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進行野釣時,小雜魚鬧鉤常常是令釣友們最為苦惱和頭疼的問題。
這些小雜魚通常非常活躍,它們會在魚鉤附近頻繁遊動、啄食,使得釣友們很難準確地釣到目標魚。
小雜魚的幹擾不僅會導致空竿率增高,還會讓釣友們的心情變得煩躁,影響釣魚的體驗。
此外,小雜魚鬧鉤還可能會打亂魚群,使得目標魚更加警惕,難以咬鉤。
因此,如何應對小雜魚鬧鉤成為了夏季野釣中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釣靈時,浮漂在水中上下跳動,猶如觸電一般,空竿率極高;釣鈍時,浮漂在水中一動不動,猶如定海神針一般,半天不見一口。
今天,我將為大家分享一種非常適合野釣的兩步調漂法,讓你在調漂的同時也能精準找底。
這種調漂法的精妙之處在於,它不僅能巧妙地過濾掉小雜魚虛假吃鉤的訊號,還能在目標魚咬鉤時,迅速而準確地將資訊傳遞到浮漂上,確保你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寶貴的上鉤時機。
如果你想學習這種調漂方法,請點贊關註。
下面,我將為大家進行演示。
首先,我們需要線上組上裹上一塊大於浮漂吃鉛量的鉛皮,然後將線組拋入水中。此時,由於鉛墜的重量,浮漂會完全沒入水中。接著,我們需要上推浮漂,使其露出我們想要的釣目。
這裏需要註意的是,浮漂吃鉛量較大時,就讓浮漂露出的目數少一些;浮漂吃鉛量較小時,就讓浮漂露出的目數多一些,這樣可以提高線組整體的靈敏度和穩定性。
這裏我們以浮漂露出水面三目為例。那麽,從浮漂三目到鉛墜的距離,就是我們釣點大致的水深。
完成第一步找到水深後,接下來我們要進行第二步操作——下拉浮漂。下拉的距離需要根據短子線的長度來確定,通常為短子線長度的一半。
將浮漂下拉到合適的位置後,我們開始修剪鉛皮。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耐心地慢慢修剪,直到浮漂再次露出水面三目,這時調漂就完成了。此時,水下的狀態為鉛墜懸浮在水中,雙鉤平躺在水底,水底子線呈現出適度的彎曲。
如果你足夠細心,就會發現此時我們並沒有掛餌。這意味著無論我們使用何種魚餌——紅蟲、蚯蚓、玉米、麥粒、搓餌、拉餌——以及搭配何種魚鉤、浮漂或線組,釣組的狀態將始終保持不變。
此外,這種調漂方法的浮漂三目是釣組的靈鈍臨界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意味著,當我們下拉浮漂,釣目變小時,釣組就會變得更加靈敏;而當我們上推浮漂,釣目變大時,釣組則會變得相對遲鈍。很多人都想了解雙鉤在水下的狀態,而只有找到釣目的靈鈍臨界點,才能準確地透過釣目的變化來判斷雙鉤在水下的狀態。
這種調漂方法的調目既是調目,也是釣目的靈鈍臨界點,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設計。
不知各位釣友是否已經學會了這種調漂方法呢?如果你覺得它對你有所幫助,煩請點贊、評論並分享給更多的釣魚愛好者。你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