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吳福仲:「松弛感」不應成為束縛手腳的人生指標

2024-01-12情感

來源:環球時報

進入2024年,很多人開始回顧2023年「熱詞」,希望從中總結人們的追求,感知人們的情緒,為新一年的探索尋求靈感。諸多詞匯之中,「松弛感」無疑是被高頻討論的一個。【2023松弛經濟報告】稱:現代消費經濟正呈現出一種新的形勢,即人們透過休閑娛樂來實作身體與心理松弛的需求日益高漲。報告將滿足這種需求的經濟活動定義為「松弛經濟」。開啟手機,隨處可見「松弛感妝容」「松弛感書單」「如何在關系中保持松弛感」等熱門詞條。可見,「松弛感」已經成為一種理想生活的範式進入公眾視野,而在這一社會思潮的背後,人們追求的究竟是什麽?

提到「松弛感」,人們會想到高壓工作後無人打擾的「禪定時刻」,會想到和朋友圍爐煮茶一起「虛度時光」,還會想到應對突發狀況時的情緒穩定。事實上,人們所言的「松弛感」,本質上是在社會規定框架下對真實自我的探尋,是在不確定的時代重獲掌控感的積極嘗試,是面對生活逆境的積極自我調節。

那麽,「松弛感經濟」的湧現與勃興,能夠真正幫助人們獲得松弛感嗎?必須承認的是,像「幸福感」一樣,「松弛感」也需要提示。城市街角的新型文化空間、充滿格調的療愈香氛店、隨處可見的便民運動設施,以及致力於解決睡眠障礙的黑科技等,「松弛感經濟」所催生的新興業態提示著人們在奔波忙碌之外仍需要善待自己,也為建構具有「松弛感」的社會氛圍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設施。人對外部世界的感受與認知往往因情境而變,這些新興業態為人們提供了喧囂都市中的「避難所」,試圖從「具身體驗」切入,幫助他們獲得內心的平糊與寧靜。

然而,若「松弛感」逐漸成為消費主義的符號與工具,也有可能會「反噬」人們追尋松弛的權利。社交媒體上,「松弛感」往往與以下要素密切勾連:令人欽羨的幸福家庭、隨意揮灑的個人魅力、超凡脫俗的人生境界、舉重若輕的個人成就等。仿佛每個人都必須「十分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費力」。如此語境下,「松弛感」有時候成了一種必要的印象管理,而非隨遇而安的內在自洽。被籠罩在社會比較下的平凡個體,只會變得愈加挫敗與緊繃。因此,「松弛感」從不應該被狹隘地定義,更不應該成為束縛手腳的人生KPI(關鍵績效指標)。悅納自己的不完美,是一種「松弛」;接受自己在特定情境下必須全力爭取,也是一種「松弛」。因為廣義地來看,「松弛」並不等同於稍縱即逝的「放松」體驗,而是一種能夠活在當下、充分自洽,並對外部挑戰保持開放態度的內在能力。

從這一角度來看,心理學研究中常被提及的「心理韌性」為我們開啟了新視角。這一概念指的是個體在遭遇逆境、創傷、壓力或重大生活挑戰時的適應與復原能力。保持較高的心理韌性,並不意味著回避困難或痛苦;相反,它能夠幫助個體在應對挑戰時獲得新的技能,進而以更強大的抗壓能力面對新的挑戰。相較於逃避式的短暫「放松」,這種能夠在逆境中創造「松弛感」的穩定特質,才是應對不確定時代的長久之道。而顯然,當下的「松弛感經濟」並不具備增強「心理韌性」的意圖與潛力。這也提示我們,在商業力量介入之外,我們需要更為強大的社會支持系統,由「身」入「心」來幫助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建立這種寶貴的心理資源。

首先,應當著力保障勞動者休息休假的權利,督促用人單位更好地落實工時制度,讓人們能夠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中找尋意義感與價值感。其次,在積極推動經濟回暖、供給更多就業崗位的行程中,應當拓寬年輕一代對人生價值的多元認知,鼓勵其在人生的曠野中探索自身的無限可能。高校與企業也應當提供更大的容錯空間與更多的試錯可能,給予更多的耐心與幫扶。最後,應當正視社會中心理健康問題普遍化與低齡化的趨勢,大力推進社會心理服務建設。家庭、學校與社會應當協同努力,去除心理健康問題的汙名化,鼓勵個體在陷入困境時向外部釋放「求救訊號」,透過及時有效的幹預手段加以應對,並進一步引導人們將挫折或創傷經歷轉化為應對挑戰的積極資源。(作者是蘇州大學傳媒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