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上海夫婦高調尋子,發現孩子聾啞後卻不想認,養父:找人還是找事

2024-01-04情感

當年,張先生和李女士就是一對普通的小市民。為了生計,二人在老家種地維持生計,雖然捉襟見肘,但他們滿懷希望地迎來了第一個孩子的降生。

然而好景不長,孩子天生就有聽覺障礙,需要特殊照料。這對年輕的父母在喜悅中隱隱籠上一層陰霾。

為了孩子得以康復,他們四處奔波求醫,可惜家境實在貧寒,無論哪家醫院都付不起高昂的醫藥費。天真的孩子還不明白自己與眾不同,只是開心地跟著父母到處跑。

張先生和李女士心中無限悲痛,卻也無能為力。

日復一日,看著孩子因耳聾而不能與人正常交流,張先生和李女士漸感絕望。他們實在無法給孩子最好的照顧,更無法為他提供聽覺康復的機會。

就這樣,當孩子五歲那年,他們紅著眼睛將孩子送到了福利院,盼望這裏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此後每逢春節,張先生和李女士都會想起他們失散的孩子。孩子還好嗎?他會不會恨我們拋棄了他?無數疑問縈繞在兩人心頭。

他們請求福利院詳細告知孩子的情況,卻被告知孩子已經被別人收養帶走。

五歲那年,李天來到了福利院生活。剛開始,他還不適應這裏的一切,總是躲在角落不吭聲。工作人員們非常關心他,耐心地跟他交流,幫他適應新的環境。

沒過多久,王誌華先生來到福利院,準備收養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他註意到了墻角安安靜靜的李天,眼中滿是憐惜。

於是,王先生決定收養李天,讓他過上溫暖的家生活。

王先生非常疼愛李天,給他取名「小華」,把他像親生兒子一樣對待。王先生給李天配備了助聽器,每天陪他練習說話聽力訓練。

王先生還僱用了專門的老師,教李天識字、寫字,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在王先生的悉心照料下,李天漸漸長大成人。雖然他有聽覺障礙,但學業和生活都非常自立。王先生時常誇獎李天乖巧懂事,說從收養他開始,生活變得煥然一新。

李天也非常感激養父對自己的恩情。盡管他知道自己的身世秘密,但養父對他的愛如山一般。養父就是他心中最親的父親。

在福利院工作人員的通知下,張先生和李女士來到了王先生家中。多年不見,李天已經長大成人,戴著助聽器的他認出了站在門外的兩人。

三人面面相覷,氣氛一時變得寂靜而尷尬。李女士雙眼含淚,上前想要擁抱李天,被他禮貌地避開了。張先生努力讓自己看上去鎮定自若,語氣笨拙地跟李天說明當年的境況,說自己一直耿耿於懷,想補償他。

李天靜靜地聽著,沒什麽太大反應。他輕聲問候張先生和李女士,表示自己一直很好,養父給了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自己已經快要忘記出生父母的事了。

張先生和李女士聞言後,心中五味雜陳。他們慶幸李天生活安好,卻也感覺自己在他心中已經無處安放。良久,張先生鼓起勇氣,詢問李天是否願意跟自己回家生活。

李天感激張先生的好意,但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說,養父才是自己的家人,自己已經無法離開養父獨自生活。張先生和李女士雖然失望,但也不再勉強,只能尊重李天的選擇。

重逢那天,李天內心並不如表面上那麽鎮定。當年父母的離去,讓他小小年紀就經歷了分離之痛。但是養父對他的愛如山一般,讓他漸漸淡化了這個傷痛。

他其實早就原諒生身父母當年的艱難選擇了。但久未聯系,他們之間的血緣聯系已經變得稀薄。即使生身父母回來找他,他也無法立刻接受,並重新認同這個家庭。

而張先生、李女士多年來一直對棄兒的事耿耿於懷。偶然得到李天的下落,他們表面上是出於補償心理展開尋兒之旅,但更多的可能是出於維護個人聲譽的需要。

在媒體廣泛報道下,他們需要重新表現出對這個兒子的關心和負責,以維系「合格父母」的形象。如果僅靠語言表達關心,而並未實際找回孩子,社會對他們的評價可能更負面。

然而,當看到孩子有殘疾後,張先生和李女士內心也升起一絲退縮。要真正承擔起這份責任,接回一個有特殊需求的成年子女,他們的生活可能會面臨很大改變。

這起家庭故事在媒體上廣泛報道後,輿論場充滿了各種聲音。

許多人同情張先生、李女士當年的艱難處境,認為他們現在重新尋找兒子是出於補償和負責任的心態,應該獲得李天的監護權。

另一些人則完全站在養父一方,認為王先生多年來的撫養之恩無法磨滅,李天也已經與養父建立起深厚的父子情誼,不應該被生身父母強行帶走。

但是這些似是而非的評論,實際上忽視了當事人李天自己的想法。他已經是一個獨立的成年人,有權利自己選擇未來的生活,而不是任由他人操控。

公眾應該設身處地為每個家庭成員著想,而不是簡單地根據道德觀念來判斷孰輕孰重。更深層次的反思是,社會應該給予殘疾人士更多包容和尊重,而不是懷有成見。

這件事情過後,養父王先生接受了一次采訪,表達了他對收養的看法。

他說,收養一個孩子,收養的不僅僅是有血緣關系的孩子,更是承擔起了對一個生命的責任。從決定收養李天的那一刻起,王先生就把他當成了自己的骨肉。

無論這個孩子是否健康、聰明、優秀,作為養父都應該給他同等的關愛與照顧,而不能有任何差別對待。他們之間最寶貴的不是血緣,而是這些年建立的父子情誼。

王先生說,有些人收養孩子像是收養一件商品,表面上當孩子,實質上是出於秀化一個「完美家庭」的目的。這種做法是對孩子的傷害,應該反思自己的初衷。

他希望透過這件事,能喚醒更多人對收養的責任感。一個新生命的出現會讓生活更加充實美好,而不應是增加負擔。

收養孩子,應該全心全意地去愛。

這起事件觸動了人們對家庭、倫理、責任等問題的思考。

它提醒人們,生活中不乏艱難的選擇,我們不應輕易批判他人,而要設身處地感受每一方的處境。

它也讓人反思,殘疾不應該阻礙一個人獲愛的權利,我們需要樹立更加包容的價值觀。

對那些想要收養孩子的人來說,這是一次省思自己內心的機會。一個新生命的出現,應該受到平等對待和全心全意的愛,而不是被當作負擔。

對於媒體來說,這則警示它們報道敏感話題時,需要保持理性與公正,而非煽動情緒、指手畫腳。

每個家庭都有其自身的故事。我們應該用更寬廣的視角看待這些故事,並從中汲取令人省思的教訓。如果這次事件能帶來一些正面影響,也許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得到一些寬慰和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