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古羅馬世界的美食

2024-07-06美食

公元 79 年維蘇威火山爆發後被火山灰掩埋的羅馬龐貝城(Pompeii)麪包店(Pistrinium)的磨石和烤爐。磨石上有方形的凹槽,木梁被放置在凹槽中,並拴在騾子上,以便轉動磨石,從而將谷物磨成面粉。谷物被倒入漏鬥狀頂石的頂部,頂石圍繞固定的下部石塊旋轉。面粉被收集到底部的鉛板上。拱形磚爐可烤制 80 塊麪包。/ 賓夕法尼亞州立圖書館收藏,Flickr,共享創意
羅馬人吃什麽以及如何吃。
作者:馬克-卡特韋特
歷史學家

簡介
古代地中海人的飲食圍繞著四種主食,直到今天,這四種主食仍然是餐館選單和廚房餐桌上的主食:谷物、蔬菜、橄欖油和葡萄酒。有能力的人還可以吃到海鮮、芝士、雞蛋、肉類和多種水果。羅馬人還善於利用腌制和蜂蜜貯藏等技術加工和保存食物。用醬汁、香草和異國香料調味是羅馬人烹飪食物的另一個重要元素。我們從文字、壁畫和馬賽克,甚至從龐貝等遺址出土的食物殘骸中,了解到羅馬人吃什麽以及如何吃。

谷物


谷物是大多數人的主要食物,其中小麥和大麥最為常見,主要用於制作麪包和粥。麪包一般比較粗糙,顏色較深,質素較好的麪包顏色較淺,質地較細。隨著時間的推移,磨粉機和更精細篩子的創新有助於提高面粉的細度,但與現代標準相比,面粉仍然粗糙得多。除了小麥和大麥,還有燕麥、黑麥和黍。

水果和蔬菜

公元 350 年至 375 年間的一幅羅馬馬賽克地板畫,描繪的是蘆筍。在整個羅馬時期,食物都是馬賽克中的熱門主題。出處: 羅馬托拉尼奧拉。(梵蒂岡博物館,羅馬)/圖片:Mark Cartwright,共享創意
最常見的水果是蘋果、無花果和葡萄(新鮮的、葡萄乾和未發酵的果汁,稱為defrutum),但也有梨、李子、棗子、櫻桃和桃子。其中有幾種還可以曬幹以延長保質期。蔬菜通常是豆類,但也不完全是,包括豆子、小扁豆和豌豆。作為蛋白質的絕佳來源,它們經常被拌入麪包中。其他蔬菜包括蘆筍、蘑菇、洋蔥、蕪菁、蘿蔔、椰菜、萵苣、韭菜、芹菜、黃瓜、北韓薊和大蒜。羅馬人在有野菜時也會食用。當然,和今天一樣,橄欖和橄欖油也是主食和重要的脂肪來源。水果和蔬菜也可以用鹽水或醋腌制,或用葡萄酒、葡萄汁或蜂蜜腌制,以便在反季節食用。

肉類

羅馬地板上的馬賽克可追溯到公元 350 年至 375 年,描繪的是野豬和蘑菇。在整個羅馬時期,食物都是馬賽克中的熱門主題。出處: 托拉尼奧拉,羅馬。(梵蒂岡博物館,羅馬)/圖片:Mark Cartwright,共享創意

對於大多數羅馬人來說,肉類是一種昂貴的商品,因此通常以小塊肉或香腸的形式制作。家禽和野味是肉類的重要來源,但也有豬肉、小牛肉、羊肉和山羊肉。兔子、野兔、野豬和鹿等野味也可以在大片封閉的森林中養殖。鷓鴣、野雞、鵝、鴨、烏鶇、鴿子、喜鵲、鸻、啄木鳥和鵪鶉等種類繁多的鳥類也因其肉質(野生或養殖)而受到重視,幾乎所有體型較大的珍禽,從火烈鳥到孔雀,從鴕鳥到鸚鵡,都能在貴族廚師的烹飪鍋裏找到,他們渴望給主人的尊貴晚宴客人留下深刻印象。肉類也可以透過鹽漬、風幹、熏制、腌制、腌漬和蜂蜜保存。

海鮮

羅馬地板上的馬賽克可追溯到公元 350 年至 375 年,描繪的是魚。在整個羅馬時期,食物都是馬賽克中的熱門主題。出處: 托拉尼奧拉,羅馬。(羅馬梵蒂岡博物館)/馬克-卡特韋特(Mark Cartwright)攝影,共享創意
魚類(其中大部份至今仍在地中海地區發現)可以鮮食、曬幹、鹽漬、熏制或腌制。由於供應不穩定,魚類的保存確保了羅馬人飲食中蛋白質的有效補充。人們還在人工鹽池和淡水池塘中養殖魚類和貝類。用成熟的整條小魚或大魚的內臟制成的魚醬(garum)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調味方法。人們還食用螯蝦和螃蟹,貝類包括貽貝、蛤蜊、扇貝和牡蠣。

供應

隨著羅馬城的發展,對正常食品供應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私營企業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市民的需求,食品大多來自意大利本土和較大的島嶼,如西西裏島和撒丁島。在共和國時期,地方行政長官確實透過從屬省和盟國獲取食品來贏得公眾的青睞。格拉古采取了一項廣受歡迎的措施,即為公民制定每月糧食配額(frumentatio),並設定合理的固定價格。

奧古斯都任命了一名糧食大臣(praefectusannonae),專門負責監督食品(尤其是谷物)的正常供應。谷物由國家控制,因為在意大利和非洲,谷物是一種稅收形式。從公元 2 世紀開始,橄欖油也被分發給人民;到了公元 3 世紀,豬肉和葡萄酒也被分發給窮人,作為 "frumentatio "的一部份。在帝國後期,隨著國家機器的削弱,更富有的私人和教會接管了維持正常食品供應的部份責任。

羅馬的特拉揚市場,公元 107-110 年。該建築群最初分為三層,只有一部份用於商業目的。上層包括一個有頂棚的購物拱廊,而半圓形正面的最底層凹室也被用作商店。/ 馬克-卡特韋特(Mark Cartwright)拍攝,創作共用協定
如果市民自己不種植糧食,他們就在私人市場(macellum)購買糧食。這些市場在羅馬城鎮的公共廣場上舉行,有的在露天,有的在專門的市場大廳。在羅馬,從公元前 2 世紀開始,每天都有食品市場,其中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是特拉揚市場,它是古代購物中心的一種。在外省城鎮,通常每周都有一次集市。農村的私人莊園也可以舉辦自己的市場,直接向周圍的居民出售農產品。

烹飪
羅馬城鎮有客棧(cauponae)和酒館(popinae),顧客可以在那裏買到做好的飯菜,還可以喝到便宜的葡萄酒(啤酒只在帝國的北部省份消費),但這些客棧和酒館很少有好名聲,因為它們與不清潔和賣淫有關,所以一般比較富裕的市民都不去。麪包店可以提供制作麪包所需的足夠熱的烤爐,顧客通常內建麪包面團,只用麪包店的烤爐烘烤。

除了這些機構,烹飪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項家庭活動。人們用火爐烤、燒和煮食物。好的烹飪藝術尤其與調味品的混合有關,使用酒、油、醋、香草、香料和肉汁或魚汁調制出美味獨特的醬汁。甚至還有作家提供有用的烹飪建議,例如 Apicius 撰寫的【論烹飪的藝術】(On the Art ofCookery),這是一部公元 4 世紀的食譜集。

羅馬熱飲店的重建圖。(奧斯塔考古博物館)/馬克-卡特韋特(Mark Cartwright)攝影,共享創意
香料(species,意為任何有價值的外來商品)尤其提供了無窮無盡的口味組合,在古代資料中已發現的香料種類不下 142 種。這些香料通常來自亞洲,而從公元 1 世紀開始,通往埃及和印度的直接海路開通後,香料的可能性就更大了。這些外來香料包括生姜、丁香、肉豆蔻、姜黃、小豆蔻、桂皮、肉豆蔻、肉桂以及最受歡迎的胡椒。本地生產的美味添加劑包括羅勒、迷叠香、鼠尾草、韭菜、月桂、蒔蘿、茴香、百裏香和芥末。

膳食
共和國早期的正餐是午餐,稱為 "cena",晚上則是清淡的晚餐(vesperna)。隨著時間的推移,"午餐"(cena)在一天中的時間越來越晚,直到最後成為晚飯。午餐則被稱為 prandium。典型的午餐很清淡,包括魚或雞蛋配蔬菜。作為一天的開始,早餐或 ientaculum 也是清淡的,有時只有麪包和鹽,但有時也有水果和芝士。

羅馬地板上的馬賽克可追溯到公元 350 年至 375 年,描繪的是水果。在整個羅馬時期,食物都是馬賽克中的熱門主題。出處: 托拉尼奧拉,羅馬。(梵蒂岡博物館,羅馬)/馬克-卡特韋特(Mark Cartwright)攝影,共享創意
此,羅馬人,至少是那些有能力的羅馬人,都會把 "塞納 "當作一頓大餐,通常包括三個部份。首先是用雞蛋、貝類、睡鼠和橄欖做的開胃菜,所有這些都要用一杯加水稀釋並用蜂蜜(mulsum)調甜的葡萄酒來下酒。在這些開胃菜之後,Cena 開始上一系列菜肴(fecula),有時多達七道,其中包括主菜 caput cenae。肉類或魚類顯然是主菜,有時甚至會準備一整只烤豬。當然,富裕的家庭會用鴕鳥和孔雀等奇特的菜肴來吸引客人。最後是甜點(mensae secundae),包括堅果、水果,甚至蝸牛和貝類。


結論
羅馬時代到底是誰在什麽時候吃什麽,這仍然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領域,但考古記錄提供了大量證據,證明至少有一部份羅馬人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食物。我們還可以看到,羅馬人善於透過多樣化的農業實踐、人工耕作技術和食品保存方法來確保這些食品的持續供應。事實上,直到公元 18 世紀,歐洲才再次出現如此規模的糧食生產,這說明他們取得了相對的成功。


參考書目

  • 巴特沃斯,A.龐貝。(聖馬丁出版社,2006 年)。

  • 格蘭特,M.,羅馬史。(Faber)

  • 【牛津古典詞典】。(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 年)。

  • Oleson,J。P.【牛津古典世界工程與技術手冊】。(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 年)。

  • 波特,D。美國,羅馬帝國的夥伴。(Wiley Blackwell,2009年)#圖文夏日征集令#