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是曉一【周易·文言傳】中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很多國學研究人員也發現,積善之家,之所以更幸運,往往都是因為自己家中有人曾得到了很好的幸運體驗,因此傳承下來的資訊中,能對美好的事物更加敏感,這是一種遺傳,也是一種潛移默化下來的能力,這就擁有了驅邪避禍的技能。
普通人快速成長,也想獲得更多突破機會,只能先從內在的更新開始,閱讀聖賢書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
曾一起下鄉的誌願者朋友們,在當時有一個想法,要把我們在幸運人生遇見的美好記錄下來,分享給同樣幸運的人們。
只是多年來,這個幸運文化的記錄,隨著大家的分散,很多檔都遺失了,包括我自己,也從中山到了南寧。
幸好,這一次,有機會一起整理出來,又看到積善之家的共性。
也許是年歲增長了,體會也更多一些,我又在之前記錄的三個共性中增加了兩條,這次一起分享5個積善之家的共性,給幸運的你。
01
遇善
社會一直在快速發展,今天與明日,也可以相差很大,同時也讓更多的人感覺到了壓力。
但壓力與機遇並存,幸運的人積德行善,有時不只是全憑自己的一顆真心,會因 一念善心起,萬般福報來, 也有人說,行善才是真正的,決不會有虧損的投資。
在我們身邊這些積善之家中,很多家庭並不是一開始就有很好條件,才做善事的。
特別是以前的社會,或者還有些農村地方,很多人家條件並不好,聖賢書讀得也不多,他們願意與人為善的主要原因,和我們大多數人差不多,為了求一個心安。
心安為福,很多事情,都是多面性的,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我們能做到的,就是 問心無愧。
遇到過善念的人,就像饑餓中得到過溫飽,那種感覺就能存下來,心裏總想再努努力,也許下一次還會再遇到,遇善知善,這就像種下了一棵希望的種子。
遇善之家都是有希望的家。
02
行善
遇善之人,往往因為心中有希望,知溫暖,而激發更多生活熱情,會因心存善念做出更多事情,在大數據的時代,證實這是大概率事件。
廣東有個詞,叫積陰德,意思是要多以善念,做些利他人的事,比如以前的讀書人,讀到【荀子·哀公】:「布施天下而不病貧。」就會去做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其他的事,修橋補路、救災扶貧等。
在當下的生活越來越好的條件下,很多人也在自發做這些傳遞溫暖的事,也許是日行一善,也許是用正能量思想。
越來越多的得到過善念的人,都越發清楚,心存善念 必有善行 善念善行 天必佑之。
所以,有很多的大家族,早於大家一步,在得到過幸運的甜頭以後,就一直把做善事,對家人善,對外人更善,把行善培養成為一種習慣,作為傳承長久的發旺家中的一個風向標。
長期行善之家,容易積善成德,而一個有高尚品德人之家又因此而受惠,人與家相輔相成。
因果之間,天道迴圈,好人有好報因此聞名。
03
完善
人生路上,幸運的人總是在風險中發現在更多機會。
魯迅先生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日本保險大師原一平曾說過:「越是發旺之家,越是對風險的意識更敏感,也會更早發現轉移風險的機會。
幸運的大家庭中,往往有底氣去做很多新的嘗試,也有更多機會去調整自己的角度。
事情只有相對,調對自己的方向才能找到自己合適的角度,才是正確的開啟方式,這些道理,在有底蘊的家庭中,就是實實在在萬事可行的托底寶座。
不停的嘗試,不停的調整整個家庭中合適的方向,及時發現漏米的口袋,才是低成本的減低耗損,家庭大船才更好的穩步向前行駛。
從開始的完善基礎,到完善機制,到完善發展,每一步都由家族人員在努力,一個好的家庭積累工作就這樣行成了。
04
積善
我們現在讀的了凡四訓和曾國藩家訓,都有講到一個好的家風,才是一個家族得以更好傳承的重要因素。
有人說,一個家能裝的東西都是有定數的,但積善之家說,如果容量是固定的,那就更加需要高質素來填充。
是啊,雖說都是一家子,一家好人與一家壞人的結果,不言而喻。
可惜,這個道理並不是每個人都懂。
因此,總有一些人誤入歧途的時候,那些高人此時是一句話都不會說,他們更相信因果在,一定有一天會得到驗證,不急於一時。
而積善之家,總是在明白道理以後,不只是在繼續積善,更是學善又善學,不斷去做更好的事,成就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家人。
積善之家除了知善遇善,行善,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積善,善學善用善積累,長此以往,形成積累,福澤深厚。
4個積善之家的共性,幸運的人才知道(收藏起來)慢慢學慢慢看。
孟子曰:"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生活越來越好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懂得修身齊家的重要性,知道的人都是幸運的,你覺得呢。
幸運文化,曉一說一,這裏是幸運的曉一,這段時間在整理、分享幸運文化,感恩有你一起。關註我,學習更多幸運知識。
擁有這3種能力的中年,沒人敢說他不值錢!
原來,有這4種特征的人都比較幸運,有些不是天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