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釣魚

釣底還是釣浮?我發現一規律,跟目標魚長沒長胡須有某些聯系

2023-12-09釣魚

在釣魚的過程中,釣底和釣浮的選擇往往影響我們的釣獲。而我發現,這個選擇似乎與目標魚是否長有胡須有著某種聯系。

在我們垂釣的淡水目標魚中,有些長有胡須,有些則不長胡須。一般來說,釣底更適合釣獲那些有胡須的魚類,如鯉魚、鯰魚等。而釣浮則更適合釣獲那些沒有長胡須的魚,如草魚、鰱鱅魚等魚類。

長有胡須的魚通常具有一組靈敏的觸須,這些觸須如同敏銳的雷達天線,能夠在水中感知到微小的水流變化。

它們的胡須不僅對水流的變化十分敏感,還能夠透過觸覺感知到周圍是否存在獵物或其他潛在的威脅。這種感知能力使得長胡須的魚類能夠在復雜的水域環境中遊刃有余,成功地尋找食物和避開危險。

例如,鯉魚和鯰魚等常見的長胡須魚類,它們主要以水底的昆蟲、小魚、蝦等為食。這些底棲生物往往成為它們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對於這些魚類來說,它們的胡須不僅僅是一種感知器官,更是一種尋找食物的重要工具。

此外,這些長胡須的魚類在進食方面也很獨特。例如,它們通常會以一種較為安靜的方式接近獵物,然後突然張開大嘴,迅速將獵物吸入。

同時,這些長胡須的魚類通常長有較淺的鰓裂和較快的呼吸頻率,從而具有較高的代謝率,這意味著它們能在低氧的水底正常生存。可見, 如果你是以長胡須的魚為目標魚,那麽釣底是一個好的選擇。

相反,垂釣沒有胡須的魚類,如草魚、鰱魚等更適合釣浮,這是因為這類魚在尋找食物時,通常會采取離底甚至在水體中上層。

這些魚類都具有較靈敏的側線系統,能夠感知水體中的波動和壓力變化,從而判斷出食物的位置。在尋找食物時,它們會利用側線系統感知水體中的資訊,並迅速做出反應,遊向食物所在的位置。

它們在離底尋找食物時,通常會采取「掃帚式」的遊泳方式,即以尾巴為中心,透過擺動身體和魚鰭來掃描水體中的各個方向。一旦發現食物,它們會迅速遊向目標,利用強大的口部和鰓來攝取食物。

除了側線系統和遊泳方式外,這些魚類在尋找食物時還會利用其他感覺器官,如嗅覺和視覺。它們的嗅覺非常靈敏,能夠嗅出微弱的氣味,這使得它們能夠追蹤到食物的來源。此外,它們的視覺也相當發達,能夠看到水體中的細微變化,從而更好地感知周圍環境。

所以, 釣沒有長胡須的魚,一般來說釣浮是比較好的選擇。

當然,這並不是說釣浮就一定不能捕捉到有胡須的魚類,或者釣底就一定不能捕捉到沒有胡須的魚類。但是在一般情況下,根據目標魚是否長有胡須來選擇釣底還是釣浮,確實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是在實際操作中驗證過的一般規律。

綜上所述, 如果你想要釣獲那些沒有胡須的魚,那麽釣浮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相反,如果你的目標魚是長有胡須的魚,釣底應該更好一些。

當然,在釣魚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目標魚的習性來選擇釣底還是釣浮。同時也要註意觀察水情、魚情、天氣等因素的變化,及時調整釣底還是釣浮。只有這樣,才能在釣魚的過程中取得更多的漁獲。

我是悠漁樂好,後續會繼續分享有關釣魚的所見、所聞、所感,期待釣友們的關註和支持,我們下期再見!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悠漁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