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箋聊人生
有句話說的好:人生有度,過則為災。
人到40歲,已過了半生。
開始接受無力改變的事實,對事和人不再抱有過高的期待。
有時候覺得自己活的就像一個透明人一樣,對家長裏短也失去了好奇心。
年輕的時候,覺得掏心掏肺,就能換來溫柔以待。
但人到中年,涉世以後才明白,過分熱情,只會成為自己和別人的負擔。
人到中年之後,不再熱情,說明了這些問題:
1、認清現實,
並豁達的接納現實
人到中年,接受命運的無常是一種自覺。
你必須要清楚,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所有的人不會只圍繞著你一人轉。
同樣的,你也不會圍繞著所有的人轉。
每當有不如意的時候,發泄完自己的情緒,那就把它翻篇忘記。
當身邊的人慢慢離去,還有意外而至,這裏面也有同齡人。
而我們無法去制衡這些事情,也無法讓它停下來,最後只能學會去接受。
大多數人都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註定掀不起驚濤駭浪。
十年的寒窗苦讀,似乎也沒有改變命運,工作好像也沒有做出什麽成就。
那不如接受自己就是個平庸的普通人,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一個快樂的小塵埃。
這人生,本無意義,向著光,繼續謀生。
2、千錘百煉後,
內心更加堅韌
【夜讀】欄目說:人到中年,不訴滄桑,不露鋒芒,不減銳氣。
有首歌唱的好: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
中年以後,不需要太過的過人之處,能扛事就是才華橫溢。
抗的住世事的磋磨,就能經得起一切風吹雨打,咽的下一切酸甜苦辣。
就像蘇軾,他的一生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他這一生跌宕起伏,充滿風雨,但是他仍然以滿腔豪情笑對人生。
他這一生把別人得茍且活成了瀟灑。
這人生百味,日子瑣碎,尤其現在的人,活的更累。
然而,不同的心態和情緒,也就造成了中年人不同的人生和格局。
人在這世上,活的都不輕松,父母也罷,兄弟姐妹也罷,愛你也罷,孩子也罷。
沒有人再去願意聽一個中年人訴說他的滄桑,沒有人能理解你的悲傷和你的失落。
倪萍在【姥姥語錄】中說: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
生活本就苦,我們中年人只有遮蔽掉消極情緒,才會不被打垮。
人吶,有時候活著並不是所謂的錢財名利,而是堅強的活著。
3、被人傷害後,失望了,
也就薄情了
人到中年,所有的熱情,都會變成薄情。
然而所有的薄情,都是失望之後的必然結果。
當看透世道人心後,與其被人辜負,與其白忙一場,不如做個沈默薄情的人,井水不犯河水,你好我好大家好。
寂天菩薩所言:事情若有辦法解決,就不必苦惱,若沒有辦法解決,再苦難也沒有用。
到了一定的年紀,保持沈默,不再妄想,越來越現實,才算活通透了。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對於別人的事情不要過分熱情,更不要隨意插手。
有時候不該讓步的時候,就要懟回去,要不然時間久了,別人會拿你當軟柿子捏。
懂得即時放棄對自己沒用的社交,人生只是一個人的事,自己的人生都顧不上了,你還指望誰偏袒你的人生呢?
4、對於人和事,
不再執著,終於釋懷
20幾歲時,總想掌控一切,想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生活。
90幾歲時,覺得自己很厲害,能夠對抗命運的布置和安排。
人到了四十多歲後,才發現自己的力量其實很渺小。
什麽是釋懷?
用豐子愷先生說的話就是: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這人間的事,原本就是酸甜苦辣,滋味繁多,誰執著一事一味,誰就輸了。
人生本無常,手裏拿著西瓜,誰也不知道後面揀到的是芝麻還是玉米。
一個人,不能永遠在心中養著一條毒蛇,也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院子裏種滿荊棘。
所以,為了靈魂有個棲身之地,也為了自己能睡個好覺。
從此以後,遇見了就好好珍惜,錯過了就努力釋懷。
5、
到了中年以後,嘗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慢慢開始變的不愛說話。
其實,沈默寡言也是一件好事。
因為懂得了該珍惜什麽,該放棄什麽。
人到中年,如果對人不再熱情,沈默寡言,往往可以助你成功。
人到中年,要想過得逞心如意,冷漠、沈默,就是最好的選擇!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