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的印第安人篩選和培育出一種叫「巴巴司」的植物,16世紀「巴巴司」被帶到歐洲種植,明朝末年歐洲傳教士又把「巴巴司」帶到了中國,如今,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巴巴司」的生產國和消費國。
說到這兒,或許有人已經知道「巴巴司」是什麽了。對,我們管它叫薯仔,學名馬鈴薯,小名「洋芋」。由於生活中太習以為常,以至於差點兒忘記它曾是個「外來戶」。
其實,就算沒有人類「帶來帶去」,按照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理論,種子自己也能漂洋過海,擴散、雜交、演化……在一個新的地方從「外來戶」慢慢變身「土著」。
前不久,為感謝東北老鐵們對11個「小砂糖橘」的照顧和喜愛,廣西南寧向黑龍江哈爾濱贈送了189噸砂糖橘、沃柑。為了答謝這份「答謝」,黑龍江老鐵回贈了10萬盒優質撫遠蔓越莓,不少網友被這個互動暖到。不過,也有部份網友發出了疑問:啊?蔓越莓是東北特產?
這波「哈爾濱」火出圈後,就有好些這類新鮮的「土著」被挖掘出來,都是刻意引進的,都是些「貴貨」,拿來作為給哈爾濱的「回禮」:四川寄出了魚子醬,甘肅回贈了南美白對蝦,安徽說自己有法式鵝肝,山西端出大閘蟹……
當這些「洋玩意兒」被當地稱呼為「特產」的時候,網友們驚呼:身在家鄉為異客,我對我的家鄉也很陌生!
從網友們驚訝的反應來看,本地人多半沒吃到這些新的「特產」。但記者想告訴你們,這些「特產」不只是單個的產品,已經悄悄地長成了一個又一個地方產業。
魚子醬·四川雅安
先說四川產的魚子醬和安徽產的鵝肥肝吧,畢竟「世界三大珍饈」就占了倆,屬於價格昂貴的高檔食材。
全球60%-70%的魚子醬來自中國,已是不爭的事實。
落到具體的產地,其中超12%源自一家公司總部位於成都的企業,其生產基地就在雅安,每年從雅安產出的魚子醬達50噸(2022年數據),位居全國第二。
從當地披露資訊來看,雅安首次開展魚子醬加工試生產始於2013年。發展十年後,2023年預計年銷售魚子醬為55噸,大部份為出口,出口創匯預計1250萬美元。
當地對於這一單品的產銷提出了明確的規劃:到2025年,雅安魚子醬產量將超過300噸,占全球產量的50%以上。
在很多四川人還不知道雅安盛產魚子醬的時候,雅安已經提出了要成為「世界魚子醬產業之都」的目標。
而且,雅安並不滿足於單品的養殖和加工,進一步給出了全產業鏈發展的規劃。
從此前召開的「全市魚子醬產業發展推進專題會」來看,魚子醬是產業的「中心」,往外一圈規劃了魚子醬加工產業發展集群,再往外一圈是以魚子醬產業為核心帶動的冷水魚產業發展集群,再往外繼續疊加品牌、科技、數碼化、文旅等等。
鵝肥肝·安徽六安
肥美的法式鵝肥肝之於安徽六安,也有類似的地位。
早在20世紀80年代,當地便引進法國朗德鵝,興起了養殖和填飼肥肝產業。現在全國最大的鵝肥肝生產基地,就在六安霍邱縣。
不過和雅安只有一家主要生產魚子醬的企業不同,六安霍邱縣的朗德鵝養殖與加工,呈現出「五裏一場、十裏一企」的發展格局,發展出朗德鵝養殖大戶500多家,填飼屠宰企業100多家。
2022年數據顯示,全縣年生產鵝肥肝4000噸以上,加上其他的鵝副產品,年總產值達到15億元。
記者發現,當地朗德鵝產業的一些從業者,還是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能直接為產業發展建言,呼籲支持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出台。
雖然鵝肥肝出口居多,不過近年來透過國內電商平台的銷售,逐漸走出「墻外香,墻內也香」的趨勢。
在一家發貨地標記為安徽六安的店鋪內,「A級法式鵝肝1000g整只」的售價為235元,500克的售價為138元,銷量顯示為3000+份。
六安為了發展鵝產業,同樣從政策層面祭出組合拳。由安徽省質監局出台地方標準【肥肝鵝填飼技術規範】,由六安市政府出台【六安市加快鵝產業躍遷式發展實施方案】。
一只鵝,成就一方產業。六安規劃,到2027年,全市鵝飼養量3000萬只以上,其中白鵝2400萬只以上、朗德鵝600萬只以上。這些鵝將支撐起六安總產值約300億元的鵝產業及羽絨羽毛產業,形成一條集孵化、養殖、水洗加工、羽絨服被加工、羽毛工藝品加工為一體的鵝全產業鏈。
南美對蝦·甘肅張掖
常見於西餐的高端食材產自中國已經足以形成「反差感」,而當高寒高海拔的大西北地區產出「海鮮」,更重新整理人們的認知。
去年,新疆產「海鮮」的訊息火過一陣,人們驚訝於上海消費者餐桌上的三文魚不來自大海,而來自新疆伊犁。
這一波給哈爾濱「回禮」,甘肅拿出的南美白對蝦也火了。
2022年,甘肅張掖臨澤縣引進這個品種,2023年1月投入第一批蝦苗,5月迎來豐收,成活率達70%左右。
記者註意到,就在張掖豐收的同時,內蒙古鄂爾多斯、山西永濟都曝出了南美白對蝦豐收上市的訊息。
而且一些地方還是土壤積鹽較重、無法耕種的鹽堿地,人們將鹽堿水調配成與海水接近的「人工海水」,讓養蝦成為現實,也讓這種土地「變廢為寶」。
近年來,隨著設施漁業發展,海鮮養殖的區域向距離大海更遠的內陸挺進——新疆、甘肅、內蒙古、山西,陸養海鮮的地方越來越多;黑虎蝦、東星斑、金鱒、虹鱒、鮑魚、龍蝦,安家內陸地區的海鮮品類也越來越豐富。
若論相關產業的體量,確實很小。張掖百畝養殖基地計劃未來年產值近4800萬元;新疆2022年漁業總產值只有42億元。但這並不妨礙陸養海鮮,在內陸地區成長為一個富民創收的新產業。
種業攻關
要不是給哈爾濱「回禮」掀起的「全國特產大摸底」,還有不少本地人不知道很多「洋玩意兒」的產地早就搬到了身邊。
網友重新釋義「特產」這個詞:原來所謂「特產」就是「特地瞞著本地人生產」。
但要真正將這些「外來戶」馴化為「特產」,還要過良種繁育這一關。
比如安徽六安的「特產」鵝肥肝就已經遇到了品種退化的問題。因朗德鵝引進時間較久,「缺乏種鵝選育和鵝苗繁育技術及基地」成為制約霍邱縣朗德鵝產業發展的關鍵。
當地提出,亟需解決種鵝「卡脖子」問題,進行種鵝的選育、提純、復壯等。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近期也提到過這個問題。在答復人大代表建議時透露,養殖「皖西雁鵝」(即朗德鵝)的企業中,無人提出中間試驗申請,新品種培育的基礎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引導企業來完成。
地上跑的、土裏種的,都有同樣的問題。
長期以來,蔓越莓在國內進行的規模種植一直使用由北美進口的品種,中國始終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種植品種,而良種更是制約種植的「卡脖子」技術難題。
這次給廣西送蔓越莓的黑龍江撫遠,就曾在良種繁育方面嘗試過「太空育種」的辦法。
2022年,撫遠的蔓越莓種子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利用宇宙射線、微重力、高真空等特殊環境作用,使這些種子裏的極少數產生基因變異,再回到陸地上,經過多代篩選培育後,選育出優良的新品種。當這些種子撒向大地,黑龍江也拿出了一份讓本地人感到陌生的「土特產」。
記者 | 吳林靜 編輯 | 盧祥勇 楊歡 杜波 校對| 何小桃
封面圖來源:每經記者 程雅 攝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特許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映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