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釣魚

秋季野釣!由靈到頓的日子到了!怎麽釣不是浮漂說了算!是魚!

2024-09-03釣魚

秋季野釣!到了由大靈切換到大頓的時候了!在魚狀態不好,氣溫低,活性不好的日子裏,釣頓,甚至是大頓反而比你釣靈的訊號好!你信不?釣魚哪有什麽靈頓之分,就一個區別,魚吃餌時的力氣。換句話說你的子線要不要接觸魚的嘴巴罷了!別整天調幾釣幾了,理論一大堆,真釣魚的時候讓人家笑話!釣魚就一個原則,一切圍繞著魚進行!人定勝天在釣魚上不管用!好了,還是那句話,不是釣魚人也寫不出來,不是釣魚人你也看不懂。

直接上幹貨!就是楞懟!讓那些釣魚的科學家無路可走。

在開始之前按照我們的老規矩先說一下釣魚的底層邏輯。我們釣魚,一定要把魚的習性擺在第一位。我們所有的選擇釣位、選擇釣法,選擇線組都是圍繞著魚的習性來判斷的。就比如我們選擇釣位。不能以我自己坐著舒服,這裏釣魚的人多。來為判斷依據,而是透過季節,天氣,水深,水質等綜合判斷。魚也不是傻子,只有各方面滿足他的各項生理需求,他才會聚集在這裏。如果你找不到這個地方,你用什麽也白扯。釣法、線組也是同樣的道理。

而我們現在的釣魚人很多卻有著人定勝天的想法。釣位不好我就抽頻率,天氣不好我就抽頻率。再沒魚我就換餌料。這不都是笑話嗎?這就是網絡上的釣魚影片看多了。確切的說不是影片,而是廣告。我們很多大師、主播在高密度的黑坑裏表演餌料的誘魚功能。看似精彩絕倫,但是他把最重要的東西掩蓋了。那就是魚的密度。黑坑水域小,魚多,水底平整,這不就是變相的提供了一個好釣位嗎?而我們很多釣魚人偏偏就信,把這些所謂的爆連釣法、爆連餌料,硬生生的搬到了野外垂釣環境當中。你不是沒有爆連的實力,而是沒有爆連的機會。

直接步入正題。

一、靈和頓之間,就是看魚的吸餌狀態。

釣魚哪有什麽必須釣靈,必須釣頓。都是在大靈和大頓之間切換的。而這個切換的依據就是魚吸餌時的力度。就比如在我們剛剛過去的夏季,氣溫高,魚的活性高。魚的消化能力也高。所以這個時候,魚吸餌的力氣就是比冬季的時候大很多。所以這個時候讓我們的子線直立,釣的靈一點,沒有任何的毛病。因為魚的吸力可以把你的魚鉤和餌料吸動位置。同樣它也可以讓你的子線彎曲,把魚鉤送進魚的嘴巴瑞。

這就是為什麽競技大師總是喜歡使用細子線的原因。也總是不斷的在更換子線的原因。其說白了就是根據魚當時的狀態,如果他感覺這個魚把魚餌吸不到嘴裏去,那麽它就會更換細子線。目的就是在魚同樣的吸力下能夠讓子線彎曲,把魚鉤送到魚的嘴裏去。並不是這個子線是直立的。然後能夠引起魚的警惕性,並不是這樣。魚的嘴巴是相當敏感的,我們人用頭發放進嘴裏都能明確的感覺到,魚更能感覺到。而是子線直立的時候。因為魚的吸力小,子線粗硬的原因,魚鉤到嘴邊他就擋住了。

所以在垂釣的過程當中,如果感覺魚吸不進去或者是吸不動,就會選擇更換細子線,如果細子線再不管用的話,那麽就要選擇上推浮漂。讓子線彎曲。如果讓子線彎曲還不能解決。有動作而不種魚的現象,那麽很多人就會直接選擇。讓子線大彎曲,甚至是八字環觸底。這就是由靈到頓之間的切換。

二、秋季的魚不穩定。

秋季的魚是十分不穩定的,我們經常戰鬥在一線的釣魚人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自從進了秋季以後,魚口會越來越小,並且有的時候是浮漂下滑中魚、上頂中魚、頓口反而很少見了。看氣溫也不是特別的低,在中午的時候也能達到20多度,甚至是30度的樣子。這其實是溫差導致的魚活性不高。吃餌不積極,吃餌的力度小。同樣的道理,等到氣溫逐漸降低,一直到了深秋以後,水溫會越來越低,那麽這個魚它也會吸餌的力氣越來越小。

那麽這個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是釋放子線對魚的影響。釋放浮漂對魚的影響。魚已經沒有了可以吸彎曲你子線的能力,克服你浮漂上牽力的能力了。我們都知道,想讓我們的浮漂出現下頓,魚吸餌的力氣就必須大於你浮漂的上牽力和子線的硬度。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麽選擇細飄尾,調低調低,比如我們釣魚人常用的調平水釣兩目或者是調一目釣一目等方法。目的就是減輕浮漂的上牽力,讓魚能夠給出我們浮漂比較漂亮的動作。要麽我們就會選擇讓子線躺在地上,或者是讓八字環躺在地上的這種方法。讓鉛墜去克服浮漂的上牽力。這個時候魚只需要在水底把我們的魚鉤和餌料撿到嘴裏。然後被我們的魚鉤無意間的勾住嘴巴。從而讓魚產生後退或者是擺頭掙脫魚鉤的行為。那麽我的浮漂就會產生比較大的訊號。

我們更推薦後者,因為真的使用小浮漂的話,那麽你的主線不直會極大的影響你的浮漂訊號。我們多數的沒動作中魚、浮漂陰目數、跑魚其實和我們的主線不直有很大的關系。魚要首先克服你的主線彎曲度,才能讓你的浮漂產生訊號。畢竟我們釣的是野外環境,有風、有暗流、水又深。這個和我們在調漂桶裏是兩個概念。

說到這裏一定有很多釣魚人會感覺到,這種方法不簡直是太鈍了嗎?首先我們要說的是你使用了小浮漂,鉛墜懸浮一定就釣的是魚入口的動作嗎?可以說95%的都不是。如果你釣底時選擇的是上鉤觸底而下溝躺底的這種狀態,你的上鉤餌料能夠把整只浮漂的浮力都壓入到水中的話,那麽你的整條路線上就產生了盲區。此刻魚吸食你下魚鉤只要他不能把你整條下子線拉直。那麽你整條線組就不會有任何的訊號,因為你的上鉤還像船錨一樣壓在水裏,把整只浮漂都壓住了。

所以這個盲區要麽是你魚鉤鉤距的盲區,要麽是你整條直線的盲區。比如下鉤落在了上鉤的左側。當魚從左側來吸的時候,它只需要移動兩個鉤距就能把下子線繃直。而從上方來或者是右側來呢,它是不是需要叼著你的魚鉤,把整條直線拉直,你的浮漂才會有動作?那麽這種吃餌的動作和我們上邊說的八字環觸底或者是鉛墜觸底,它的吃餌動作有什麽區別嗎?所以又何來的誰靈誰頓呢?你們統一釣的不都是魚轉體的動作嗎?

反而我們認為八字環觸底的釣法更靈敏一些。原因是一般使用八字環觸底這種釣法的釣魚人都是老釣魚人。他們知道把自己的子線剪短。一般釣鯽魚15cm就算足夠了,釣鯉魚也不會超過25cm。總之子線越短越好,說明魚拉動你子線所需要遊出的距離就越短,你的訊號傳遞的就會越快。就比如你使用的是5cm的子線。魚吃到你的魚鉤到時候如果他有那個能力把你的鉛墜拉動,那麽你就會有明顯的入口動作,如果沒那個能力,他把魚鉤叼住,只要微微一擡頭就可以把你的鉛墜帶離水底。你自然而然也就出現了上頂的訊號。

二、餌料的要求。

首先我們想說的是餌料在釣魚的過程當中並不是最主要的。尤其是味道。相反他的狀態反而是最重要的。只要你能找到魚群或者是你的釣位在這一小片區域內有魚巡遊,那麽他們就會迅速的發現你的餌料。而如果你所垂釣的這個水域沒有魚巡遊,那麽你指望著餌料把魚誘過來,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因為餌料的傳播速度和距離在水中是很短的。

為什麽說這個狀態比較重要呢?是因為我們要求我們的餌料在水中有霧化,同時他也需要魚一吸餌料就散開。我們舉一個水下網絡攝影機觀測的例子給大家說一下。黑坑中的鯉魚,我們會選擇用散炮或者是散耳的形式垂釣。那麽這個散而落入到水底之後,魚吸一下會讓這個散餌減小一部份再吸一下會讓這個餌再減小一部份,當第三下這個餌料大小合適的時候,魚一吸就把餌料吸到嘴裏去了。這麽做的好處到底是什麽呢?是因為餌料一吸在魚的嘴中散開,可以更好的把你的勾尖露出來。這樣魚鉤在魚的嘴裏才有用武之地,才能在轉體的過程當中勾住魚的嘴巴。否則一個跟糖塊一樣的餌料,魚吸進去,感覺到有東西牽扯著吐出去,吸進去再吐出來。鉤尖還沒有露出來,根本就勾不住魚的嘴巴。

好了,如果你感覺對你幫助的話,請點一下關註,謝謝,記得點贊,收藏,分享,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