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兒菜丨也叫抱子芥,來自川渝地區的「敗火菜」,吃過嗎?

2024-04-03美食

文丨心珠漫漫 排版丨心珠漫漫

老公去重慶出差,發過來一些「兒菜」的照片。很多翠綠的「菜疙瘩」堆疊在一起,組成「寶塔」的造型,感覺像是變異了的白菜心或油菜。

這種蔬菜,是川渝地區的特產,北方少見。它在四川盆地的存在,如同大白菜之於北方。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 【兒菜】

01

「兒菜」,是俗稱,它的正式中文名為 「抱子芥」 。這個大名,對它的形態特點描述得很貼切。

它是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是芥菜的一個變種,屬於莖用芥菜品種,中國本土蔬菜。

看下「兒菜」的樣子,最下端白白的、粗壯的部份,是它短縮的肉質莖,這部份像是「母親「。

附在上面,一枚枚卷著小菜葉的「疙瘩頭」,是它的腋芽,這是「兒子」。

因著它的這個形態,它又被賦予很多俗名,比如「超生菜」、「抱兒菜」、「母子菜」、「背兒菜」、「娃娃菜」等。

▲兒菜 圖源網絡

「兒菜」可以是「母抱子」一整個售賣,也可以把「兒」一根根掰下來,分開售賣。

兒的部份要嫩一些,通常價格高一些,「母抱子」打包售賣的,價格略低一些。

好像是去年冬天吧,我在超市見過「兒菜」,是掰開腋芽部份,由於對它不太熟悉,也就沒有買。

02

咱們一起看看,兒菜在田間的樣子。

它的莖,短而粗壯。葉片挺大,綠油油的,有點兒像白菜的葉子。一整棵兒菜,遠遠望去,造型有點兒像地裏的花椰菜或是椰菜。

走近了,順著「兒菜」的大葉往下看,葉腋處,就會發現,有很多「腋芽」。

▲兒菜 圖源網絡

「兒菜」的葉子雖然很大,但不是食用部份,據說它的葉子較苦。

真正的食用部份,是它的肉質莖和腋芽。

腋芽炒食、涼拌都可以。而它的肉質莖,可以炒食,也可以用來腌鹹菜。

有沒有想起了上學時經常吃的小鹹菜「榨菜」?是的,「兒菜」也是榨菜的一種原材料。

但是,要註意,涪陵榨菜用的可不是它哦!涪陵榨菜用的是另一種芥菜,俗稱「青菜頭」,學名 「莖瘤芥」

莖瘤芥我之前寫過植物小筆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這篇: 榨菜叫「莖瘤芥」?瞧這名字取得!

03

「兒菜」一般是秋季種植,差不多兩個月時間後,當"兒子"超過主莖頂端時,即可采收。

跟大白菜類似的是,「兒菜」過了立春之後,容易抽薹開花。生長季節,溫度過高,也容易抽薹。

「兒菜」總狀花序,頂生。果實是長角果,線性。

它的花我沒有見過,資料裏描述是黃色。十字花科蕓薹屬的植物呀,想來它的花兒,應該跟小油菜小白菜差不多的樣子吧。

冬春季節,是吃「兒菜」的時節。這蔬菜,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質元素含量都較為豐富,營養價值高,潤腸、通便、敗火的「保健菜」。

看到有一條介紹,說多吃「兒菜」,可以預防唇幹裂。這讓我很感興趣,我每到冬春季節,嘴唇最易幹裂,多少潤唇膏都不管事。

倘若再在超市見到,一定得買點兒,嘗嘗它的味道。

好了,以上我就是「兒菜」的一點兒小認知。這個我只偶爾見過,沒吃過的蔬菜,還真是寶藏蔬菜呢!

備註:

1、部份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作者簡介

心珠漫漫:中級農藝師,植物愛好者。歡迎來到「漫行草木間」,分享植物知識,感受鄉間美好。草木心,鄉間味,細細品,漫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