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不少父母都說孩子之前很乖,很愛學習,突然有一天就不想去學校了,又給不出來什麽理由,讓父母很是著急和頭疼。
其實啊,父母看到的「之前一直很乖」,只是父母自以為這樣。
但凡厭學的孩子,都是經歷著一個「冰凍三尺」的過程。
父母看到的只是孩子沒有徹底爆發,只是表面上維持的「還好」。或者說父母沒有及時捕捉到孩子「情緒反常」訊號。
像孩子厭學前的情緒低落,不想說話,煩躁,跟父母一開口就沖突等這些都是孩子有情緒,這是孩子早期情緒的一個應激狀態。
覺醒的父母,會及早介入,及時疏導孩子的情緒,弄清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麽事?他有什麽樣的壓力?此時遇到了什麽困惑?有哪些沖突讓他迷茫和不解?
父母要有一定的察覺能力,即便沒有察覺能力,也要及時求助更專業的人來助力察覺,這時就能讀懂孩子情緒背後的一些原因,幫助孩子及時釋放情緒。
這樣孩子就不會將自己逼到一個無法釋懷的沖突中。可現實中的大多數父母,比孩子還情緒不穩定,不僅沒有察覺能力和幫助孩子走出情緒的能力,甚至只會說教和講一些自以為很「營養」的雞湯。
這樣的「疏導」不僅沒有什麽用,反而讓孩子會更加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也不會再對父母敞開心扉。
尤其是初高中的孩子,他們的知識儲備量比父母還豐富,接觸的外界比父母更多元和立體,要是跟父母溝通時,父母壓根get不到他們的意圖,就會讓孩子喪失溝通和傾訴的欲望。
會給孩子們一種「我不用猜,就知道父母下一句會說什麽」。
如果父母只是重復著自己習慣性的家庭教育樣版,一開口就是:我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慢慢來,會好的,要努力適應一下,不被外界所打擾等等此類的話。
我相信,經過這樣溝通後,孩子一定會離父母越來越遠。
孩子需要父母的關註,並不是三兩句不痛不癢的關心,和風馬牛不相及的開導。
說實話,現在養孩子跟之前的模式根本不一樣了,不是父母給足吃的、喝的、創造好的物質條件,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就是愛。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父母給予孩子的愛物質條件只是基礎,還要有共情和同理心,還要提供情緒價值,在孩子遇到坎時,及時能伸出援助之手。
這就要求父母摒棄之前養育模式,要持續學習,要學會放下大人的權威,還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共情他們的不容易,理解孩子偶然的擺爛、貪玩和厭學。
我倒覺得,孩子的厭學或擺爛,不想去學習,恰恰是在變相告訴父母:孩子需要關註,孩子的心理出了一點問題,他遇到了一些困難自己無法解決,需要援兵。
父母能正視孩子的問題,接納孩子出現的狀況,並且保持情緒平糊,專註去幫助孩子,孩子就能很快走出情緒的低谷。
千萬別把孩子休學、厭學、擺爛,不去學校,當成天塌的大事,各種威逼利誘,各種憤憤不平:玩遊戲不挺正常的嘛。
父母能讀懂孩子擺爛的深層原因,就知道孩子很早之前就開始有情緒,很早之前就向父母求助過,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心理問題,只是父母不知道而已。
父母不知道的事,不代表問題不存在,父母覺得不會發生的事,不代表它不會發生。
所以就有了很多「突然的意外」,這些意外都不是無中生中,都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積累了很久之後的集中爆發,是壓死最後一根稻草的根本誘因。
父母想要真正地幫助孩子走出情緒,不妨從這三個方面開啟覺醒:
首先,接納孩子的現狀。
如果孩子真的已經出現擺爛,休學和厭學的情況,就不要再算舊賬,後悔這後悔那了,這些不僅不解決問題,還會造成新的內耗。
這麽想,現狀是不可逆轉的,但從此刻改變父母自己,是可挽回的一切。
但是,父母改變是真的不容易,改變的過程也沒那麽快,孩子也不會那麽快恢復。
冰凍三尺想要被焐熱,也需要時間的一點點喚醒,需要父母的呵護與理解,需要耐心靜待花開。
其次,別著急,對孩子得有耐心。
有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嘴上說:我不急,我有耐心。
可是每天心裏都想著孩子什麽時候會去學習?孩子總這樣怎麽辦?孩子下半輩子是不是毀掉了?
嘴上說的不急,卻幻化成了更加焦慮和恐懼,這是自欺欺人的「耐心」。
最後,維護良好的親子關系。
孩子在遇到坎的時候,他們心裏的防線最脆弱。一句難聽話,一個不經意的眼神,一個否認,可能就會讓孩子崩潰了。
父母這時真可以讀讀書,跑跑步,寫寫情緒日記,能緩解很多焦慮。
當父母情緒穩定時,保持理性思考時,跟孩子的語氣、表情、動作自然就會柔和很多。
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心頭肉,但覺醒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福氣,父母也要保持成長,才能給孩子更好的陪伴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