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時尚

古代遊牧民族的服飾是什麽樣子的?

2018-04-07時尚

知乎天天在致知任務裏給我發些x問題,以至於都有人說我是旅遊答主了,總算來了個正經的歷史題了(擦汗)。

首先以遼為例:

【遼史】卷56【儀衛誌二】載:契丹人早年「網罟禽獸,食肉衣皮。以儷鹿韋掩前後,謂之靴。然後夏葛、冬裘之制興焉」。遼太宗時(927-947),始定「衣冠之制」,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田獵服、吊服。其中祭服、朝服、公服、吊服均在一定的禮儀場所中穿用。皇帝朝服叫「實裏薛袞冠」,絡縫紅袍或錦袍;臣僚朝服叫「盤紫」,為紫窄袍。公服稱為「展裹」,著紫。吊服為素服。田獵服乃擐甲戎裝,左衽,黑綠色。臣僚便衣叫「盤裹」,綠花窄袍。貴者披貂裘,賤者貂毛、羊、鼠、沙狐裘。【遼史】卷112【重元傳】載,道宗即位(1055),賜予皇太叔重元「四頂帽、二色袍」,表示特別的尊寵。現今發掘的遼墓壁畫中契丹人多剃去頂發,或四周留短發而兩耳旁為長發,或只留額前左右各一綹垂於耳前,表現了一般契丹人的發型。

到大中祥符年間,宋人晁迥出使遼國,他也觀察到遼人的服飾並做了記錄:

河北宣化遼代張世卿墓壁畫
東丹王出行圖,耶律倍所畫,上皆為遼人

契丹人的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貼資料介紹一下:

契丹富豪民「要裹頭巾」。契丹婦女著圍裙,多以黑紫,上繡全枝花。上衣叫「團衫」,直領左衽,前拂地,後曳地尺余。前雙垂紅黃帶。年老者以皂紗籠髻如巾狀,散綴玉鈿於上,叫「玉逍遙」。【江鄰幾雜誌】載:「契丹鴨淥水出牛魚鰾,制為魚形,贈遺婦人貼面花。」北宋更為流行的面飾是「佛妝」。宋使至遼,見燕地「胡婦以黃物塗面妝,謂之物妝」,物妝當即「佛妝」。朱祣也記其父使北時,見有婦人「面塗深黃,紅眉黑吻,謂之佛妝」。【雞肋編】卷上進一步談到了其化妝法:「冬月以括蔞塗面,謂之佛妝,但加傅而不洗,至春暖方滌去,久不為風日所侵,故潔白如玉也。」頗異於南方。括樓即「栝樓」,是一滕生植物,果實又叫黃瓜。宋人謂有「悅澤人面」的功效。

接著來看下蒙古人的服飾,首先要說的是,蒙古人是右衽

蒙古人主要穿著袍服,這種袍服不同於中原、江南地區大多數民族服裝的「左衽」,而是「右衽」,也就是南宋人所說的「其服右衽而方領」 。來自西方的傳教士魯不魯乞對「右衽」作了更進一步的解釋:「這種長袍在前面開口,在右邊扣扣子。在這件事情上,韃靼人與突厥人不同,因為突厥人的長袍在左邊扣扣子,而韃靼人則總是在右邊扣扣子。」

明代的【北虜風俗】也提到了這一點:

夫被發左衽,夷俗也。今觀諸夷,皆祝發而右衽也。

蒙古人的長袍,如南宋人所說:「所衣如中國道服之類。」「正如古深衣之制,本只是下領,一如我朝道服。領所以謂之方領,若四方上領,則亦是漢人為之,韃主及中書向上等人不曾著。腰間密密打作細折,不計其數,若深衣止十二輻,韃人折多爾。」男女袍服稍有區別,來自西方的傳教士約翰·普蘭諾·加賓尼寫道:「男人和女人的衣服是以同樣的式樣制成的。他們不使用短鬥篷、鬥篷或帽兜,而穿用粗麻布、天鵝絨或織錦制成的長袍。這種長袍是以下列式樣制成:它們二側從上端到底部是開口的,在腰部折疊起來;在左邊扣一個扣子,在右邊扣三個扣子,在左邊開口直至腰部。各種毛皮的外衣式樣都相同,不過,在外面的外衣以毛向外,並在背後開口;它在背後並有一個垂尾,下垂至膝部。已經結婚的婦女穿一種非常寬松的長袍,在前面開口至底部。」魯不魯乞也指出:「姑娘們的服裝同男人的服裝沒有什麽不同,只是略長一些。但是,在結婚以後,婦女就把自頭頂當中至前額的頭發剃光,穿一件同修女的長袍一樣寬大的長袍,而且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都更寬大一些和更長一些。」南宋人趙珙亦特別指出:「又有大袖衣,如中國鶴氅,寬長曳地,行則兩女奴拽之。」

元世祖出獵圖

除此以外,蒙古人也使用皮毛制衣服:

原來蒙古人多用皮革制衣,後來大量使用絲織品、棉制品制衣,但是為了禦寒,皮毛衣服亦不能舍棄。正如魯不魯乞所說:「從契丹和東方的其他國家,並從波斯和南方的其他地區,運來絲織品、織錦和棉織品,他們在夏季就穿用這類衣料做成的衣服。從斡羅思、摩薛勒、大不裏阿耳、帕思哈圖和乞兒吉思,並從在北方降服於他們的許多其他地區,給他們送來各種珍貴毛皮,他們在冬季就穿用這些毛皮做成的衣服。在冬季,他們總是至少做兩件毛皮長袍,一件毛向裏,另一件毛向外,以禦風雪;後一種皮袍,通常是用狼皮或狐貍皮或猴皮做成的。當他們在帳幕裏面時,他們穿另一種較為柔軟的皮袍。窮人則用狗皮和山羊皮來做穿在外面的皮袍。」[31] 所謂皮袍,就是蒙古人所說的「答忽」,又譯寫作「搭護」、「搭 」等,即「皮襖」、「襖子」,一般人穿的是羊皮、羊羔皮制成的答忽,貴族才有貂鼠答忽、銀鼠答忽,即用貂鼠和銀鼠皮制成的皮衣。[32] 入元以後,答忽仍很流行,故時人有「騣笠氈靴搭護衣,金牌駿馬走如飛」的詩句。[33] 元朝皇帝的「質孫」服(詳見下述)中,「服銀鼠,則冠銀鼠暖帽,其上並加銀鼠比肩,俗稱曰襻子答忽」[34] 。元世祖的皇後察必,曾設計出一種新式衣服,「前有裳無衽,後長倍於前,亦無領袖,綴以兩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馬,時皆仿之」[35] 。所謂「比甲」,應該就是「比肩」。
除袍服外,蒙古人還穿著「攙察」等服裝。「攙察」是蒙古語音譯,即「衫兒」[36] ,是上衣的通稱。蒙古人雖常穿長袍,但亦有各種衫子。此外,亦有褲子,尤其是常備冬季禦寒用的毛皮褲子。
制衣材料的不同,並不完全反映等級差別,正像宋人鄭所南所指出的:「衣以出袖海青衣為至禮。其衣於前臂肩間開縫,卻於縫間出內兩手衣裳袖,然後虛出海青兩袖,反支懸紐背縫間,儼如四臂。諛虜者妄謂郎主為‘天蓬後身’。衣曰‘海青’者,海東青,本鳥名,取其鳥飛迅速之義;曰‘海青使臣’之義亦然。虜主、虜吏、虜民、僧道男女,上下尊卑,禮節服色一體無別。」[38] 元末人熊夢祥則記載了貴族婦女的禮服式樣:「袍多是用大紅織金纏身雲龍,袍間有珠翠雲龍者,有渾然納失失者,有金翠描繡者,有想其於春夏秋冬繡輕重單夾不等。其制極寬闊,袖口窄,以紫織金爪,袖口才五寸許,窄即大,其袖兩腋摺下,有紫羅帶拴合於背,腰上有紫縱系,但行時有女提袍,此袍謂之禮服。」[39] 這種袍服,應該就是趙珙所說的大袖衣。
穿袍服,一般要在服外系一條稱為「腰線」或「系腰」的彩帶,「又用紅、紫帛撚成線,橫在腰上,謂之腰線,蓋欲馬上腰圍緊束,突出采艷好看」[40] 。婦女「用一塊天藍色的綢料在腰間把她們的長袍束起來,用另一塊綢布束著胸部,並用一塊白色綢料紮在兩眼下面,向下掛到胸部」[41] 。
誌費尼【世界征服者史】中的覲見蒙古大汗圖,展現了蒙古人袍服的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