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非常道:酒之道
★ 廖醫朝
酒,乃人之所共飲,樂之所由生。自古以來,酒為歡聚之媒,亦為憂患之解。酒之道,深廣如海,蘊含世間萬象,映照人心喜怒哀樂。
酒之品類,繁而不一。黃酒之紹興,甘甜如初戀之味;白酒之茅台,烈烈如壯士之慨;紅酒之波爾多,香醇如雅士之思;米酒之清酒,清淡如隱者之誌。每一酒,皆有其源,每一酒,皆有其魂。如【左傳】所載,酒能「通神明,和血氣」,其妙用無窮。
品酒之時,宜細酌慢飲,如賞琴瑟之音。酒道之中,講究「適量」,【尚書】雲:「酒以成禮,不以沈湎。」飲酒之道,貴在有節。如晉代王羲之蘭亭集序,曲水流觴,暢敘幽情,酒助詩興,留千古佳話。
酒之生存智慧,如【易經】所言:「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酒適量則養生,過量則傷身。人生在世,須如飲酒,適度而行,方得健康長壽。如唐代李白,號稱「酒仙」,其詩雲:「將進酒,杯莫停」,然其飲酒亦有度,不失君子風範。
酒與人生社會之聯系,如【禮記】所述:「酒以合歡,以成禮。」酒道精神,在於促進人際和諧,增進情感交流。宴席之上,酒為媒介,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融洽。然而,酒亦能誤事,故須謹慎飲用,以免失禮於人。如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以酒宴化解權臣之權,顯酒之妙用。
酒道修煉,非徒口福,亦是心之修養。【中庸】雲:「慎獨。」品酒之際,宜自省自重,不為酒所迷,不為欲所困。酒之品鑒,亦是對人生百態的感悟與思考。如唐代詩人杜甫,於亂世中飲酒,感慨時事,其詩作多含酒意,顯酒之哲理。
酒之精神與品質,為世人所稱頌。【詩經】雲:「飲酒樂兮。」酒以其助興添樂之性,為世人所喜愛。然而,酒亦能亂德,故品酒之時,宜保持清醒,以免失德於己。如宋代文學家蘇軾,雖愛酒,但能自持,其詩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酒助其領略山水之美,而非沈溺於酒。
酒之道,生活之道,情感之道。願世人以酒為媒,適量而飲,樂在其中,亦不忘修身養性之道。酒之道,品其味,知其度,行其禮。願人間如酒,濃淡相宜,和諧共生。
——摘選自廖醫朝【萬物非常道】
來自鄉間鄰裏的鑒賞
廖醫朝的【酒之道】是一篇深刻探討酒文化與人生哲學的文章。作者以酒為媒,透過對不同酒類的描繪,展現了酒在中國文化中的多樣性和深厚內涵。文章不僅僅是對酒的品味和享受的描述,更是對飲酒文化的深層次解讀,體現了作者對中國傳統酒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
文章首先指出酒作為一種社交媒介,既能帶來歡樂,也能緩解憂愁,其內涵豐富,能夠反映人的情感變化。接著,作者透過對黃酒、白酒、紅酒和米酒等不同酒類的描述,展現了每一種酒獨特的風味和象征意義,體現了酒與地域文化的緊密聯系。
文章中,作者參照了【左傳】、【尚書】等古籍,強調了適量飲酒的重要性,並以晉代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為例,說明了酒在文學創作中的激發作用。同時,文章也提到了酒在社會政治中的作用,如宋太祖趙匡胤利用酒宴化解權臣之權的故事,顯示了酒的社會功能。
作者進一步指出,品酒不僅是一種口福,更是一種心靈的修養。透過品酒,人們可以反思人生,感悟哲理。文章中提到的唐代詩人杜甫和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例子,展示了酒如何激發文人的創作靈感,同時也提醒人們在品酒時要保持清醒,不失德行。
最後,作者以【詩經】中的詩句作為結尾,強調了酒的樂趣和可能導致的道德風險,倡導人們在享受酒的樂趣的同時,也要修身養性,保持適度。
整體而言,【酒之道】是一篇充滿哲理和文化內涵的文章,它不僅讓我們領略了酒的多樣性和魅力,更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保持理性和自我修養。這篇文章是對中國傳統酒文化的一次深刻致敬,也是對生活哲學的一次精彩闡釋。
更多精彩分享:
1、萬物非常道:糧之道,加點思想餐
2、萬物非常道:茶之道,大家來品茶
3、萬物非常道:禽之道,天地有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