之際,室女、天秤、天蠍、人馬等星座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二月二,龍擡頭」指的就是這一組星。中國古代將天空分成東、北、西、南、中區域,稱東方為蒼龍象,北方為玄武象,西方為白虎象,南方為朱雀象,是為「四象」——此種「四象」,實際是把每一個方位的七宿聯系起來,加以想象而成。以東方蒼龍為例,它的七宿由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分別是龍角、龍身、龍尾等部份,其中的角宿就是這條龍的犄角。二月二的傍晚,蒼龍的犄角刺向天空,預示著春的降臨。

二月二這一天,為孩子理發叫「剃龍頭」或「剃喜頭」,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大人理發,也有辭舊迎新、帶來好運的寓意。

當天早晨,農人在院內用草木灰撒成糧囤圖形後,將五谷雜糧放在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預祝五谷豐登,倉囤盈滿。中國北方大部份地區的人家,一大早就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再回家點燈、燒香、上供——這種儀式叫「引田龍」,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蟲害。

人們還會「炒金豆」(炒黃豆、炒玉米),「家家鍋裏嘣豆豆,驚醒龍王早升騰,行雲降雨保豐收」。何故?傳說龍王不忍人民受幹旱之苦,義助降雨而被玉帝囚禁,並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炒好了的黃豆和玉米閃閃發光,豈非別開生面的「金豆開花」?

此外,當天的民間飲食多以龍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牙」,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蘇州民間則有吃「撐腰糕」的習俗,市民們以此寄托了腰板硬朗、平安健康的念想。

三月三,祭龍王。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把農歷三月初三作為祭龍日。特別是水族,在這一天各村寨都聚集到龍王廟舉行祭龍儀式,用豬羊供奉龍神,族長念祭詞,集體禱告,祈求無災無難,六畜興旺。

五月五,賽龍舟。龍舟競渡盛會,兩岸歡呼雷動。

六月六,曬龍袍。這一天人們要把衣服、書籍搬出來曬一曬,如此不易生蟲。「六月六,日頭紅,曬了衣物不生蟲。」

七八月間,中國多地都有「舞草龍」的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在苗族文化中,舉凡最大、最高貴、最有本領、最神聖者,不拘是動植物還是器物,都可被尊稱為「龍」。舉個例子,傳說中盤瓠和帝辛之女結為夫婦,繁衍出南方地區各民族,盤瓠是苗家人的祖先,喚一聲「龍王」不為過。苗龍形象多變,本事也大,除了能送子,還能保收減災。是以,在黔東南地區和湘西苗區,「招龍」(也稱「引龍」「接龍」)的儀式時常舉行,請龍進寨進家,守護一方。

上圖:劉旦宅【柳毅傳書圖】中的龍女形象。

看到這裏,大家估計會覺得做龍真好。但典故雜談、筆記小說裏的龍還有另一面,龍有龍的煩惱。

「(顓頊)乘龍而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秋冬乘馬」,以及西王母頭戴玉勝,神色安詳,座下左虎右龍,身軀靈動,皆仰首張口嘶吼狀等等,說明了龍不總是高高在上、無拘無束的,在很多情況下,龍也不過僅是一輛「專屬豪車」而已。

唐人【柳毅傳】裏的龍女更慘:「妾,洞庭龍君小女也。父母配嫁涇川次子,而夫婿樂逸,為婢仆所惑,日以厭薄。既而將訴於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禦。迨訴頻切,又得罪舅姑。舅姑毀黜以至此。」科舉落第的柳毅一聽,同是天涯淪落人(龍),頓起憐香惜玉之情,堅持要替龍女將訴苦信送到她遠在千裏之外的娘家。故事的結局麽是俗套的HE(大團圓):柳毅和龍女結婚了,「後居南海僅四十年,其邸第、輿馬、珍鮮、服玩,雖侯伯之室,無以加也。毅之族鹹遂濡澤。以其春秋積序,容狀不衰。南海之人,靡不驚異」。

【西遊記】中,龍族雖興雲作雨,富有四海,坐擁無數奇珍異寶,實際地位卻是卑微的、尷尬的。他們面對天庭唯唯諾諾,面對取經團隊的「call你沒商量」隨叫隨到。這是因為在佛教六道輪回中,龍屬「畜生道」,比人的地位還要低,必須努力修行,方能修成正果。

無論是「貴」是「賤」,龍年到了,合該輪到龍做主了。祝屬龍的朋友們打破一切障礙,龍騰四海,更勝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