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身

練拳怎麽會傷膝蓋呢?

2024-02-21健身

練拳傷膝的問題近年來在太極拳界愈發普遍。每當有人因膝蓋疼痛而就醫,醫生往往會立刻詢問是否與練習太極拳有關。

如今,雖然練拳健身的人數持續增長,但教授拳法的人卻良莠不齊。懂拳的老師往往過於保守,使太極拳顯得頗為神秘;而不懂拳的人則隨意教授,不斷翻新花樣。這導致太極拳變得越來越復雜和神秘。由於許多人未能學到正確的練拳方法,膝蓋受傷的現象變得十分普遍。

那麽,為什麽古人練拳時不會傷害膝蓋呢?要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從傳統的身法和練拳方法說起。古代文獻中,尾閭常被形容為鐘錘、尾舵或鐘擺,這實際上是對傳統練拳身法和方法的生動描述。


以下是兩個與尾閭相關的關鍵概念:

1. 尾閭中正:「屁股放在兩腿中間」,這實際上是對尾閭中正的描述。在日常生活中的「挺直腰板」動作,當腰部挺直時,尾閭自然處於中正位置。

2. 尾閭下垂:尾閭下垂的關鍵在於丹田微微下翻。當丹田下翻時,骶骨會相應地往後上方翻轉,從而使尾閭下垂。

古人根據尾閭下垂的形態,將其形象地比喻為鐘錘。傳統的練拳身法在襠部表現為「一橫一豎」:橫是指合前襠、開後襠,使髖關節橫向撐開,形成圓襠和泛臀,增強下盤穩定性和重心轉換靈活性;豎是指丹田下翻、骶骨後翻,促使尾閭下垂,同時保持腰部挺直,使實腿一側靈活轉動,如同「一根軸」。

這種傳統的身法與避免膝蓋受傷有何關聯呢?當尾閭處於下垂狀態時,有人將其稱為「第三條腿」。這種狀態有助於保持下盤穩定,減輕膝蓋承受的壓力。透過維持正確的身法,膝蓋受傷的風險自然會降低。因此,遵循傳統的練拳方法和身姿對於保護膝蓋至關重要。身體的重量透過尾閭沈入地下,使膝蓋不受力,但並不是完全不承受任何重量。過去有一種說法叫「力沈腳跟」,「力沈腳跟」是指尾閭下垂後,身體的重量透過尾閭下沈至兩腳後跟之間,即尾閭所指向的地面上。

接下來,我們再探討一下「尾舵」和「鐘擺」的概念。尾閭的左右擺動決定了我們練習拳術時的胸向方向。在重心轉換時,胸向左轉則尾閭向右擺動,胸向右轉則尾閭向左擺動。從後面觀察,尾閭就像一個方向盤,指引著胸向的方向,因此古人稱之為「尾舵」。當重心左右轉換連續不斷時,尾閭會左右不停地擺動,就像老式座鐘或掛鐘的鐘錘一樣,只要發條上緊就會持續擺動。

古人使用尾閭的擺動來轉換虛實的原因在於:當尾閭擺動到位時,骶骨會帶動骨盆旋轉,進而帶動實腿一側的上下部份向同一方向旋轉。這就是所謂的「周身走螺旋」和「用脊柱行拳」。這種傳統的虛實轉換方法有多種稱謂,如「背絲扣」、「襠走下弧」、「襠走鍋底」和「襠走後弧」,但其本質是兩胯內旋。

兩胯內旋與練拳不傷膝有何關聯?當骶骨帶動骨盆由後向前微旋時,實腿會像一根棍子一樣由外向裏旋轉,形成所謂的「腰似蛇形腿似鉆」,此時膝蓋看起來微微內扣,但關節是吻合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接骨鬥隼」,這樣不僅不會傷害膝蓋,長期練習還會使膝蓋更加堅固。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祖先用「鐘錘」和「鐘擺」這四個字形象地描述了傳統太極拳的身法和練習方法。對於廣大的健身人群來說,傳統練拳的身法和方式不能完全照搬,但可以從中借鑒。

1. 在移動重心時,實際承受體重的腿需要松胯並下沈,同時腳後跟微微向外旋轉並碾動,這樣膝蓋就不會向外撇或晃動。

2. 在步伐轉換時,實際承受體重的腿的臀部需要從後向前微微旋轉,松胯並坐腿,這樣膝蓋就能保持穩定。

請各位拳友們驗證一下以上2點,特別是那些教授太極拳的老師們應該深入思考並掌握這些技巧。按照這種方法練拳或教授他人,膝蓋就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