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人老了才明白: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其實只有一種

2024-07-28情感

-

看過一則很有深意的故事。

男人參加公司內部比賽,得了一等獎,可他並不高興,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郁癥。

明明得了獎,為什麽不高興呢?

原來,他得了公司內部獎後,有人說,又不是公開比賽有什麽高興的。

又有人說,又不是國家比賽,有什麽可高興。

還有人說,又不是參加了世界級比賽,有什麽得意的。

別人說的話,逐漸改變了男人對「幸福」的定義,於是自己明明擁有不少,卻沒有辦法真的開心起來。

究其根本,是活在了別人的眼裏。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 不在 少數,有些人努力很久,本來十分滿足,卻在發現自己不如別人的時候變得沮喪。

有人擁有很多,本來十分幸福,卻在發現別人擁有更多的時候變得不滿足。

到了最後很容易發現,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其實只有一種——不是什麽都有的人,而是那個不在乎他人眼光的人。

不在乎他人眼光,是一種「清醒」

曾看過一個話題:

為什麽有些人擁有很多,卻不幸福?

答主@Tina回答道:

「大概是因為有些人終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該要什麽,於是哪怕擁有,也無法真的滿足。」

因為這個回答,想起曾看過的關於「漁夫和富商」的故事。

富商遇見了在海邊曬太陽的漁夫,對漁夫說道:「這麽好的天氣,你怎麽不出海了?」

漁夫答:「今天的任務完成了,我休息休息。」

富商聽後,開始耐心地對漁夫說:「你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如果你今天努力出海,加油攢錢早點雇人幹活,你成了老板,豈不是更加幸福?」

漁夫聽了富商的話笑了笑說道:「我為什麽要當老板,我對現在的生活挺滿意的,這就是我所追求的幸福。」

漁夫的一席話,深深打動了我。

古羅馬演說家克勞狄曾說:

「自然界給了每一個人幸福的機會,人們都知道,卻不知道如何得到它。」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按「世俗」的眼光去活。

別人說有錢更幸福,於是努力掙錢;別人說升遷才幸福,於是努力工作;別人說學歷高才幸福,於是不斷提升學歷。

但很多事是沒有盡頭的,倘若用「優秀」來定義幸福,那麽便不會存在真正幸福的人,因為永遠沒有最優秀的人。

那些不在乎他人眼光,沒有活在別人世界裏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麽,這才能在到達目的地時 ,感覺到由衷的滿足,這種「清醒」才是很多人所真正需要的。

不在乎他人眼光,是一種「通透」

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老太太,每天愁眉不展,鄰居問道:「你有什麽煩心事嗎?」

老太太說:「唉,沒辦法,大女兒賣布的,一旦下雨生意慘淡,我愁啊!小女兒又是賣傘的,一旦天晴收入太少,我也愁啊!」

鄰居聽到後說:「那你為什麽不試著想想,下雨天你的小女兒收入高,晴天你的大女兒更幸福呢?」

老太太聽完後,內心的郁結立馬被疏通,從此她很少發愁。

奧姆斯·奧本海姆寫過這樣一段話:「愚蠢的人,從遠處尋找幸福;聰慧的人,從腳下植根幸福。」

活得越是通透的人,越能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因為他們更清楚自己擁有什麽,而不是只盯著自己所沒有的哀愁。

正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

她不到兩歲時,便因為生病失去了視覺和聽覺,可她並沒有放棄自己,她慶幸自己還有讀寫與思考的能力。

透過寫作,她一點點成就了自己。

失去聽覺和視覺,是令人難過的,可海倫·凱勒同時也是幸福的,因為她緊緊盯著自己所擁有的美好,用力去擁抱這個世界。

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此,越是覺得自己幸福的人,越能擁有更多幸福。

而那些總是覺得自己不幸,喜歡攀比,喜歡靠別人「定義」自己的人,哪怕再努力,也很難擁有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生活,該由什麽決定?

有些人覺得是「車」、「房」、「收入」,但過了四十歲的作家李筱懿卻有不同的看法。

當她因為工作過度勞累病到,當她擁有太多還是不幸福時,她才發現,真正的幸福取決於個人的主觀想法。

客觀想法,是給別人看的;主觀意願,才是留給自己的。

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別人的承認,一直想要活成別人羨慕的樣子,到了最後逐漸迷失自己,這才更加不幸福。

所以,那些真正幸福的人,其實都是不在乎別人眼光的人。

只有不在乎別人眼光,自己所擁有的,才是最好的;只有不在乎別人眼光,才能在世俗中,看見自己想要的幸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