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我們必須愛上點什麽,才能不辜負自己|對話崔慶龍

2024-01-02情感


什麽是「活著的感覺」?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 Rollo May 說:「如我所是」。意為:我了解自己,我感受自己的存在。我追求與價值觀相一致的、發自內心熱愛的生活,而與外界標準無關。

但這幾年我發現,這種體驗好像越來越少了。

豆瓣上有個問題叫 【如何擺脫人生停滯感】,網友描述說 「感覺看不到方向,過著一種平靜又絕望的生活,似曾空虛又停滯,還滿懷焦慮,渾渾噩噩在度日」。

當它能夠說中人們的普遍感受時,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如果我陷入了僵化的生活,感覺不到任何意義,該如何擺脫這種感受?

我們邀請微博上最受歡迎的心理咨詢師之一@崔慶龍聊了聊這個問題。他告訴我們:

「想要打破生活停滯感,你需要先選定一個錨點」。

崔慶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IAPSP 國際自體心理學學會會員。主要聚焦當代自體心理學和依戀心理學方向,持續研究母嬰互動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s) 及臨床心理治療間的理論和實踐關系。

01

為什麽越來越多的人找不到「內心熱愛」?

1. 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你如何定義活著(alive)?

崔慶龍: 心理學經常提到「活力感」,或是「喚起體驗(arousal)」。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身心狀態被充分調動起 來的樣子,它是一種有動力、有方向、有反饋的生存體驗。

2. 很多人說:上學時討厭讀書,長大後討厭上班。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總是「這也不喜歡,那也不喜歡」。然而當他真的什麽都不幹,同樣會產生強烈的無所事事、空虛、浪費生命的感覺。為什麽會「不知道喜歡什麽,只知道討厭什麽」?

崔慶龍: 人是很難對「討厭」這種感覺脫敏的, 我們可以忍受痛苦,但很難適應厭惡。 在自體心理學家 Lichtenberg 的動機系統理論中,厭惡反應( Aversive Reaction )是人類生存的 強大 保障機制,它是我們對外部環境,包括心理環境的中存在 的 威脅的預警裝 置。 也就是 說,我們永遠都需要知道自己討厭什麽。

喜歡什麽,則是一種由「本真自我」發起的情感沖動。 當一個人的這部份被遮蔽了太久,做了太多自己不情願的事、成全了太多他人的期望後,ta 就和自己的「本真自我」疏離了,因為這部份「本真自我」從來沒有機會被使用。

所以關系學派提出了「非我(not-me)」的概念,它代表一種被解離掉的經驗。我有時候問一個人,你上一次感覺到快樂是什麽時候?對方要想很久,這很不可思議。人怎麽會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怎麽會感覺不到快樂?

因為感受快樂的部份進入到「非我」區域,它沒有機會被使用。

我想起自體心理學裏所說的「自戀被挾持」,意思是我們因為讓別人滿足了,我們才能滿足,我們的成就和驕傲被人劫持了,被人拿去作為自己的勛章,我們則變成了幕後那個看著別人在講台上領獎的人。

所以這個關系被顛倒了,這個結構被固化下來後,就成了羅傑斯所說的價值條件化(Conditions of Worth)。 就像有的人只能做正事,稍微閑下來,或者做一點娛樂相關的事情就焦慮不安、自我譴責。

Ta 必須要一直幹「有用」的事。因為有用的事,意味著我們正在把自己的價值貢獻出去,雖然這樣不能得到最直接的快樂,但避免了內在的批評。

這也對應了你前面說的「這也不喜歡,那也不喜歡」,因為那本就不是為了自己的情感沖動所做的事情。

但如果什麽事都不幹,也會產生無所事事,浪費生命的感覺,這是因為這種經驗在過去會被評價為「不務正業」「不上進」, 它內化著一個評價者。

【瑞克和莫蒂】

3 . 在「下沈」年代裏面找到活力是否更困難?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如何影響一個人找到自己的能力?

崔慶龍: 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講,今天的年輕人所面對的都是一種真實的困境。

社會環境已經徹底改變,消費下降,就業供需失衡,年輕人的價值、能力和個人抱負沒有足夠大的施展空間。一個人一開始選擇的方向就可能不是基於自己「想要」而去實踐的方向。Ta 們選擇的空間變小了。

人在外部環境變得不確定性時,會優先考慮保全,做保守的選擇,而那些保守的選擇往往又不是我們發自內心喜歡的。

尤其是,當所有的人都參與到這個系統中時,彼此之間就會變成一種存量競爭。同樣一個工作崗位,別人幹了,你就沒機會了。很多人考公考編,其實就是一種安全策略,大家都想沖進那個安全屋裏,但是裏面的空間又很有限。

當所有人都在追求安全感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動機系統裏「探索和勝任」的那部份經驗沒有機會被使用,我們感受價值、體驗自我獨特性的部份也沒有被啟用。這些經驗本身就不是為了找自己,而是為了先讓自己安穩下來。

這也讓我想起了依戀心理學中的陌生情境實驗(Strange Situation),當孩子感覺到有作為安全基地(Secure Base)的養育者兜底的時候,才會啟動探索功能。這也是為什麽以前很多人願意拼搏,敢於試錯,因為社會系統裏有著這樣的冗余,有足夠大的虛擬記憶體,有 restart(大不了重新開始)的功能。也就是說,當人可以體驗到足夠安全,且冒險成本又不那麽大,挑戰未知的快樂是遠遠高於保守策略的。

你說,人活著不就是為了體驗快樂?哪怕先苦後甜都行,有這樣一個盼頭都可以。希望感是最重要的,它同時又能關聯和喚起一個人的雄心抱負,這是真正的自我才能發起的東西。

但很多人也想到,這個卷可能是沒有盡頭的,從年輕卷到 35 歲,還要防著中年危機,防著以後身體老了、病了。一旦卷起來,它持續的時間很長,投資回報率太低。 很多人一旦看清楚這個遊戲的性質,ta 就不玩了。

4 . 另一方面,社會上提供人性化工作方式的公司幾近稀少。現代人普遍感覺在工作中被困住。人們造梗說「上班是結婚的平替」;工作時「精神離職」,下班後才能開啟真正的生活,但這種「真正的生活」往往又以報復性補償收場。

崔慶龍: 我覺得這是事實。你可以把這種工作體驗理解成一種 「情緒剝奪」

我們對於親密關系的渴望得到不滿足,它被當下的社會語境和過去的傳統觀念復混成成了一個人們不太想碰的東西。其次,上班也不是我們熱衷的事情,這等於是你在用一個自己排斥的事代替另一個自己排斥的事,毫無體驗感可言,真正的需求也不能生發出來。

這些報復性的補償,就像是我們脫離了工具人的角色後對自己的安撫。 無 論是吃吃吃、買買買,還是刷刷刷,還有那些重口味影片,獵奇的段子,因為那時候人在精神上已經饑腸轆轆,只對這種心理上的「暴飲暴食」有感,對延遲滿足耐受不能。


▷ 來源:@搬磚少女王大錘

02

「不要輕言開始,因為信念感會被透支」

5 . 如果一個人與自己的感覺失聯,心理咨詢 是否可以提供某種「急救工具」或「長期工具」來幫助 ta 實作內心的重建?

崔慶龍: 心理咨詢肯定是 有這樣的作用的。 從關系層面來講,它 試圖在 當下時代語境裏, 幫助一個 人 找到 被充分接納 和心理支持的感覺。

雖然這是一個有條件的關系,付費的關系,但一個有勝任力的咨詢師,能夠給予來訪者的幫助也是實實在在的。

什麽是內心的重建呢?我想起來科胡特有本書叫【自體的重建】,它認為我們的內心世界就像一個服務於自戀(自我價值)發展的結構,有雄心抱負作為燃料推動,有理想目標作為方向引導,並且能夠透過自身的技能發展把二者銜接起來,形成一種具有連續性的動能裝置,這個結構也被稱為 「雙極自體結構」,它是一種「有價值體驗和活力體驗的精神面貌」。

但這件事並不容易。科胡特假設,無論是雄心抱負,還是理想目標,乃至技能,都需要受阻的情感重新被調動起來,也就是我前面所說的「本真自我的顯現」,需要把它們從非我的領域「召喚」出來,需要消除解離所造成的「部份重要經驗無法被感知和使用」的狀態,而這些都需要在一種自體客體關系的支持下重新實作發展。

因為我們過去沒有那樣的成長環境,所以咨詢師本質上扮演的是一種能夠讓心理成長過程重新啟動的心理環境。可以說,所有具有良好支持作用的心理咨詢關系,都在做這樣的工作。

6 . 不知道您是否聽過一個段子:當一個普通人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ta 通常會開始做兩件事:健身 +(再次)開始學英語。我看到這個段子的感覺是,因為被說中了所以感覺有點好笑。另一方面,仿佛打破僵化系統的動作,某種程度上也存在全國統一的樣版。

崔慶龍: 是啊,你知道為啥嗎? 因為這兩件事非常有獲得感 ,就像是打怪升級一樣,每打一只怪,給二十的經驗值, 打十只怪,就升一級。

我曾經聽一個健身達人說,健身是一件最劃算的事,投入多少就能獲得多少。你連續運動一個禮拜,就一定會在一個禮拜後收到反饋,不管是體重下降,還是精神狀態的改變,很少有事情是這麽直白、這麽劃算的。 我覺得它滿足了人的一種獲得感需要,它的預期很明確。

包括學英語也一樣,多背一個單詞,就有一分又進步了的感覺,在目前的環境下,連很多遊戲都做不到這種反饋性,你得氪金才行。而且它不僅僅是語言,它還包含了很多可能性,比如探索更大的世界,讀原版書,認識一些國外的朋友——這是對自己原有生活邊界的一個拓展。

我認為這是非常健康的一種動機。 雖然它有可能會被盲目地啟動,頻繁而多次地啟動,但這些行動本身是健康的。

7. 我註意到你在微博上傳達的一個觀點是,「不要輕言開始,因為信念感會被透支」。與市面上諸多建議,總是勸人先「小小地開始」背道而馳。這是否意味著,你認為擺脫人生停滯感的努力,需要異常謹慎地去嘗試?

崔慶龍: 不少勵誌書會鼓勵人們立刻行動,但忽略了它的一種反作用力: 如果一件事咱們失敗過太多次,就會破壞人的熱情或內驅力。

我想起以前玩一個慢熱遊戲的體驗。當時我心情浮躁,反復嘗試了三次後,再也不想碰了。所以我覺得「立刻行動」這個動作得分物件。如果是那種即時反饋的事情,那麽立刻行動無妨。比如你覺得屋子應該整理了一下了,你覺得自己該去洗個澡了,你覺得自己應該出去走走了。

而對於那些需要一個持久過程才能達成的目標,那麽立刻行動可能就會包含著陷阱。比如你可以立刻去健身,這沒什麽。但是如果目標變成你要減肥 20 斤,你關註的就不再是健身這件事,而是你最終能不能夠減掉足夠多的體重。 很多人減肥失敗,甚至過後暴飲暴食,就是對這種挫敗感的一種回應。

因為目標不同,我們對自己的評價方式也會不同。尤其是在那些很困難,很有挑戰的事情上,我們往往需要做好充分的身心準備,徹底最佳化自己的生活環境。

擺脫人生的停滯感,我覺得並不算一件小事。如果你想讓自己今天覺得舒服一點,那麽出去見幾個相見的朋友,吃點美食,做一兩件自己喜歡的事就夠了。

但你想要從結構層面擺脫這種停滯感,那就意味著你要建立一種全新的生存模式。不管是新的技能,還是新的關系,它都需要我們持續的投入和創造。一旦我們盲目切換了方向,但發現新生活也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種感覺會非常挫敗。

所以我覺得真正重要的是,看你只是想讓自己舒服一些,還是想長遠地擺脫這種生存境遇?後者必然是需要謹慎且長期主義的,雖然都是從很小的事情開始,但存在「你想動彈一下,還是想減掉 20 斤」的區別。

8. 如果一個人忍不住要改變自己了,是不是也跟「太痛苦了」有關?

崔慶龍: 我見過一些人,生活各方面屬於中上水平,但 ta 很厭倦,覺得生活無趣,一眼看到頭,對 ta 本人而言,生活本身已經沒什麽正反饋了。

但 ta 改變的動力很小,因為安全的成本太高了。有房有車,有家庭有孩子,有穩定的社會關系,有穩定的工作和還算小康的收入,但就是覺得沒什麽意思。 在這樣一個穩定的基本盤裏, 人或許會渴望一些東西,但又會抵觸變革。 因為代價太大,很多人是不敢承受的。

我不會強調苦難的好處,因為這對很多人來說不公平。一些人的痛苦,是真的被痛苦「圍剿」,被壓迫著不能翻身。

但我發現痛苦有一個作用,它會破壞原有的生存秩序, 讓你退無可退,不得不去找一條新的路。 比如心理學家布隆伯格認為一個人的心理成長,本質上就是原有結構不斷被破壞,且又能重新建構起來新的心理組織的過程。

痛苦也有類似的作用。它將一個人原本保留和幻想的空間全部破壞掉,你想待在裏面都待不住了。為什麽一個人願意長期待在一段糟糕的關系裏?因為還有希望,總是有那麽一點殘留的東西讓自己無法割舍。如果那份糟糕把希望的部份也收走,反而會讓一個人提前回歸到現實。

比如說一個人失業、生病、被遺棄等,它讓一個人絕望至極也走投無路,所有這一切都逼迫著他不得不去找新的系統,新的生活、新的關系。所以痛苦是非常無情和客觀的東西,真正讓一個人不同的是 ta 面對痛苦時的掙紮,ta 做出的反應和選擇。所以痛苦一柄雙刃劍,它可能給予一個人不能承受的挫敗,讓一個人長時間陷入受傷的退行狀態。而對另一些人來講,它能讓這個人重建生存框架和生活方式。

你說一個人忍不住要改變自己,是不是跟太痛苦有關?這是其中一種。還有一種就像願心, 覺得不該繼續辜負自己了,覺得自己應該過一種更好的生活,我覺得這是一種對自己的深刻憐憫和在乎,這種動力也非常強。

▷ 【我的解放日誌】

03

一年做好一件事就夠了,讓這件事變成「生活的錨點」

9 . 大多數人都會說:我想過一種 XXX 的生活,但很少有人會持之以恒地付諸實踐。支持人們將「願望」變成「現實」的關鍵動力是什麽?

崔慶龍: 記得以前學復 雜性心理學的時候, 有 一個概念叫 穩態(Homeostasis) 。 穩態就是系統更願意回歸的地方,就是在你做出各種嘗試和改變後,依然回到原點的那種模式。

我以前寫過一篇關於減肥的文章,大概描述了一種現象, 一個人的體重會長期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數值,不論在這個過程裏如何波動,好像停留的位置都差不多。 它看起來好像僅僅是體重這麽一個數值,實際上反映的是整個系統本身。

體重不單純是飲食問題,身材管理問題,它只是整個系統對映在這個維度的一個數值,它反映的是那個人背後的整個生活框架。

為什麽一個人會停留在差不多的生活裏,就是因為存在這樣的穩態。 偶爾你心血來潮想做一件事,但做了幾次後又放棄了。你想改變作息規律,好不容易調整過來了,遭遇了一次低落的心情,熬了一下夜後又回去了。你想學好英語,背了幾次單詞後又放棄了。說句題外話,英語學到一定程度是不再需要背單詞的,因為它成了生活的一部份,無論閱讀還是看各種英語節目,日常輸入量非常巨大。但只要還在背單詞,就說明英語還不在生活中,穩態中沒有它。

所以不能將願望變成現實的因素,就是你當下的穩態太過於強大,強到它可以自修復、自還原。就像安裝了還原精靈的電腦,不管你把它折騰到什麽樣子,只要重新開機一下,就立刻回歸原貌。

這裏也關聯了我們前面所說的痛苦為什麽會對一些人發生作用,因為它破壞了一個人的穩態。 就像心理咨詢中的突破,往往也需要一些破壞穩態的事情,比如自體心理學所強調的破裂-修復的迴圈行程,或者波士頓變化過程小組提到的從現在時刻到相遇時刻那種不可預料的湧現。

10 . 這樣聽起來,要找到自己的活力、熱愛、原始渴望是非常難的,比讓自己短暫地快樂一下難多了。

崔慶龍: 是挺難的,為什麽呢?你每天能看到無數種解法、建議、啟發,大多想要改變的人也一定在不斷搜尋、聆聽這樣的東西,但現在很多人依然沒有活力、難以熱愛,說明很多人並不能獲得它。

因為人心底深處有著維持自我不變性的動機,哪怕在你最想改變的時候。 我記得曾經有個人一直說自己一秒鐘都無法在現在的生活裏堅持下去了,但是每次來他都在那樣的生活裏。有時候他還會給我分享自己新讀到的書籍,裏面讓他感覺到被啟發,讓他突然好像領悟到了什麽,突然知道應該怎麽對待生活了,但是他依然還是受困於同樣的東西。

這也是人類心理復雜和玄妙的地方。有時候我們最想舍棄的東西,在另一個層面,可能又有著自己捍衛和留戀的部份。 這也是為什麽心理學會有哀悼(Mourning)這個概念,哀悼就是給留戀的那部份情感一個出口,一個敘事被回應,也被理解,最後才被放下的空間。

▷ 【戀愛假期】


11 . 在你看來,一個「打破人生停滯感」的好建議應該是什麽樣?

崔慶龍: 除了非常個體的心理創傷的影響,本來大多數人是不需要遭受這種困境的,本來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一種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無關貧窮和富有,而關乎自洽。

但今天每個人都進入了一種非常同質的生存框架裏,這就像每個人都在不約而同地擠進同一個避難所。 停滯感是我們獲取安全感,或者說是我們適應當下環境的一個結果。

不管是自體心理學還是人本心理學都相信,人類天生就有著向上生長的力量,只有在環境不適宜生長的時候,一個人的發展才會陷入停滯。 我們感覺到停滯,覺得無意義、無活力,是因為人除了安全感的需要外,還有著對於獲得感和反饋感的需要,這兩種動機都被滿足時,人才會安住在一種滿足中。

基於我們前面所說的穩態的道理,擺脫停滯感,就意味著我們要打破當下的穩態,就要變更獲得安全感的條件,因為人類對於安全感的追求是永恒不變的。

一個人對於安全感的需要是什麽? 也許一個人感覺到安全的方式就是不去社交,不去嘗試新的東西,不去做任何冒險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可能需要放棄一些眼前覺得最舒服的生活習慣。比如一個人厭惡學習,現在可能反而需要學習。厭惡學習是因為曾經是在為別人學習,但現在是為了自己學,這種學不是為了證明什麽,而是求知解惑,是為了獲得自己想要的那種能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

理想在今天可能是很多人都覺得荒唐的東西,但從我們生存體驗的角度來講,理想就像是這個世界裏還有你想去的地方,還有你的熱情能夠灌註的方向,不管它多大或者多小,它存在著就能把人心底深處的一些東西給立起來。

這個世界還有你想探索的東西,你才會去探索。就像很多人在學英語,但不知道具體要把它用在哪裏。我自己學語言,是因為心理學這個領域專業到一定程度後,它的源流基本上都在外語世界,你只能去那裏去尋找。

如果你對這件事感興趣,不妨把這件事視作是自己生活的一部份,比如看外語電影,玩外語遊戲,看外語書籍,把它當作是自己探索這個世界的望遠鏡和探照燈,而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

這意味著我們目前依然還願意靜下心來看一部好電影,願意認真讀一本書,甚至是願意打通一個遊戲。

有時候,你到了 1000 米的位置,可能才能看到自己想去哪裏。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到 900 米的位置就跑出去了,感覺沒有任何反饋。

很多領域都是這樣,它前期幾乎沒有任何反饋,但是一旦過了那個臨界點,就有一種一通百通的感覺。你依然會遇到困難,但那種困難是一種你能解決、知道怎麽解決、願意去解決的困難,而不是曾經那種讓人手足無措,甚至感覺到厭倦的困難。

▷ 【三流之路】


12 . 新年了,又到了立 flag 的時候。崔老師怎麽看待許願行為?

崔慶龍: 發願挺好的。因為它在你的情感上創造了一個期許,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你未來一年的行為。

但很多人會在今年許很多個願,但在那一年結束的時候,發現過去的生活還是一成不變。

所以後來我有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 一個人一年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讓這件事變成「生活的錨點」。

這件事是什麽?它一定不要為了響應外部的期待,而是「我看中的」「我在乎的」「完全為了我自己的」。 不要去給自己安排太多,規劃太多,一件事就夠了,那件事一定是一個可以創造新穩態的事,是你過去的生活系統中從來沒有真正存在過的事。 比如建立一個新的關系圈子,去一些自己從來不曾去的地方……這些東西最有可能改變穩態。

從發展的角度,也可以是掌握一個技能,獲得一種能力,把曾經一直想做但沒做好、沒做完的那件事給做成了。

一旦確定了這件事,就試著把它量化。 比如你認為這件事需要投入 1000 小時,那麽你就設定好每天大概需要完成多少,完成後可以給自己記錄積分。比如我做了 1 小時,我就獎勵自己 100 分,記錄在備忘錄上,當分數到達 1000、2000、5000、10000 時可以獎勵自己一下,大方地滿足自己的一些心願。比如送自己一件不舍得買的東西,就像是一個充滿贊賞和關懷的大人對自己的孩子做的那樣。 但這次不是為了那個大人做,而是孩子為了自己做之後,大人為 ta 驕傲,自己也為自己驕傲,要的是這種體驗。

如果那件事是你真正在乎、渴望的,你並不會抗拒這些安排,甚至其他所有事情都要為這件事讓路,把所有的系統冗余都讓給這件事。

如果一件事對你未來的一生都有助益,那就盡量把它做成,越早越好 。因為生活是一個相互關聯的系統,一件事往往可能成為更改全域的突破點。 當你有了新的自我體驗,別的方面也會發生聯動變化,這也是我曾經在很多人身上看到過的經驗,也是我個人的經驗。

13 . 這幾年,你持續做著有關「如何找到真正熱愛」的公眾表達。你現在最想傳達的是什麽?

崔慶龍: 我時常想起兒時的一些東西,那時候那種無憂無慮的快樂,充滿熱情與活力的狀態,我曾經也把別人的期待誤認為自己的方向,而現在,我卻一直致力於避免自己的異化,努 力維持自己的少年心性。

我認為在目前的社會語境下,太多人都遺失了它。

如果把人生看作是一個遊戲,那麽這個遊戲體驗已經太差了,如果這個遊戲要營運一輩子,那它的體驗不應該以這樣的方式延續下去。 它不應該是個多麽宏大和高遠的事情,讓這個遊戲變得好玩一些,應該是最基本的事情,是一個人天生就懂得的事情,只是我們在被動適應外部的過程裏遠馳難返。

所以在我們需要做好什麽的時候,我們更多需要的是一種 滌除玄鑒,去濁還清 ,一點一點卸掉掛在你身上的那些不屬於你的東西。也就是我們說的成為自己。

▷ 【 凪的新生活】


寫在最後

海德格爾說, 當我們根據他人的期望來指導自己的生活時,我們活著就是為了追隨「常人」。

常人的意思是:一種平均,一種模糊,一種不獨特,一種非我所是。 我們為什麽要窮盡一生,努力成為一個不是自己的人?

我們希望,這場談話會給你儲備一些心理效能,幫助你向「 真正的自己」不斷靠近。

新的一年,不祝你天天快樂了,祝你多多覺察自己的「內心熱愛」吧 ❤️

采寫: 江湖邊

責編:kuma

封面: Tim Ei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