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有的學佛人總悶悶不樂,那是修學不得力的表現!

2023-12-09情感

最近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一個道理,就是人世間的事情,絕大部份都是看上去是有福氣的事情,但不一定真就是有福氣的事;看起來是不吉利的事,卻不一定就真的是不吉利。好事不一定就是好事,壞事也不一定就是壞事。這正如【老子】中言道的:「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福的旁邊依倚著禍,禍的裏面潛伏著福,說明禍與福是互相依存的,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這也就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卻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但是世間的普遍人,往往很難能夠體悟到這個道理,一味地只是在表象上,去追求好與壞。當表象上呈現出好的時候,就滿心歡喜,而不知這個好事呈現的同時,便已經在醞釀著不好的事了。當醞釀到一定程度時,表象上也就從好變到壞了,當好事消退壞事呈現的時候,又郁郁寡歡。人便在這患得患失當中,辛苦的度過這一生。

而對於修學想要解脫的人,如果你不能夠懂得這個道理。那你恐怕更加難以體會到,民國時期的弘一大師,他在臨終的時候,為什麽會寫到「悲欣交集,見觀經」的話?

世間的子女若長久和自己的親生父母離散,當有一天他和自己的親生父母,真的見面時,那一剎那就是悲欣交集的心境,是既流淚又開心。

修學的人因為想到自己還沒有得到解脫,所以感到生而為人的苦,這也是正常的想法。但如果生而為人,只是一味感受苦,而體會不到幸福的感覺,那恐怕也是修學有些偏了。

明朝袁宏道居士在【李子髯】中便說到:「古之達人,高人一層,只是他情有所寄,不肯浮泛虛度光景。 每見無寄之人,終日忙忙,如有所失,無事而憂,對景不樂,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緣故,這便是一座活地獄, 更說甚麽鐵床銅柱刀山劍樹也。」

修學之人如果總是郁郁寡歡悶悶不樂,在修學中感受不到喜悅,那恐怕這是一個修學無寄的人,也就是他在修學上沒有法的真實依止。如果能在法上有真正的依止,那你必定就會感受到法喜,縱然不能法喜充滿,那至少也是有法喜的味道,而不是一味的郁郁寡歡悶悶不樂。

就像一個結婚了的人,如果他沒有兒子,恐怕有的人家就會為此而悶悶不樂,甚至誇張的人家,還會覺得沒有兒子,那活在這個世間就沒有動力了。但對於修學得力的人,因為他有法水的滋潤,有法力的依靠,他不但不會對此悶悶不樂,反而覺得這是人間第一快樂。正如袁宏道先生【解脫集之四-王百谷】中言:「 此翁無子,身後得無他慮,是人間第一快活事。

在經典【遺教經】中也說到︰「汝等比丘, 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 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余,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汝等比丘, 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

因為我少欲知足,所以知足常樂。修學之人正因為有法水的滋養,自然會與法喜現前相應,乃至是法喜充滿。這個法上的喜悅,和世俗人五欲上滿足的喜悅,那是完全不一樣的。五欲上得到滿足的喜悅,是和外在物質利益掛鉤的,一旦五欲消除了,他也就會患得患失,變得郁郁寡歡。這和修學上的法喜完全不是同一概念,修學的喜悅和外在物質無關,完全是來自於內心的體悟。當然修學人,在生活上也會有悲欣交集之感,悲欣交集的心境,絕不是等到臨終才會出現。
民國時期的印光大師,在【誡初發心學佛者書】中也說到:「或有時心中悲痛起來,此也是善根發現之相,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則必著悲魔。 凡有適意時, 不可過於歡喜,否則必著歡喜魔。 」可見修學之人,內心應該不要過於偏悲痛,也不要過於偏歡喜,盡量要懂得處於中道,不要偏於一邊。

印光大師在【復劉慧焯居士書】還指出:「念佛極願寂靜,頗不合宜。 有此厭喧之病,現已發現病相。 若仍如此,久後則無可救藥矣。當靜鬧一如。在靜亦不怕有鬧來,在鬧時我心仍靜,而不生憎惡,則無驚厭魔事發生。若不速改,後當發狂。 念佛發悲痛,亦是善相,切不可常常如是。 若常令如是,必著悲魔。悲魔既著,終日悲痛,或至痛死。 此種皆由不善用心所致。



同樣,修學人太過於喜歡安靜,這也是不應該的。有這樣過於厭惡喧鬧的心,就說明已經出現了不好的狀態,如果仍然這樣下去,時間久了之後就怕難以解決。修學的人應當努力平等對待安靜和喧鬧,在安靜的時候也不怕有喧鬧來,在喧鬧的時候內心也覺得無所謂,而不產生憎惡,那就不會有驚厭的魔事發生。修學時如果內心感到悲痛,雖然也是善相,但不可以常常這樣,如果經常這樣的話,也就容易會著悲魔,悲魔一旦著了之後,那整天悲痛,人生可能就要痛苦死了,而這些都是由於不善用心所導致的。

總之,修學的人在心境上,應該盡量處於中道,既不過於歡喜,也不過於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