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建議全國普及武漢生燙!」

2024-01-20美食

武昌的朋友第一次吃生燙都不是在武昌?

生燙牛肉粉最近在網上多了個身份: 武漢過早白月光。

不少外地人被它重新整理了味蕾體驗,自發加入彩虹屁大軍。

「坐幾小時高鐵就為這一口,好吃到痛哭流涕」「我去武漢都跪著吃,建議全國普及」

過早江湖之生猛,初來乍到的外地胃很難招架住,「熱幹面糊嗓子,豆皮噎得慌」,特種兵小安回憶他的武漢之旅, 「唯獨生燙讓人一次上頭。」

肉片上下涮幾個來回,澆到晶瑩的米粉上,秘制鹵汁調味,牛骨高湯提鮮,想想也是技能點全了。

最後還是奉勸一句外地來的朋友: 決定嘗試生燙之前,千萬謹慎,因為吃它只有0和無數次。

美食博主@密子君來武漢,過早連吃一周生燙,「能讓我重慶娃都誇好吃的粉,是真的相當可以。」

台灣演員、抖音網紅@曲獻平,面對生燙放下形象,在鏡頭前直播嗦粉,評論區惆悵:這麽帥的帥哥吃胖了怎麽辦?

我在光谷上了四年大學,不知生燙為何物 (據說整個江南片就沒什麽生燙) ,直到22年,被漢口朋友帶去打卡了「美猴王」,相見恨晚。

武漢人習以為常的食物,隨著社交媒體和短影片興起逐漸出圈, 生燙也一樣,雖遲但到。

十幾塊錢一嘗小鮮肉滋味,嗦完粉還能喝熱湯,從過早到宵夜都可以搞一碗,簡直是冬日神器。

電視劇【繁花】熱播帶火了排骨年糕, 生燙在武漢猶如排骨年糕於上海, 對外地人而言小眾又寶藏,吃一次久久難忘。

武漢人的一碗牛肉粉面, 從臊子開始就有區別, 分「鹵味」和「生燙」兩種做法。 生燙主打一個「嫩」, 生牛肉下滾水燙幾秒至十幾秒,褪紅後迅速撈起。

臊子的花樣更是豐富,最常見 牛肉+牛腰雙拼 ,鮮肉嫩滑、內臟脆爽。此外 牛百葉、豬肝、雞胗、牛心 等品類任君搭配,豐富得像一人小火鍋。

走了幾家生燙店,發現生燙牛肉通常選用 「牛霖」,即牛後腿這個部位的肉, 肉質細嫩,需要精刮細修,剔除上面的筋和肥脂。

「楊妹生燙牛雜館」的老板胡子哥說,店裏請了四五個人專門來伺候各種肉各種下水。

內臟要祛異味, 比如牛腰得剔除腰騷,一個腰子得片掉百分之三四十;此外,雞胗剝掉筋膜、豬肝走去血管……加工得當的內臟,過水能做到沒有怪味。

肉片切多薄,關系到口感有多細嫩,「文秋蔡甸特色生燙牛肉粉」的 牛肉片統一為2.5毫米,腰花則是3毫米, 老板說「手切切不贏」,要用機器操作。肉這麽薄, 才能汆四五秒就熟。

湯底也至關重要, 牛棒骨是高湯主角。 「傑傑生燙」一鍋牛骨頭湯24小時滾著,骨髓化入乳白的湯汁,沒有它成不了好味道。「美猴王」家的牛骨頭高湯, 加了魚肉和雞架提鮮, 每天不間斷熬三四鍋。「王記牛雜館」的湯頭裏有 鮮甜軟爛的白蘿蔔 ,風味獨到。

各店還有獨門秘制的富鹽水和調味,再配上酸豆角、泡菜蘿蔔、榨菜絲等小菜,鹹香酸辣各顯神通。

原以為土著都是吃生燙長大的,沒想到武昌和漢口的情況不一樣。

「要不是漢口有生燙,我一個武昌人為什麽要搬過來住?」 同事月月來漢口上班後第一次吃到生燙,從此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武昌的朋友們紛紛響應,「從小到大就沒見過生燙」,這幾年才有了羅氏、美猴王的連鎖店。

家住徐東的朋朋, 活到26歲第一次吃生燙, 還是外地人帶著去的,「武昌只有襄陽牛肉面」,他說。

水果湖人費費大學時才認識生燙,「跟朋友來漢口吃燒烤等位,旁邊有一家生燙,把我好吃呆了。」

「我武昌的朋友來漢口吃生燙,把湯都喝了。」老漢口長大的阿鑫, 錯愕於兩岸美食不相通, 「明明他家是住武昌城內的呀。」

硚口伢寬子很得意:「我小學就吃過了。」那是03年,他在萬松園的王氏華華吃了第一碗生燙,如今這家店已是有三十年歷史的武漢老字號。前台收銀的嬢嬢自信地說, 生燙牛肉粉就是它家首創。

而要追溯生燙的發端,源頭應該在福建漳州。 靠海的福建人把內臟、海鮮和青菜一起在骨湯裏燙熟,成就一道溫潤清甜、營養豐富的小吃。武漢人大概是結合著本地特色的紅油粉面,把原本清淡的生燙, 變成了重口的生燙牛肉粉。

生燙店那麽多,跟著Local吃準不會出錯,以下幾家土著推薦+本人親測,來看看。

1

楊妹生燙牛雜館

22年老店,最早是路邊攤,後來盤下現在的店鋪,一步步成為「家族企業」。特色是 「全家福生燙」,牛肉、牛腰、牛百葉、魷魚、黃喉五拼, 燙好後裝盤調味,粉另裝一個碗。

店裏用清湯燙肉,撈出後加入數十種佐料,花椒和胡椒去腥增味,當然還少不了「秘制調料」,最後澆上白蘿蔔、牛骨頭、牛腩熬制的高湯提鮮。

楊妹的哥哥是老板之一,人稱「胡子哥」,相當熱情,外表看著像搖滾樂手,實際上是個萬能的廚子。店裏每天要備的食材、秘制調料全靠他把控。他給我們露了一手, 一道燒剝皮魚鹹酸甜辣交織, 是年輕人喜歡的味道。

店裏除了生燙,還有炒菜、火鍋……熱鬧豐富。寬子最愛的搭配是 點個全家福+素粉,然後去隔壁搞一份燒烤。

胡子哥是湖南人,他走南闖北,川藏雲貴廣東一帶都熟絡, 不斷把各地口味融合創新, 在菜色上精進,常吃常新。

周一到周日 07:00-次日06:00

解放大道1256號1樓1號門面(解放中學對面)

2

傑傑生燙

又是家低調寶藏的社區店,位置在台北一路老小區內,一對中年夫妻經營。雖然規模不大,2017年才冒出頭來,但在武漢生燙界已有一席之地。

除了牛腰、百葉等常見品類,店裏還有 牛心、魷魚、牛舌, 老板娘說牛舌好吃,就是處理起來麻煩,要用刀剝除牛舌上厚厚的一層膜。至於牛肝,店裏是不用的,「最便宜,味道也不好。」

純肉的全家福生燙這裏也有,放肉之前先在碗裏調味,加上 榨菜絲、蒜泥、青花椒, 牛骨頭高湯裏有大料和冰糖,辣味之後帶著回甜。

除了生燙, 炸春卷和煎餃也受歡迎, 全都是老板手工現做,夜宵來一份很滿足。

周一到周日 17:00-24:00;00:00-03:30

台北一路123-127號1單元1層2號

3

豫楚源美猴王

說到武漢生燙牛肉粉繞不開美猴王,近三十年的老字號,利濟北路天橋底下那家算是總店,如今有八九家分店分布在三鎮。

他家的生燙直接在牛骨頭湯鍋裏涮, 牛肉燙18秒撈出, 全熟但口感不老。此外還有 雞肉、豬肝、腰花 等選擇搭配,肉都由廚房提前腌制處理好再送到門店。

醋是美猴王的靈魂, 每碗粉調好味還要 澆上一勺鹵牛肉/牛肚/牛筋的鹵汁, 濃郁豐富的湯汁和紅油裹滿粉,酸辣開胃。

鹵味也不錯, 我每次去必點一根香腸, 廚房阿姨說店裏自己買肉加工,Q彈入味,咬一口還會爆汁。

周一到周日10:00-20:30

多家分店

4

文秋蔡甸特色生燙牛肉牛腰粉

總店在硚口中山大道,萬松園有家分店,環境看著像蒼蠅館子,但架不住生意火爆。 店門口有三個師傅,分別負責裝臊子、燙臊子和燙粉面,收銀台的師傅還負責調料。

他們每天2點20就起床準備食材,5點開門,翻台迅速,「生意好的時候要一碗接一碗」,所以燙肉過水四五秒就撈起,一分鐘就能出品。

這家店的生燙是鋪在碗底的, 燙好的肉要先調味,再把粉倒進去,吃的時候用筷子翻動。小料區有榨菜絲、海帶絲、胡椒粉和醋,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

Local喜歡點 一份牛肉牛腰雙拼寬粉,再配上隔壁店的小油條頭和面窩, 快樂翻倍。

周一到周日 04:30-14:30

漢中街道中山大道10號

5

王記牛雜館

98年就開始經營的老字號,位置在江漢三路,這段時間門前修路坑坑窪窪,但店裏生意還是好,年輕人很多。

王記的特色是那鍋蘿蔔湯頭,白蘿蔔頓得軟爛, 連湯帶兩塊蘿蔔放進生燙牛肉粉裏,免費送。

非常驚喜的是 他家竟然還有空心粉, 武漢賣這個的粉店一只手也數得過來,粉燙得軟糯彈牙,鎖滿湯汁。

牛肉、牛腰、牛心三合一 是他家首創,肉片切得比較小,在笊籬中燙到浮起來就熟了。

店裏的 紅豆沙和綠豆沙 很好喝,點單處還有賣 油條、歡喜坨和糯米雞 的視窗,隔壁店的 煎餃和煎包 人氣旺,食客經常打包過來吃。

周一到周日全天營業

江漢三路43號

6

王氏華華牛肉面

開在美食天堂萬松園,據說這麽多年還是 老武漢的味道 ,比較簡單的鹹和辣,不過有的人就懷念這一口。

廚房開了個小窗,把小票交給裏邊的阿姨她們就開始做粉,生燙牛肉已經備好放在鍋裏,要用時就撈出來鋪在粉上。

店門口有個油鍋在煎 油餅和油香 ,鹹甜搭配,一切都很古早。

周一到周日 06:00-14:00

新華街道雪松路231號

///

武漢好吃的生燙很多, 民主二路的老炎成 也值得一去,店裏的手工寬粉可以選薄厚度,確實講究。肉片嫩,份量足,湯底略帶一股中藥味,吃過的都成了回頭客。

另外, 五五二、羅氏生燙熱幹面、淘氣牛雜館, 呼聲同樣高,我已經放進打卡清單了。

從前都說「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武漢的情況比較復雜,白月光、紅玫瑰、朱砂痣全都有,離不開的。

因為一碗粉,又有什麽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