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釣魚

青島一男子釣到大老鱉,抓著「鱉脖」不敢松手,被咬沒事,別跑了

2024-09-07釣魚

導語

「釣魚的時候要做好被咬的準備啊,不然被咬了就跑了。」

一名男子在釣到一條大老鱉後,提醒身邊一起釣魚的朋友們,然而就在他抓著老鱉脖子不敢松手的時候,老鱉伸出頭來咬了他一下,這位男子並沒有受到傷害,反而笑著對著鏡頭說:「沒事啊,不疼的,快來啊,它要跑了。」

這條大老鱉應該有10斤重,一般情況下,釣友們釣到的老鱉也就六七斤重,因為老鱉個頭越大,價格也就越高,所以市場上也很少會有個頭這麽大的老鱉,那麽這位男子釣到的大老鱉又是什麽原因呢?

甲魚越來越少。

「老鱉」其實就是甲魚,因為甲魚的肉質鮮美,口感極佳,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可以說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但是正因如此,甲魚才越來越少了。

甲魚的繁殖速度很慢,而且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讓原本就數量不多的野生族群數量更是減少了許多。

因此現在市面上能夠見到的甲魚一般都是養殖場養殖出來的,而像這種野生甲魚如果被釣獲的話,往往會讓人們對其價格感到震驚。

如今市面上野生甲魚的價格已經漲到了200-300元/斤,如果碰上一些個頭比較大的甲魚,價格更是直線上漲。

這位釣友釣到的這條巨型甲魚,重量不輕,所以網友們紛紛猜測,這條甲魚應該有個十斤重,而其價格也肯定不低。

在許多人看來,這位釣友釣到的這條超級大甲魚可能會成為當地城鎮內的一道美食。

然而也有人對此發表了意見,認為這位釣友應該把這條巨型甲魚放生,因為如今野生甲魚非常稀少,遇到這樣的巨型甲魚就應該格外珍惜,不應該吃掉這條巨型甲魚。

其實這種意見更主流一些,因為畢竟現在環境汙染嚴重,自然界中能捕捉到的野生動物已經非常少了,所以保護這些動物的生態資源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從這段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釣友釣到的這條巨型甲魚並沒有被放生,而是被做成菜品享用,這種行為更是不利於保護野生動物資源。

珍珠鱉與中華鱉。

盡管市場上有許多養殖的甲魚,但是仍舊還是有許多人喜歡在自然界中野外捕捉甲魚,然後進行垂釣,因為這樣才能捕捉到更美味的甲魚。

現如今在市面上銷售的甲魚有兩種,分別是珍珠鱉和中華鱉,那麽這兩者之間有什麽區別?

中華鱉又被稱為中華草鱉,是一種中國特有的物種,大部份棲息於中國東南沿海一帶,並且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等水域中。

中華鱉是一種肉食性動物,主要以水生動物為食,比如小魚小蝦,此外,也會食用一些植物,主要是一些水生植物。

中華鱉通常在夏季進行繁殖,一次可產下四五十個蛋,孵化一般需要70-80天,成體的中華鱉通常會達到30斤左右。

而珍珠鱉又被稱為美洲大頭鱉,是外來物種,起源於美洲,在上世紀50年代,由於國內對甲魚市場需求量大,所以就引進了珍珠鱉進行養殖。

直到後來發現珍珠鱉不僅生長速度快,而且肉質鮮嫩,更是比中華鱉更加受市場歡迎,這才逐漸取代了逐漸被人們忽視的中華鱉。

珍珠鱉的特點就是外形奇特,頭部非常大,而且身體背部有一圈隆起的棱柱,摸上去非常有手感。

珍珠鱉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水生動物、植物和腐殖質為食。

與中華鱉不同的是,珍珠鱉在繁殖方面具有高度的環境適應力,因此可以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進行繁殖。

珍珠鱉每次可以產下六七十個蛋,孵化一般只需要40天的時間,成體的珍珠鱉通常可以達到15斤左右。

從這裏可以看出,中華鱉和珍珠鱉之間不僅在外形上有著很大的區別,生活習性和繁殖習性也有很大的不同。

珍珠鱉入侵。

盡管珍珠鱉個體比較小,但是由於其生長速度快,所以重量上也相差不大,如今市場上出售的甲魚大部份都是珍珠鱉,而中華鱉已經非常少見了。

現在珍珠鱉已經成為中國市場上的主流品種,不僅因為其生長速度快,還能夠降低成本。

但與此同時,珍珠鱉這種外來物種的入侵,卻給中華鱉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美洲大頭鱉原本在北美洲並沒有天敵,但是隨著美洲大頭鱉進入中國以後,卻發現這裏的生態環境適合它們生存,所以逐漸將原本屬於中華鱉的棲息地占為己有。

因此中華鱉和珍珠鱉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而珍珠鱉又由於其生長速度快、食量大,不僅將中華鱉的棲息地占據了,還將原本屬於中華鱉的食物資源也占為己有,這無疑將使中華鱉面臨更大的生存危機。

現如今珍珠鱉已經在中國南方一些地區形成了族群,並且還在不斷擴充套件族群數量和棲息地。

甚至已經取代了中華鱉成為當地水域中的主要物種,但是由於珍珠鱉這種外來物種並沒有考慮到中國生態環境因素,因此它們可能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因此當釣友們釣到珍珠鱉時,一定要將它處理掉,不要放生,因為如果放生的話,它們會繼續擴充套件族群數量和棲息地,這對於本土甲魚來說將會造成更大的威脅。

結語

綜上所述,當釣友們釣到珍珠鱉時,可以選擇將其吃掉或者將其處理掉,但是千萬不要放生,以免造成本土甲魚資源遭到更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