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龍年春節,食在上海:寄托在上海生煎饅頭上的漢族傳統文化

2024-02-06美食

新年到上海來玩的遊客,一般不會錯過品嘗上海特色點心生煎饅頭。你知道嗎?生煎饅頭這種稱呼,跟漢族的傳統文化有關。

生煎饅頭有兩種流派,一種是清水派、一種是渾水派。

①清水派就是肉餡的肉汁是除了調料外往肉糜裏加清水,追求肉汁純凈;

②渾水派就是肉餡的肉汁是用肉皮煮爛制成皮凍,碾碎後放入肉糜裏,這樣,肉餡再一受熱,就會有大量肉湯在裏面了。

清水派代表有:大壺春。

渾水派代表有:蘿春閣、小楊、曉燕、豐裕、光頭等。還有街頭巷尾的生煎攤點心店基本都是渾水派。

清水派是最早的生煎做法,因為以前品嘗生煎不在路邊攤,而是在茶館,就著茶水當點心吃的,如果吃的時候,湯汁受到擠壓,噴濺到衣服上,吃相頗為不雅。

渾水派是生煎攤改良過的灌湯生煎做法,主要提升,前面已經提到過了,湯汁更多,吃起來有肉餡有湯汁,更為過癮。

外面的面呢,還有硬面、半發、全發的做法,但現在基本都是半發面,小楊則是偏硬面的,曉燕、豐裕、光頭是半發面,像大壺春是偏全發的,細品有一點酵母酸。

提起上海生煎饅頭,上海有個比較特殊的地方,就是當地人開的點心店,只有饅頭沒有包子,外地人在上海開的點心店,則只有包子沒有饅頭,其實都是一樣的東西。

曾經有個笑話,說一個從外地來滬的女生早上搭乘上海地鐵。聽到安檢員對她招呼道:古來,古來,儂個「生煎包」古一古!(過來,過來,你的雙肩包過一過!)聽到後,她不禁心裏嘀咕,上海查得這麽嚴?就將剛咬過一口的生煎包整盒放到了傳送帶上。

上海人一聽就知道這則笑話是瞎編的:

上海地鐵不讓吃東西,如果發生糾紛,錯都在吃東西的一方。根據【上海市軌域交通乘客守則】第十一條,乘客應當自覺保持車站、車廂的文明衛生,不得在列車車廂內飲食、大聲喧嘩。

這則笑話雖然是假的,但上海方言不把生煎饅頭叫成生煎包,倒是真的。上海人對這類面食的叫法,沿用古法,所以,在上海只有菜饅頭、肉饅頭、豆沙饅頭、小籠饅頭、生煎饅頭。

饅頭最初並非是給人吃的,宋朝高承編纂的【事物紀原】第九卷裏說,包子最早的時候就是叫「饅頭」,更準確地說應該叫「蠻頭」。

當時諸葛亮南征孟獲之後,凱旋回師,大軍被濤濤瀘水(金沙江)所阻。因為擔心天降不祥給漢(季漢)軍,有人提出可以根據傳統用蠻人的頭顱,祭祀河神,可以平復瀘水的憤怒。

但是,諸葛亮自認本次南征殺伐甚重,不忍再造殺孽,所以命人用面團包裹羊肉、豬肉,最後捏成類似人頭的樣子蒸熟充作「蠻頭」祭拜河神。後來從祭祀物品到尋常食品,慢慢流傳開來,最終成為傳統面食,「蠻頭」也慢慢被叫做「饅頭」。

【水滸傳】裏的梁山好漢們也把包子叫做饅頭,這說明至少延續到著書的明朝,不管有餡的沒餡的,在蘇浙皖(施耐庵生活過的地方)包子,統統都叫饅頭。

而經歷過五胡亂華、五代十國的北宋河南,饅頭已有包子的叫法。

【燕翼詒謀錄】當中也有記載:「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即饅頭別名。今俗屑面發酵,或有餡,或無餡,蒸食者謂之饅頭。」

後來滿清入主中原,在中國北方,有餡的饅頭便都開始被叫成包子了,而在中國南方,則依然延續著漢民族的傳統稱呼。

新中國成立後,推廣以北方官話為主的普通話,普通話英文就是滿大人(manderin),加上改革開放後,南北交流日益頻繁,「包子」這種叫法也越來越普及。

如今只有在承接過三次衣冠南渡的中國南方,如上海等地,還保留著諸葛亮發明的這個「口頭非遺」——「饅頭」。所以,當你在上海品嘗上海特色點心生煎饅頭的時候,你同時也在為延續漢族的傳統文化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