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終止試圖向任何人證明自己

2024-01-10情感

絕大多數人都會有意識地或者無意識地做一些舉動,試圖在別人面前證明自己。

比如購買超越自己收入水平的奢侈品,比如參加自己根本就沒興趣的活動,比如努力做成一件讓自己很痛苦的事情。

這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無法一概而論。但大概率是相當不好的。

簡單來說,認知水平低於某個較低限度的人們,這樣做可能是好的。因為他們的人生可能永久性地停留在試圖獲取他人認可、然後獲得認可、然後滿足而幸福的迴圈中。

大家很容易就發現,這種幸福迴圈還是很不容易實作的。

對於認知水平高於這個臨界點的人們,這樣做一定是不好的。

這個認知水平的臨界點就是產生自主意識、知道自己想要什麽的程度。

為什麽對於認知水平高於這個臨界點的人們來說,試圖向別人證明自己就一定不好呢?

很簡單,向別人證明自己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項確定的成本,而它的收益卻是不確定的。

可能你做了證明自己(以下簡稱「自證」)的事情,你想示意的那個人(或者那群人)卻沒有接收到這個資訊,或者接收到了卻沒有反應。

那麽,這樣一件事情就白做了。

或者你雖然沒有做什麽,但是因為想要自證的這個念頭,而精神焦慮、甚至提心吊膽了很長時間,這也是無謂的沈沒成本。

憑空增加成本卻難以釘選收益的事情,如果是在工作領域或者金融投資方面,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精確地計算一番,然後堅定地舍棄掉。

人生的痛苦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客觀的不幸遭遇,另一類就是主觀的求而不得。

求而不得的痛苦絕大部份源自於追求了錯誤的目標。

錯誤的目標很少來自於個人的欲望,而大部份來自於自證的需要。

很多人努力讀書、努力工作、努力升職加薪掙大錢,為的就是獲得父母的認可,或者親戚朋友的認可。

這種帶著指標壓力去學習、去工作、去掙錢的經歷,是非常壓抑且容易讓人心生怨恨從而放棄的。

因為做任何事情,讓普通人堅持下去的最有效動力來源,就是正反饋。

當反饋來自於外部的時候,結果會變得非常不可控。可能自己明明考得很好,但是恰巧父母親心情不好,沒有給到應有的積極反饋,那就相當於收獲了一個負反饋,一個讓我們心生怨恨的反饋。

通常來說,一個人試圖透過學習成績好、工作好、掙錢好,而獲取父母(或者其他人)的認可,其根源就是來自於父母從小給的負反饋太多。

小時候就經常被父母這個指責、那個批評,內心的自信、開心、幸福等積極情緒必然缺失,精神世界的滿足必然空虛。

空虛的內心必然要尋找東西來彌補,而且人傾向於越缺什麽就越想補什麽。因此,小時候的正反饋缺失,就會成為一個人日後潛意識中不停地想要自證的源頭。

網上有句話叫做「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試圖自證的人如果展現在經濟領域比較在意,那就會購買超越經濟能力的奢侈品,從而將本來就很有限的經濟資源投入到了產出極度隨緣的領域。

在人際關系領域比較在意的人,就很容易被別人的意見牽著走。比較顯著的一種體現,就是頻繁的參與各種社交活動,造成了極大的時間壓力,順便可能還有較大的經濟壓力。

在事業成就領域比較在意的人,就很容易投入過度的精力在工作中,可能導致健康和家庭關系方面的問題。

我們在這裏需要辨別一個核心問題:什麽樣的事情來源於自己最底層的真實需求?什麽樣的事情來源於自證的需要,而非自己真實的需求?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只要我們無法清晰地說出,我們想要一樣物品或者想要做一件事情,是為了滿足自己怎樣的底層需求,那就在自證。

舉一個例子,女性友人大多喜歡買包。如果想買一個包的原因非常清晰,比如喜歡它的設計感、顏色、材質,且找遍市面上的其他產品都不如這一個,那這就是一個滿足真實需求的消費。

這個消費完成後,會讓人滿足好一陣子。這個錢花了就值了。這項資源配置就是有效的。

如果想買一個包的原因並不清晰明確,而是因為別人買了、廣告拍得好、是某某品牌最新款式等無法明確說出某個效用點的原因,那就是一種自證行為。

因為別人買了所以自己也要有,是為了證明自己過得不比別人差;廣告拍得好、是最新款所以要買,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緊跟潮流,是個前衛的人。

這種消費行為所獲得的滿足感一般有效期非常短,甚至於完成消費的時候會有一種失落感。這就是一種典型的無效資源配置,就是資源浪費。

對於資源有限的普通人而言,完全可以將這部份資源配置到讓自己獲得感更強、更持久的領域。

在整體外部大環境高度不確定的時代中,我們普通人在工作方面和投資方面都不能太折騰。

這兩個方面瞎折騰,很容易讓自己從一個不太差的坑跳進一個很差的火坑。

尤其是在經濟大勢沒有明確之前,我們在穩住自己基本盤的前提下,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真正提升自己人生整體獲得感的領域中。

第一步就是要想明白自己最底層的真實需求。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辨識和剔除那些讓我們掉入自證陷阱的行為的根本。

人的底層需求分為生理和精神兩個方面。

生理需求就是衣食住行等方面。它是物質的,看得見摸得著的。

比如一件外套,面料是全羊毛的還是羊絨的,羊毛面料的支數是多少,摸起來舒不舒服,裁剪做工讓自己穿起來好不好看。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才是應該付費的領域。

人的底層精神需求之前的文章探討過,包括自主性、控制力、歸屬感這三項。

剛需購房有時候能直接滿足這三項底層精神需求:住在自己的房子裏有充分的行動自由,滿足自主性需求;自己的房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裝修布置,滿足了控制力需求;房子給自己家的感覺,滿足了歸屬感需求。

有時候,人們為了購買特定品牌的產品,號稱自己「為信仰充值」,這也算是在滿足歸屬感的底層精神需求。

如果這樣能給這些朋友帶來持久的獲得感甚至幸福感,那就祝你永遠保持這種信念吧。

這也可以延伸到追星領域。有些朋友在明星的粉絲團體中獲得了極大的歸屬感滿足。如果這個星能夠永遠追下去,那也是一種人生的活法吧。

自證是一種非常隱蔽的行為沖動,我們不一定能夠每次精確辨識某個行為沖動屬於哪一種自證行為。

所以使用排除法可能會更加有效的幫助我們終止自證行為。

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地想清楚我們的底層需求,真正能夠帶給我們獲得感的物質和精神體驗是什麽。

然後,我們就能透過排除自己真正想要的,來釘選自證的行為沖動,進而阻止它們。

有的朋友會問,搞這麽復雜幹嘛呢?我想自證就自證,想幹嘛就幹嘛,隨心所欲不好嗎?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隨心所欲」之後是什麽?怎麽辦?

所有人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資源有限。

即便是世界首富,時間資源也是有限的,人生的長度也是有限的。

每一個人都面臨資源配置的問題,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如何配置自己的資源。

哪怕窮困潦倒、身無分文的人,也有自身的生物能和時間資源可以配置。

生活在今天這個時代的居民朋友們,絕大多數都能安居樂業,我們追求的不就是人生的獲得感與幸福感嗎!

隨心所欲之後得到的極大概率是空虛,很大概率是後悔和痛苦。

不把自己真正的底層需求想明白,除了各種人生資源的可能浪費之外,很多行為都會掉入自證的陷阱,讓自己一番付出換來的只有失望、後悔、痛苦。

所以,終止試圖向任何人證明自己,把資源都配置到能夠給自己帶來真實獲得感與幸福感的地方。

(全文完。歡迎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