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所有關系的痛苦,都來自「雞同鴨講」

2024-07-27情感

所有關系的痛苦,都來自「雞同鴨講」

古語有雲:「道不同,不相為謀。」

行走於世,我們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

而其中最難溝通的,無異於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畢竟雞有雞的言語,鴨有鴨的話術,人有人的風雅,牛也有牛的喜好。

對於這些不同頻的人,不必同行,也不必纏結。

你若強行要和他們溝通,無益於在尷尬與痛苦中折磨自己。

01

與認知不同的人爭辯,是自我消耗

古語有雲:「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認知不同的兩人,不僅三觀有異,彼此之間的想法,更是常常南轅北轍。

於是你說服不了我,我也勸服不了你,此時的你,越想爭辯清楚,只會給自己帶來的更大的消耗。

小說家雪濤曾是一位銀行職員。

可他為了小說家的夢想,選擇了放棄這個鐵飯碗。

很快,這則訊息便成了大新聞。

有譏笑他的同事,讓他先去醫院檢查檢查腦子。

也有假意關心的親戚,親自上門「勸說」他不要沖動。

面對他人的嘲笑與不解,雪濤沒有解釋,而是始終保持沈默。

為了躲避身邊人的盤問,他搬出家一個人租了房子。

每天專心於閱讀、構思與創作當中,兩年內,一連寫出了十幾篇小說,讓原本笑話他的人目瞪口呆。

國學大師曾仕強 曾說:「寧渡七月鬼,不惹三季人。」

人與人的認知是有差異的。

你的節儉在別人眼裏也會成為摳門,你的無助在他人口中也會成為矯情。

所以,永遠別和一個與自己不同層次的人解釋自己。

懂你的人,無需多言;不懂你的人,說再多也是無用。

遇事轉身低頭,不必自討苦吃,才是深諳孰輕孰重的成熟。

往後余生,無需執著於向別人解釋自己,把精力放到更值得的事情上,這才是當下最大的清醒。

02

與立場不同的人講理,是互相折磨

坊間有句俗語,叫:「屁股決定腦袋。」

話說粗俗,理卻不糙。

人世間總是如此,所處的位置不同,同樣的事物也會在眼中出現截然不同的風景。

有這樣一個故事:

公園裏有一顆古松。

這時,結伴來了三個人,分別是商人,植物學家和畫家。

商人看到古松,便和朋友說起,這顆樹價值幾何。

植物學家看到古松,嫌商人俗氣,就介紹起這顆古松屬於什麽種類,生活了多少年月。

而畫家看到古松,則看不起商人俗氣,又嘲笑植物學家迂腐,只由衷的贊美古松蒼翠勁拔,說自己要怎麽將之畫下來。

三個人各自說著自己的見解,卻誰也不能說服誰,最終鬧得不歡而散。

站在不同立場的人,永遠看不出相同的畫面。

所以單單以己度人,最終得到的,只會是厭煩和疏遠。

古人雲:「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成年人的世界裏,多得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並非事事都要爭個對錯。

多多換位,體諒別人,理解別人,既是放下了我執,也是放過了他人,如此兩人之間多了真情,少了問題,是渡人,也是渡己。

03

成年人最需要的,是克制自己的糾正欲

在心理學上,有兩種 認知模式

一種是以自我為中心,既在意別人的看法,也敏感與自己的不同。

一種是即便不喜歡,但依然能保持尊重。

生活中,面對別人的誤解與不同,我們往往就會習慣性的「糾錯」。

可這樣一來,就會陷入第一種認知模式的陷阱,讓彼此的精力都被消耗,使災禍找上門來。

一家營業的酒樓門口,總是蜷縮著一個衣著破敗不堪的年輕人。

酒店老板是個熱心腸,便問年輕人為何不趁現在天冷,去找個拉煤的活計。

年輕人卻說:讀書人怎麽能屈身做這種事?」

老板聞言,糾正道:「你已窮困潦倒,還放不下讀書人的身段嗎?」

誰知年輕人反怪老板多管閑事,於是你一言我一語下,二人就吵嚷了起來,酒樓內的客人覺得十分掃興,於是紛紛起身離開了。

反應過來的老板不禁有些後悔,懊悔自己為何要多這一嘴。

人與人交往最大的忌諱,就是喜歡教別人做事,做別人的老師。

因為無論本意是好是壞,若是過於較真,常常就會事與願違。

故而孟子有言:「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管好自己的嘴,收回自己的手,克制糾正別人的欲望。

不能理解,就掉頭而走;不能同頻,就不必同行,

自己走自己的路,也讓別人走別人的路,相安無事,就能減少紛爭,相處和諧。

這樣不失分寸,不越界限,才是所有關系中,最舒適的相處方法。

古人雲:「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人際關系中,大多數的痛苦都源於自己一廂情願的雞同鴨講。

是自己那費盡心力的解釋,誨而不倦的勸告讓自己陷入內耗,讓自己備受折磨。

殊不知勸人難,勸己不言更難。

往後余生,只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生活才會有一番輕松明朗的風景。

願你只篩選,不教育,不改變,輕松做好自己,灑脫悅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