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時尚

傳統服飾中有哪些特別的設計,在如今看來依舊非常潮?

2024-07-09時尚

誰小時候沒有被如萍的訂婚旗袍震撼到過呢?

直到30歲,我才擁有第一件旗袍。

以前覺得旗袍張揚,招搖地展露身材曲線,把自己藏在寬松的T恤裏,普通不顯眼,就不會招致眼光和評價。

含胸駝背的姿態,是一件自我保護的殼。

到了挺直腰桿的年紀,自然敢穿旗袍了, 過去只看到它妙曼的曲線,穿上身對著鏡子才發現,直線條才是旗袍經久不衰的原因。

一條直線從肩背貫穿小腿,和平直的肩線構成一個框架,把人的精氣神拎起來。溫柔與威嚴感,就在這簡單的曲直中勾勒出來。

一套上旗袍,人就會不由自主把腰背挺直。

旗袍的黃金時代

風情萬種,或許是老上海的電影,給旗袍打上了太深的風格烙印,在藝術表達中,旗袍絕不單單是一件衣服,它更多是一種時代背景的呈現,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花樣年華】裏,張叔平特地找來了香港的老師傅,為張曼玉設計了23套旗袍。

【花樣年華】

小時候看戲,只看到身著旗袍的蘇麗珍妙曼的身姿,長大再重溫,旗袍的顏色從明快漸變為沈郁悶,圖案由繁復轉為簡約,就連質地的檔次也逐漸下滑。

衣服的變化,反映了蘇麗珍不同情境下的心情,而對於旗袍的堅持,則暗示著蘇麗珍作為中產階級,對於自我身份的認同。

每一種服飾,都有它所代表的生活主張,蘇麗珍始終未換下的旗袍,對映的是老上海摩登與保守並進的浮華年代。

旗袍最初誕生於清朝,滿族人愛騎射,男女皆穿長袍,衣襟開衩的設計便於騎馬活動,貴族所穿的旗裝,綢緞細密,刺繡精巧。

清朝旗裝

20世紀初的上海,作為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前沿陣地,旗袍開始吸納西方服裝的剪裁,和設計理念,像收腰設計、對稱的開衩、更低的領口等等。

這些改良讓旗袍更便於日常生活,也更加貼合女性的身體曲線,富有現代感的東方美學,承載至今。

這場百年前的改良,奠定了今日旗袍的模樣,掙脫了階級的束縛,過去傳統而繁復的尊貴華服,飛入尋常百姓家, 人人都可穿的旗袍,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

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旗袍開始走出中國,進入西方視野,成為獨屬於中國的文化符號。

90年代末,我們的明星踏出國門走向世界舞台的時候,也用旗袍留下了諸多經典時刻。

1994年,年僅29的鞏俐在康城電影節的首次亮相、2001年,coco在奧斯卡舞台上的獨唱, 都在用旗袍驕傲地表明自己來自何處。

鞏俐/coco

它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文化符號,相比於其他更需要文化背景來理解的傳統服飾,旗袍有更為廣泛的共識,外國導演也偏愛用旗袍來展現中國元素。

它要麽出現在中國的場景裏,來代表地域的特殊,要麽出現在主角們參加的盛大聚會上,代表場合的尊貴。

蜘蛛人 卻雲

但旗袍有著它的怪脾氣,再美的西方臉龐,穿上旗袍都有種硬配的不協調感,像把炸雞鋪到米飯上,單獨吃都是美味,混在一塊誰也融入不了誰。

怎麽挑選一件適合自己的旗袍?

換成東方臉龐,旗袍的適配度就極高。

它既能承載黃土高原大地之母一般的堅毅厚重,也能勾勒江南水鄉小家碧玉的溫婉風情。

鞏俐/周潔瓊

我就沒見過穿旗袍不好看的人,它平等地修飾每一種身材。

相對於漢服、新中式,更多是人來襯衣服,既挑身材也挑顏值,不弄妝發就像平民,質感不好就像C服。

旗袍是衣襯人,只要選對了款式,不管你高矮胖瘦,旗袍都能一視同仁地包容,並且放大你原有的美。

像我臉比較方,身體也不纖瘦,碧色、水色這類秀麗溫婉的類別跟我無緣,

我身材的曲線比較明顯,不能有亮片、蕾絲這種裝飾感過重的,會顯得人輕浮,

身材的厚重,對應著色彩的濃郁和材質的厚重,這條黑色天鵝絨質地,剛好襯得上我的厚身板,

鏤空的竹葉花紋,又讓面料多了呼吸感。

分清旗袍的流派,能更快找到適合自己的類別,每種流派都是旗袍和地域文化結合,生長出了新的美學理念。

  • 京派: 起源於北京,深受皇家文化和影響,它的風格華麗而莊重,優雅而不失威嚴感,圖案大多是牡丹、梅蘭這類傳統花樣,款式較為寬松平直,適合身材高大、骨架大的姑娘,高貴又大方。
  • 京派旗袍
  • 海派 :源自上海,受西方文化影響,強調女性的身段美,高衩、裹身、高領,肩袖的設計更為大膽,摩登時髦,嫵媚多姿,嫌棄自己胸大的、嫌自己梨型身材不好穿衣的,趕緊試試海派。
  • 海派旗袍
  • 蘇派 :源自江蘇,跟江南水鄉的文化緊密相關,面料多是優質的軟緞、素綢緞,手感絲滑,刺繡圖案豐富細膩,色彩典雅清新。身材幹瘦的女生穿蘇派好看,它的面料不太有彈性,身上比較肉感的,最好是去裁縫店改一下肩線和腰線,放到腰部面料垂下來剛好不勒肉的程度,就很顯瘦了。
  • 蘇派旗袍
  • 粵派(港派) :源自廣東、香港地區,跟海派有點像,也註重身材的曲線,裙擺會更短一些,整體像花瓶形狀。善用亮麗的顏色跟繁復的圖案設計,常見有金線繡、珠片等裝飾,比較熱烈奢華。
  • 港派旗袍

    現在新中式旗袍也單獨算一派,不過它比較考驗審美,一不小心就會穿成線上荷官。

    新中式旗袍

    選這類新式旗袍,最好選跟從蘇式改良來的,絲質面料能確保它在質感上不容易翻車。

    新中式旗袍

    我們講中華的傳統服飾, 大多用復興來表達它們的再度復蘇,而旗袍則是傳承, 它生生不息地與中國人的生活相伴。

    也許就是因為旗袍的生命,不是被新物所取代,它就像中華文化的性格,既有從古樸中走來,不可撼動的內核,又能包容地接納新文化,滾滾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