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不論男女,一個人的頂級養生:獨處

2024-07-09情感

作者丨小稚

獨處,是人生永恒的話題。

當我們說到獨處,首先指的是狀態上的獨處。如同周國平在書中寫的一樣: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能力。如果說,不擅長交際是性格的一種弱點,那麽不耐孤獨基本就可以說是一種靈魂的缺陷。

在平時的生活中,可能我們總是被很多人,很多事包圍著,看起來顯得很熱鬧,內心也很充實,但是這些東西,有可能都是虛假的,當一切散去,卻看不到內心真正的力量。

而獨處,就是尋找到這種力量最為有效的方式。

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需要置身於環境,置身於外界營造的氛圍中,獨處會讓他們最初的時候心裏很難受,就好像在經受酷刑一樣,一個人待不下去。

但是,只要能夠堅持下來,學會跟自己的內心對話,真正學會加納自己,享受獨處的時光,基本每個人都能在獨處中,獲取相應的能量。

能夠與自己對話,是一種整合自己內在的模式,哲學教人要立足於根本去審視世界,反省人生,這就是帶給人過內在生活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面對自身的時候,都沒什麽話說,沒有想要表達的感悟,那麽只能說明這個人的詞匯是匱乏的,表達欲也是貧瘠的,要是一個人同自己都無話可說,你認為這個人在面對人群的時候,真的能說出來什麽有意思的話題嗎?

其實,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心靈跟胃一樣,需要休息跟復原,獨處便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心靈,會在獨處中變得飽滿,個人的情緒感知力也會在獨處中變得豐富。

因此,對於我們多數人而言,不管男女,獨處都是一個人最為頂級的養生。

再者,當我們與他人交流的時候,免不得需要消耗自己的各項情緒,也會無端擔心自己的行為,是否在人際交往中做得足夠妥帖,有時也需要為了他人,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或者去傾聽個人並不感興趣的話題等等。

總而言之,不可能真的隨心所欲,這就是人際交往必須要註意的一些分寸,人如果活在環境裏,活在世俗裏,就會活在評價裏,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在意他人的評價。

而在意得越多,肯定對於自身的約束也就越強。

換句話來說,就越是苛刻於做自己。

因此,其實有些人在這個過程中,是會感到很累的,主要是心累。

而獨處完全不存在這些擔憂。

當你獨處的時候,你可以盡情地,隨心所欲地任由思維在廣袤的天地中暢遊,你可以任意跟誰對話,你可以暢談古今,你也可以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或者反省自己做得不好的某件事等等,你自己可以完全做決定,同時不必有任何心理負擔。

獨處,會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放松,就算有的時候,想的話題是比較乏味的,但是那也沒關系,反正是自己承受,無關他人,你不需要感到任何不安。

而如果跟他人聊天的話,你感覺到自己說的話題,比較乏味對方不愛聽的話,可能相對應會反思自己,會趕緊停下自己的話題。

要是有些人,再有一點討好型的性格,甚至會變得比較小心翼翼,下次說話的時候格外註意,生怕自己再說了什麽無聊的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能夠獨處的人,才是真正學會享受人生的人。

其次,所謂的獨處,應該還有靈魂上的獨處。

而靈魂上的獨處,是狀態上獨處的昇華。

當一個人能夠在靈魂上獨處的時候,漸漸就會意識到一個道理: 人這一輩子,不管跟誰過,最終都是跟自己過。

就算你看起來擁有很好的朋友,很好的戀人,有很多共同的興趣愛好,但是你們的心靈其實還是無法共通,他人永遠都不可能真的理解你的感受,你始終是孤獨的,你也需要在自己的世界裏,在遇到很多事的時候,安靜地過冬。

你不能奢求外人的感同身受,事實上,就算別人跟你經歷過完全相同的事,如果你們當下的狀態不一樣,比如這件事在對方那裏,已經過去很長時間,而在你這裏的話卻剛剛經歷,此時對方依舊不可能完全理解你的感受。

人的本質,就是孤獨。

而獨處跟孤獨,時常會有相應的掛鉤。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獨處是孤獨心境下的其中一種套用模式而已,能夠享受獨處的人,基本也都能享受孤獨。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孤獨也是能夠給人生帶來巨大成長跟力量的。

最後,用周國平的一句話來作為總結吧:在交往中,人面對的是部份和人群,而在獨處時,人面對的是整體和萬物之源。

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